耳环 [ěr huán]
1. 用金属或玉石制成的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
英[earring;]
耳环 引证解释
⒈ 耳饰,多用金、银、玉石等制成。
引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夷人大种曰昆,小种曰叟,皆曲头木耳环。”
《老残游记》第二回:“梳了一个抓髻,戴了一副银耳环。”
丁玲 《母亲》二:“头上也光溜溜的,只一根金簪子绾着发髻,耳环戒指都不戴。”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五章:“她回头一看,一个浓装艳抹戴着珠子耳环的贵妇人,正向她亲切地笑着点头。”
国语词典
耳环 [ěr huán]
⒈ 耳朵上的饰物。
引《老残游记·第二回》:「梳了一个抓髻,戴了一副银耳环。」
近耳饰
⒉ 古代的饮酒器。椭圆形,两侧各有一半月型的耳。多为漆器,盛行于汉、晋。
耳环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耳饰释义:戴在耳朵上的装饰品,如耳环、耳坠等。
耳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佩珰释义:耳环。亦泛指玉佩。
- 2.
单个儿释义:⒈独自一个:说好了大家一齐去,他偏要单个儿去。 ⒉属性词。成套或成对中的一个:单个儿的耳环。这套家具不单个儿卖。
- 3.
双环释义:⒈一对玉环。 晋 韩宣子 有一玉环,得知另一环在 郑,欲求购。环为 郑国 商人所有。郑 子产 曰:若予环,郑 必有“强夺商人”之嫌;晋 得环,亦必“失诸侯”。韩宣子 终于不再求购。见《左传·昭公十六年》。后用为典实。三国 魏 阮籍《东平赋》:“神遥遥以独归兮,畏双环之在侧。”南朝 梁 徐陵《与李那书》:“但 丰城 两剑,尚不俱来;韩子 双环,必希皆见。”清 陈维崧《<储雪持文集>序》:“跃 张华 之两剑,价侔结緑;献 韩起 之双环,仪 廙 亢 丁。”⒉指女子的一对耳环。唐 元稹《襄阳为卢窦纪事》诗:“依稀
- 4.
圆珰释义:圆形玉耳环。
- 5.
急激释义:⒈激进。梁启超《俄罗斯革命之影响》二:“即前此为秘密之阴谋,今此为堂堂正正之要请也;前此主动者为极端急激无势力之青年,今此主动者为老成持重有位望之各地方议会代表人也。”⒉疾速猛烈。叶圣陶《金耳环》:“从七千尺的高空掉下一个炸裂弹,正落在这新掘的壕沟里。轰然一声,土块同铁片急激地四面飞射。”⒊犹湍急。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五章:“石寮溪 的水流是急激的。”
- 6.
玉环释义:⒈玉制的环。《韩非子·说林下》:“吾好珮,此人遗我玉环。”此指佩环。唐 张籍《蛮中》诗:“玉环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此指耳环。金 元好问《以玉连环为吕仲贤寿》诗:“玉环何意两相连,环取无穷玉取坚。”此指玉连环。⒉喻圆月。唐 白居易《和<栉沐寄道友>》:“高星粲金粟,落月沉玉环。”⒊琵琶名。唐 李德裕《次柳氏旧闻·兴庆宫》:“玉环者,睿宗 所御琵琶也。”唐 张祜《玉环琵琶》诗:“回顾 段师 非汝意,玉环休把恨分明。”⒋杨贵妃 小字。唐 罗虬《比红儿诗》:“明媚何曾让 玉环,破瓜年几百花颜。”宋
- 7.
玉珏释义:我国最古老的玉制装饰品,为环形形状,有一缺口。 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饰和佩饰。小玉珏常成双成对地出土于死者耳部,类似今日的耳环,较大体积的玦则是佩戴的装饰品和符节器。
- 8.
玉镮释义:⒈玉制的耳环。⒉马勒环的美称。
- 9.
环瑱释义:⒈两种玉制的耳饰。环,耳环。瑱,冠冕上的塞耳之玉。⒉泛指首饰。
- 10.
珥环释义:耳环的意思。
- 11.
穿耳释义:为佩戴耳环而在耳垂上扎眼儿。
- 12.
筒环释义:首饰名。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佩戴的一种耳环。宋 朱辅《溪蛮丛笑·筒环》:“犵狫 妻女,年十五六,敲去右边上一齿,以竹围五寸,长三寸,裹锡穿之两耳,名筒环。”
- 13.
簪环释义:发簪和耳环。 指妇女首饰。《红楼梦》第三三回:“王夫人 唤上 金釧儿 的母亲来,拿了几件簪环,当面赏了。”《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头上戴些不村不俏的簪环花朵,年纪约有三十光景。”
- 14.
素金释义:指没有镶嵌宝石(如钻石)的贵重金属首饰,比如素金戒指、素金耳环、素金项链等。
- 15.
耳坠子释义:又叫耳坠儿,多指带着坠儿的耳环。
- 16.
耳坠释义:耳环(多指带着坠儿的)。也说耳坠子。
- 17.
耳朵眼儿释义:⒈外耳道的开口,呈圆形。⒉为了戴耳环等装饰品,在耳垂上扎的孔。
- 18.
耳饰释义:戴在耳朵上的装饰品,如耳环、耳坠等。
- 19.
金坠儿释义:⒈黄金制的挂件。⒉指金耳环。
- 20.
鐻耳释义:穿耳而带金银耳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