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怨 [huái yuàn]
1. 心怀怨恨。
怀怨 引证解释
⒈ 心怀怨恨。
引《韩非子·内储说下》:“夫同罪之人,偏诛而不尽,是怀怨而借之閒也。”
《后汉书·袁安传》:“又 乌桓、鲜卑 新杀北单于,凡人之情,咸畏仇讎,今立异弟,则二虏怀怨。”
《宋史·食货志下三》:“昔 太祖 推恩 河朔,故许通商,今若推之,价必腾踊,民苟怀怨,悔将何及。”
《红楼梦》第六十回:“又有那一干怀怨的老婆子,见打了 芳官,也都趁愿。”
国语词典
怀怨 [huái yuàn]
⒈ 内心藏著怨气、愤恨。
引《三国演义·第九回》:「吕布同郡骑都尉李肃,以董卓不迁其官,甚是怀怨。」
《红楼梦·第六〇回》:「又有那一干怀怨的老婆子,见打了芳官,也都称愿。」
近抱恨
怀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丽邮释义:谓心怀怨恨。
- 2.
伧子释义:⒈晋 南北朝 时,南人对北人或南渡北人的蔑称。《晋书·周玘传》:“于时中州人士佐佑王业,而 玘 自以为不得调,内怀怨望……将卒,谓子 勰 曰:‘杀我者诸傖子,能復之,乃吾子也。’吴 人谓中州人曰‘傖’,故云耳。”⒉指鄙陋的庸人。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甘露》:“《苕溪渔隐》尝载:熙寧 六年,建昌 松上甘露。述 华阴 道人之言曰:‘譬如人身精液,流通均布六七十年中,若其寿短促,则涌併于未死之前,此木盖将槁故耳。’明春,松果不復荣。此妄言也,无知傖子復信其言,何哉?”
- 3.
侵苦释义:被侵害受苦;侵害而使受苦。《后汉书·王符传》:“正士怀怨结而不见信,猾吏崇姦轨而不被坐,此小民所以易侵苦,而天下所以多困穷也。”《南齐书·王僧虔传》:“吾与足下素无怨憾,何以相侵苦,直是意有佐佑耳。”《资治通鉴·晋怀帝永嘉五年》:“巴蜀 流民布在 荆、湘 间,数为土民所侵苦,蜀 人 李驤 聚众据 乐乡 反。”
- 4.
匹夫僮妇释义:同“匹夫匹妇”。 《后汉书·冯衍传》:“四垂之人,肝脑涂地,死亡之数,不啻太半,殃咎之毒,痛入骨髓,匹夫僮妇,咸怀怨怒。”李贤 注:“僮犹贱也。”
- 5.
含冤抱恨释义:蒙受冤屈以后,心里满怀怨恨。
- 6.
含冤抱痛释义:痛:怨恨。蒙受冤屈以后,心里满怀怨恨。
- 7.
含怨释义:心怀怨恨。
- 8.
妒贤嫉能释义:妒、嫉:因别人好而忌恨。 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 9.
妒贤疾能释义: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同“妒贤嫉能”。
- 10.
嫉贤妒能释义: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嫉妒。
- 11.
嫉闲妒能释义:嫉、妒:因别人好而忌恨。 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 12.
家户释义:⒈每家每户,家家户户。 晋 葛洪《抱朴子·用刑》:“暴兵百万,动数十年,天下有生离之哀,家户怀怨旷之叹。”⒉家族,部族。《宋书·氐胡传》:“十一月,茂蔓 闻 定 败,将家户及 兴国 东征,欲移居 上邽。”
- 13.
弃废释义:犹废弃;不用。旧题 汉 黄石公《素书·遵义》:“略己而责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弃废。”张商英 注:“自厚而薄人,则人才将弃废矣。”南朝 梁 刘潜《弹贾执傅湛文》:“﹝ 湛 ﹞近效残贫,贿赂狼藉,特逢解网,宥其餘命,自被弃废,尤怀怨愤。”宋 曾巩《襄州到任表》:“小艺片言之善,偏长一曲之材,皆欲养成,未尝弃废。”
- 14.
忌妒释义: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忌妒心。忌妒人。
- 15.
忌妬释义:亦作“忌妒”。 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 16.
怀怨释义:心怀怨恨。
- 17.
怨憝释义:犹怨恨。《北史·陆俟传》:“无礼之人,易生陵傲,不过期年,无復上下。既无上下,然后收之以威,则人怀怨憝。怨憝既多,败乱彰矣。”宋 曾巩《秋声》诗:“蜩螿岂知微,切切如怨憝。”
- 18.
怨郁释义:怀怨郁悒。
- 19.
怨贰释义:怀怨而有贰心。
- 20.
生离释义:犹生别离。 生时与亲友的难以再见的别离。《楚辞·九辩》:“重无怨而生离兮,中结軫而增伤。”晋 葛洪《抱朴子·用刑》:“暴兵百万,动数十年,天下有生离之哀,家户怀怨旷之嘆。”元 马致远《黄粱梦》第一折:“想为人在世,最苦是生离。”郭沫若《蔡文姬》第四幕第一场:“她是舍不得和她的儿女生离,所以才那样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