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司天 司天的意思
tiān

司天

简体司天
繁体
拼音sī tiān
注音ㄙ ㄊ一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ī,(1) 主管,操作。【组词】: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②复姓)。司徒(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②复姓)。司马(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②复姓)。司寇(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②复姓)。(2) 官署名称。【组词】:人事司。(3) 视察。【例句】:司日月之长短。(4) 姓。

tiān,(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组词】: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例句】: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组词】:天气。天冷。(4) 季节,时节。【组词】:冬天。(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组词】:今天。(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组词】:天上。天宫。(7) 自然界。【组词】: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天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例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组词】: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基本含义

掌管天命、主宰天下

司天的意思

司天 [sī tiān]

1. 掌管有关天象的事务。

2. 负责观察天象等自然现象以占断吉凶的人。

4. 运气说术语。与“在泉”相对。意为掌握天上的气候变化。司天定居于客气第三步气位,统主上半年气候变化的总趋向。在泉象征在下,定居于客气第六步气位,值管下半年气候变化的总趋向。古代医家运用“司天”、“在泉”来预测每年的岁气变化并推断所患疾病。

司天 引证解释

⒈ 掌管有关天象的事务。

《国语·楚语下》:“顓頊 受之,乃命南正 重 司天以属神。”
韦昭 注:“司,主也。”
《明史·职官志三》:“﹝ 洪武 ﹞三年改司天监为钦天监。四年詔监官职专司天,非特旨不得陞调。”

⒉ 负责观察天象等自然现象以占断吉凶的人。

唐 于尹躬 《南至日太史登台书云物》诗:“司天为岁备,持简出人羣。”
宋 沉括 《梦溪续笔谈》:“王元之 知 黄州 日,有两虎入郡城夜鬭,一虎死,食其半。又群鸡夜鸣,司天占之曰:长吏灾。”
清 赵翼 《静观》诗之三:“吾将问司天,推测倘有术。”

⒊ 运气说术语。与“在泉”相对。意为掌握天上的气候变化。司天定居于客气第三步气位,统主上半年气候变化的总趋向。在泉象征在下,定居于客气第六步气位,值管下半年气候变化的总趋向。古代医家运用“司天”、“在泉”来预测每年的岁气变化并推断所患疾病。参见“五运六气”。

《素问·五常政大论》:“少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白起金用,草木眚。”
《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你等熟读《本草》,先知了药性,纔好用药。上者要看本年是甚司天,就与他分个温凉。二者要看害病的是那地方人,或近山或近水,就与他分个燥湿。”
《医宗金鉴·运气要诀·主气歌》“显明之右君位知”注:“正南客气,司天之位也,司天之右,天之右间位也。”


