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苦 [zì kǔ]
1. 自寻苦恼;自寻痛苦。
例应以身体为重,不要太自苦了。
英[bring vexation on oneself; worry oneself;]
自苦 引证解释
⒈ 自己受苦;自寻苦恼。
引《书·盘庚中》:“尔惟自鞠自苦。”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 久之不乐,曰:‘ 长卿 第俱如 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
《后汉书·仲长统传》:“而清絜之士,徒自苦於茨棘之间,无所益损於风俗也。”
唐 卢照邻 《对蜀父老问》:“何其不一干圣主,効智出奇,何栖栖默默,自苦若斯?”
清 谭嗣同 《别意》诗:“为君歌,为君舞,君第行,毋自苦!”
国语词典
自苦 [zì kǔ]
⒈ 自寻苦恼。
引《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人生一世闲,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是乎?」
《红楼梦·第七六回》:「你是个明白人,何必作此形象自苦。」
自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刻谿释义:苛刻;刻苦。清 谭嗣同《仁学》二十:“抑尝观於乡矣,千家之聚,必有所谓富室焉……乃其刻谿琐嗇,弥甚於人,自苦其身,以剥削贫民为务。”
- 2.
寝想释义:夜卧思念。《淮南子·道应训》:“尹需 学御三年而无得,私自苦痛,常寝想之,中夜梦受秋驾於师。”
- 3.
尚古自释义:亦作“尚故自”。 亦作“尚古子”。犹自;尚且。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浑如睡起,尚古子不曾梳裹。”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欢郎 见你去来,尚故自推哩!”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只那 长安市 李謫仙,他向酒里卧,酒里眠,尚古自得贵妃捧砚,常走马在 五凤楼 前。”明 贾仲名《萧淑兰》第四折:“剗地乱讲一万端,尚古自苦涩寒酸。”
- 4.
屠剥释义:屠杀剥皮。 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四:“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虏之残害,古今未有,屠剥之苦,众所共见,其中幸者,不过驱还北国作奴婢耳。”
- 5.
微躬释义:谦词。卑贱的身子。南朝 梁 沉约《郊居赋》:“绵四代於兹日,盈百祀於微躬。”唐 许浑《泛溪》诗:“纔应毕婚嫁,还此息微躬。”宋 郭祥正《金山行》:“百年形影浪自苦,便欲此地安微躬。”
- 6.
愚溪释义:⒈水名。在 湖南省 永州市 西南。本名 冉溪。唐 柳宗元 谪居于此,改其名为 愚溪,并名其东北小泉为 愚泉,意谓己之愚及于溪泉。见 柳宗元《愚溪诗序》、《愚溪对》。宋 苏轼《故周茂叔先生濂溪》诗:“应同 柳州 柳,聊使 愚溪 愚。”清 赵翼《旅宿暨阳》诗:“亢仓 畏垒 非逃祝,子厚 愚溪 拟卜廛。”⒉代指 柳宗元。元 陈孚《永州》诗:“昔日 愚溪 何自苦?永州 犹未是天涯。”
- 7.
戤米囤饿杀释义:倚着米囤挨饿。 比喻守财自苦。
- 8.
海上逐臭释义:典出《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説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后用以喻人嗜好怪僻。
- 9.
淹久释义:⒈长久。晋 葛洪《抱朴子·勤求》:“若值明智之师,且欲详观来者变态,试以淹久。”唐 刘肃《大唐新语·厘革》:“后日月淹久,选人滋多,案牘浅近,不足为準,乃採经籍古义以为问目。”《旧唐书·窦建德传》:“今顿兵 武牢 之下,日月淹久,徒为自苦,事恐无功。”章炳麟《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虽上自 周 孔,下逮 嬴 刘,其病已淹久矣。”⒉久留。《左传·宣公十二年》:“二三子无淹久。”《吴子·料敌》:“师既淹久,粮食无有。”《东周列国志》第四六回:“我放一条生路,汝速速回军,无得淹久于此。”⒊谓久未升迁。宋
- 10.
