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卷 [cháng juàn]
1. 指长的横幅书画卷。
长卷 引证解释
⒈ 指长的横幅书画卷。
引清 吴伟业 《题鸳湖闺咏》:“秋风擣素描长卷,春日鸣筝製短章。”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一个人的受难>序》:“中国 古来的所谓‘长卷’,如《长江无尽图卷》,如《归去来辞图卷》,也就是这一类,不过联成一幅罢了。”
长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牛图释义:中国画。唐代韩作。纸本长卷。设色。画上五头黄牛,姿态各异,表现出“步者,者,纵fd44而鸣者,顾而舐者,翘首而驰者”。笔墨雄健,造型生动。
- 2.
五马图释义:中国画。 宋代李公麟作。纸本长卷。白描。共五段,每段绘一人牵一马。每匹马后有黄庭坚笺记,马名标为凤头骢、好头赤、照夜白、锦膊骢、满川花(此名原佚,据后人画录补),皆宋皇家用马。线条准确优美,马匹、人物均极具风采。
- 3.
圣教序释义:唐 碑名。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 玄奘法师 至 印度 取经,回 长安 后,译经、论一千余卷。贞观 二二年,太宗 作此序表彰其事。时 高宗 为太子,又作《述三藏圣教序记》。至 高宗 朝,多处将序、记刻石立碑。其中后世最有名者,为 咸亨 三年由 弘福寺 僧 怀 仁 集 晋 王羲之 字迹刻成,后附 玄奘 所译《心经》。碑在 西安 学宫,世称《集王圣教序》。清 赵翼《金二雅绘禊游图集兰亭字为序长卷索题戏书其后》诗:“李唐 御製《圣教序》,亦掇墨寳刊穹碑,遂令 右军 好手迹,几遭寸磔无完肌。”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 4.
坡颍释义:苏轼,号 东坡居士;苏辙,号 颍滨遗老。 故以“坡潁”为他们兄弟俩的并称。清 赵翼《题杨斐园研堂长卷》诗:“会与纱縠卷中鱼肤碧,坡 潁 二老名同高。”
- 5.
手卷释义:横幅书画长卷,只供案头观赏,不能悬挂。
- 6.
摺本释义:⒈古代由长卷折迭成的书本。 叶德辉《书林清话·书之称本》:“书本由卷子摺叠而成。卷不如摺本翻閲之便。其制当兴於 秦 汉 间。”⒉即奏折。《续小五义》第十九回:“顾大人 见驾,递摺本,万岁御览。”
- 7.
旋风装释义:图书装订上把长卷折叠成册,加上封面、使首尾相连的装帧方法。
- 8.
河上花图释义:中国画。清代朱耷作。纸本长卷。水墨。画面为河塘中嶙峋怪石间的一组盛开的荷花。用大写意画法写成,以繁复密集出之。叶面有浓有淡,叶柄有直有斜,花则或藏或露,交错掩映,充满生气。
- 9.
清溪渔隐图释义:中国画。宋代李唐作。绢本长卷。水墨。画面为浙江钱塘江一带溪山景色。绿树垂荫,茅屋缘坡,浅濑露石,清溪穿桥,芦苇丛中一渔人泊艇垂钓。章法巧妙,用阔笔长皴极为淋漓畅快。
- 10.
牙郎释义:即牙人。《旧唐书·安禄山传》:“﹝ 禄山 ﹞及长,解六蕃语,为互市牙郎。”明 陶宗仪《辍耕录·牙郎》:“今人谓駔侩者为牙郎。本谓之互郎,谓主互市事也。”清 曹寅《题马湘兰画兰长卷》诗之二:“躧步仍推巾幗雄,数钱多傍牙郎死。”参见“牙人”。
- 11.
贉池释义:指条幅和长卷上端贴绫的地方。
- 12.
送子天王图释义:中国画。 唐代吴道子作。今存此画一般定为宋摹本。纸本长卷。墨笔。据佛经《太子瑞应本起经》作,画面是佛祖释迦牟尼降生为净饭王太子的情景。构图可分前后两段,前段绘天王送子,后段绘净饭王迎来王子。线条遒劲,以形写神。
- 13.
长卷释义:长幅的字画:山水长卷。
- 14.
长江万里图释义:中国画。张大千作。绢本长卷。水墨设色。长近20米,从长江上游的四川省起笔,绘出浩瀚长江自都江堰铁索桥至崇明岛外汇入东海的全景。技巧上既有传统山水画的用墨之法,又有西方现代绘画的泼彩之法,形成“泼写兼施,色墨交融”的新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