司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元释义:⒈节日名。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旧唐书·中宗纪》:“﹝ 景龙 四年﹞丙寅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水浒传》第六六回:“次日,正是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明,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放花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登高》:“岁上元夜,寺僧燃灯遶塔奏乐,金光明空,乐作天上矣。”⒉古代历法名称之一。《史记·天官书》:“其纪上元。”司马贞 索隐:“上元是古历之名。”《新五代史·司天考》:“布算积分,上求数千万岁之前,必得甲子朔旦夜半冬至,而日、月、五
    • 2.
      不迁正释义:不迁正指司天之气异常,没有应时而至,多因前一司气太过,引致下一司气衍迟,使气候异常,对人的健康有一定影响。
    • 3.
      不退位释义:不退位指司天之气异常,当值司天之气在气节时序已到,而不让位于新司天之气,使气候异常,对人的健康有一定影响。
    • 4.
      乳台释义:古代帝王、皇后山陵法物之一。《宋史·礼志二六》:“司天监详定山陵制度……乳臺高一丈九尺,至南神门四十五步。”《宋史·礼志二六》:“大行皇后太后山陵一行法物,宜依 元丰 二年慈圣 光献皇后 故事……乳臺二,各高二丈七尺。”
    • 5.
      二分释义:⒈春分和秋分。《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二至、二分,日有食之,不为灾。”杜预 注:“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文选·左思<魏都赋>》:“阐钩绳之筌绪,承二分之正要。”李善 注:“二分,春、秋之中者也。”《元史·世祖纪三》:“敕二分、二至及圣诞节日,祭星于司天臺。”⒉分而为二。晋 郭璞《江赋》:“源二分於 崌 崍,流九派乎 潯阳。”⒊犹言两份。唐 徐凝《忆扬州》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 扬州。”宋 苏轼《水龙吟·杨花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⒋十分之二,二成。宋 苏轼
    • 6.
      五壶浮漏释义:由五个壶组成的漏壶,古代的一种计时器。《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七年》:“以太子中允 沉括 提举司天监,始製浑仪、景表、五壶浮漏。”参见“漏壶”。
    • 7.
      全率释义:古天文术语。 推算上元积年,自某一个甲子日的子时往上推,至某一个日月经纬度正好相同、五大行星又聚集在同一方位时刻的完整的天文周期称为“全率”。《新五代史·司天考一》:“故以七十二为经法……以通法进经法,得七千二百,谓之统法。自元入经,先用此法,统歷之诸法也。以通法进统法,得七十二万。气朔之下,收分必尽,谓之全率。”
    • 8.
      农丈人释义:星名。 《晋书·天文志上》:“农丈人一星,在南斗西南,老农主穡也。”宋 王应麟《玉海·祥瑞·天瑞》:“祥符 四年正月戊寅,夜,老人星见。己丑,司天言农丈人星见,主岁丰。”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一:“农丈人一星,在斗西南,老农主稼穡也。其占与糠略同。与箕宿边杵星相近。盖人事作乎下,天象应乎上,农星其殆始於此也。”
    • 9.
      司天台释义:⒈官署名。掌管观察天象、考定历数等职。历代设置专官,称太史令。隋 改太史监,唐 初改为太史局,以后名称屡改,有秘书阁局、浑天监、浑仪监、太史监等名。至 唐 肃宗乾元 元年改为司天台。除占候天象外,并预造来年历颁于天下。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二》。⒉犹天文台。又称观天台。观测天象的建筑。《元史·世祖纪七》:“太史令 王恂 等言:‘建司天臺於 大都,仪象圭表皆铜为之,宜增铜表高至四十尺,则景长而真。’”
    • 10.
      司天监释义:⒈职官名。司天台的主管官员。⒉官署名。
    • 11.
      司天释义:⒈掌管有关天象的事务。《国语·楚语下》:“顓頊 受之,乃命南正 重 司天以属神。”韦昭 注:“司,主也。”《明史·职官志三》:“﹝ 洪武 ﹞三年改司天监为钦天监。四年詔监官职专司天,非特旨不得陞调。”⒉负责观察天象等自然现象以占断吉凶的人。唐 于尹躬《南至日太史登台书云物》诗:“司天为岁备,持简出人羣。”宋 沉括《梦溪续笔谈》:“王元之 知 黄州 日,有两虎入郡城夜鬭,一虎死,食其半。又群鸡夜鸣,司天占之曰:长吏灾。”清 赵翼《静观》诗之三:“吾将问司天,推测倘有术。”⒊运气说术语。与“在泉”相对。意为
    • 12.
      圣寿释义:皇帝的年寿和生日。 北齐 郭遵《南至郊祭司天奏云物赋》:“臣有覩盛仪而瞻瑞物,愿齐圣寿於 终南。”唐 李白《上云乐》:“拜龙颜,献圣寿,北斗戾,南山 摧,天子九九八十一万岁,长倾万寿杯。”宋 王安石《枣》诗:“广庭觴圣寿,以此参肴蔌。”元 吴弘道《斗鹌鹑》套曲:“祝圣寿,庆官里,进金杯。”明 王守仁《拟唐张九龄上千秋金鉴录表》:“月临日照,帝德运於光天;岳峙川流,圣寿同於厚地。”
    • 13.
      天符释义:运气学说术语。指通主一年的中运之气与司天之气相符合的年份。
    • 14.
      客主加临释义:五运六气术语,指逐年司天客气加临固定的主气上,用以推测气候及疾病变化。
    • 15.
      小历释义:始于 唐 末的一种民间历法。《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唐 建中 时,术者 曹士蔿 始变古法,以 显庆 五年为上元,雨水为岁首,号《符天历》。然世谓之小历,祇行於民间。”
    • 16.
      应天历释义:宋 代历法名。宋 初沿用 周 显德 制的《钦天历》,因推验有误,乃于 建隆 二年五月,诏令司天少监 王处讷 等另造历法。四年四月,新法成,定名《应天历》。其历分夜为五更,每更分五点。更以击鼓为节,点以击钟为节,更点之法自此始。参阅《宋史·律历志一、二、三》及《方技传上·王处讷传》。
    • 17.
      星历释义:⒈天文历法。《史记·历书论》:“盖 黄帝 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餘,於是有天地神祗物类之官。”唐 韩愈《襄阳卢丞墓志铭》:“阴阳星历,近世儒莫学。”《元史·刘敏传》:“选民习星历者为司天太史氏。”⒉星辰。《管子·五行》:“通乎阳气所以事天也,经纬日月用之於民;通乎阴气所以事地也,经纬星历以视其离。”《淮南子·原道训》:“夫道者覆天载地……日月以之明,星历以之行。”参见“星辰”。⒊指代年岁。宋 曾巩《谢元丰元年历日表》:“一远闕庭,十移星历。”
    • 18.
      春官释义:⒈古官名。 颛顼氏 时五官之一,为木正。见 贾公彦《〈周礼正义〉序》引《左传·昭公十七年》汉 服虔 注。又为《周礼》六官之一,掌礼法、祭祀。见《周礼·天官·小宰》。唐、宋、明、清 司天官属有春官正、夏官正等五官。明太祖 立春夏秋冬官,谓之四辅。见《旧唐书·职官志二》、《宋史·律历志》、《明史·安然传》。⒉唐 光宅 年间曾改礼部为春官,后“春官”遂为礼部的别称。唐 杜甫《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诗:“天老书题目,春官验讨论。”唐 皎然《兵后送姚太祝赴选》诗:“名动春官籍,翩翩才少儔。”明 归有光《亡友方思曾
    • 19.
      晓鼓释义:⒈报晓的鼓声。 唐 褚载《晓感》诗:“晓鼓鼕鼕星汉微,佩金鸣玉鬭光辉。”《新五代史·司天考二》:“显德 元年正月庚寅,有大星坠有声如雷,牛马皆逸,京城以为晓鼓,皆伐鼓以应之。”⒉指渔市报讯的鼓声。明 文徵明《游洞庭将归再赋》:“晓鼓隔溪渔市作,秋风吹枳橘连墻。”自注:“渔舟至则鸣鼓聚人。”
    • 20.
      晚荣释义:⒈指草木晚开花。 《素问·至真要大论》:“阴明司天,燥溼所胜,则木迺晚荣,草迺晚生。”唐 陈叔达《咏菊》:“但令逢採摘,寧辞独晚荣。”⒉指迟开的花。唐 令狐峘《硖州旅舍奉怀苏州韦郎中》诗:“江山入秋气,草木彫晚荣。”⒊晚年显荣。唐 聂夷中《客有追叹后时者作诗勉之》:“后达多晚荣,速得多疾倾。”

司天(sit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司天是什么意思 司天读音 怎么读 司天,拼音是sī tiān,司天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司天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