畏惮释义:⒈畏惧。《史记·田叔列传》:“三河 太守皆内倚中贵人,与三公有亲属,无所畏惮。”宋 苏洵《衡论上·广士》:“老姦大豪,畏惮慑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可巧来了一位别房的房官,是个老翰林,著名的是个‘清 朝 孔夫子’,没有人不畏惮他的。”沙汀《磁力》:“实际上她也知道自己不是个足以使人畏惮的人。”⒉敬畏。唐 韩愈《顺宗实录四》:“﹝ 阳城 ﹞为諫议大夫……未至京师,人皆想望风采,云:‘城 山人能自苦刻,不乐名利,必諫諍死职下。’咸畏惮之。”明 李东阳《送李士常》诗之二:“与君夙倾盖,意气两不违
- 11.
白驹过郄释义:亦作“白駒過隙”。谓日影如白色的骏马飞快地驰过缝隙。形容时间过得极快。《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忽然而已。”成玄英 疏:“白駒,駿馬也,亦言日也。”陆德明 释文:“郤,本亦作隙。隙,孔也。”《史记·留侯世家》:“吕后 德 留侯,乃彊食之,曰:‘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何至自苦如此乎!’”明 贾仲名《昇仙梦》第二折:“衆高親,想人生白駒過隙,遇此節令,休要孤負。”清 秋瑾《感怀》诗之二:“煉石無方乞 女媧,白駒過隙感韶華。”《文物》1963年第7期:“对这些历史胜地、千年文物来说,三十
- 12.
祓濯释义:除垢使洁;清除污毒。晋 张华《太康六年三月三日后园会》诗:“合乐 华池,祓濯清川。”《新唐书·儒学传上·萧德言》:“德言 晚节学愈苦,每开经,輒祓濯束带危坐。妻子諫曰:‘老人何终日自苦?’答曰:‘对先圣之何復惮劳?’”清 陈确《性解下》:“假使 叔虎 闻言,早自祓濯,必不至此。”清 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序》:“有志之士,生於其间,谁与祓濯而振起之乎?”
- 13.
自安释义:⒈自安其心;自以为安定。《荀子·王霸》:“故人主天下之利埶也,然而不能自安也,安之者,必将道也。”《汉书·张禹传》:“禹 与 凤 并领尚书,内不自安,数病,上书乞骸骨,欲退避 凤。”唐 陈鸿《长恨歌传》:“太上皇亦不久人间,幸惟自安,无自苦耳。”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三:“自古夷狄盗贼之祸,所以蔓延滋大,日深一日,其终或至於亡国者,皆将帅之臣玩寇以自安,养寇以自固,誉寇以自重也。”⒉自己甘心情愿。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若辈亦自等庸奴,自安愚拙,无一聪明秀颖之士肯降心而相从者。”⒊自谋安乐。《国语
- 14.
覆酱瓿释义:《汉书·扬雄传下》:“鉅鹿 侯芭 常从 雄 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刘歆 亦尝观之,谓 雄 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 ’雄 笑而不应。”覆酱瓿,盖酱坛。后用以比喻著作毫无价值,或无人理解,不被重视。
- 15.
镂骨释义:⒈比喻深刻难忘。⒉比喻自苦。
- 16.
闾井释义:⒈房屋、水井等建筑物。 南朝 宋 何承天《安边论》:“猋骑蚁聚,轻兵鸟集,竝践禾稼,焚爇閭井,虽边将多略,未审何以御之。”唐 王维《淇上田园即事》诗:“日隐桑柘外,河明閭井间。”唐 韩愈《唐正议大义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古之老於乡者,将自佚,非自苦,閭井田宅具在,亲戚之不仕与倦而归者,不在东阡在北陌,可杖屨来往也。”⒉闾里,居民聚居之处。唐 韦应物《寄柳州韩司户郎中》诗:“春风吹百卉,和煦变閭井。”宋 梅尧臣《送仲文》诗:“三年不出户,孝行閭井闻。”《明史·赵世卿传》:“世卿 復言脂膏已竭,閭井萧然,丧
- 17.
霞帐释义:汉 伶玄《赵飞燕外传》:“真腊 夷献万年蛤……后以蛤粧五成金霞帐,帐中常若满月。”后用“霞帐”指妇人华美的居所。元 胡天游《黄陵庙》诗:“吹簫酌酒心自苦,云屏霞帐归何时?”
- 18.
骚苏释义:愁苦貌。汉 焦赣《易林·姤之井》:“先易后否,失我所市,骚苏自苦,思吾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