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滩地 滩地的意思
tān

滩地

简体滩地
繁体灘地
拼音tān dì
注音ㄊㄢ ㄉ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ān,(1) 河海边淤积成的平地或水中的沙洲。【组词】:滩头。滩涂。河滩。海滩。盐滩。(2) 江河中水浅多石而水流很急的地方。【组词】:险滩。

dì de,(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例句】: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组词】:地质。地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组词】:陆地。地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组词】: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组词】:地区。此地。(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组词】:地板。地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组词】:地点。目的地。(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组词】:易地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组词】:见地。境地。心地。(10) 底子。【组词】:质地。 ◎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组词】:慢慢地走。

基本含义

指河滩、海滩等广阔的平地,也比喻某一领域或局面上的满溢或泛滥。

滩地的意思

滩地 [tān dì]

1. 海灘等上面較平的地方。

[beach land;]


滩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想得到释义:在意料中;意料得到(多用于反问):谁想得到当年的荒滩地,如今变成了米粮川。
    • 2.
      沙地释义:⒈海滨河岸由泥沙淤积成的滩地。 《元史·河渠志二》:“八月以来,秋潮汹涌,水势愈大,见筑沙地塘岸,东西八十餘步,造木柜石囤以塞其要处。”《清史稿·食货志一》:“乾隆 五十九年巡抚 吉庆 言,沿海沙地滩涨靡常,约十三万三千餘亩,悉令入官,交原佃耕作纳租,永著为例。”⒉含沙多的土地。《新华月报》1952年第8期:“在人口密集的地区,也有大量的废弃土地,如沙地、碱地、红土地等,经验证明是可以利用的。”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十七:“由 磴口 东北行,沙地渐少,黄河 冲积平原上,丰腴可爱。”
    • 3.
      洪水位释义:汛期内河流超过滩地或主槽两岸地面时急剧上升的水位。多因流域内降雨或融雪而引起。也有依据历年观测资料确定某一历时的水位作为下限,超过此限的水位即称“洪水位”。
    • 4.
      涨滩释义:泥沙淤积而成的滩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这块涨滩上面,有几十家人家,那滩地都已经开垦的了。”郑观应《盛世危言·纺织》:“余前购 杨树浦 地三十三亩,在布局之侧,连涨滩约五十亩。”
    • 5.
      淤滩释义:淤泥形成的滩地。
    • 6.
      矶头释义:⒈矶上;亦指矶的前头一部分。 ⒉保护河岸、堤防和滩地的靠岸较短建筑物。也叫鸡嘴坝、马头或垛堆。
    • 7.
      退滩释义:退水后的滩地。 宋 孔平仲《孔氏谈苑·芦荻》:“江 东芦贱而荻贵。退滩之地,先一年所生者,芦也,明年而为荻。”《金史·食货志二》:“佃 黄河 退滩者,次年纳租。”
    • 8.
      高滩释义:形成历史较久,稳定而不易上水的滩地,也称“老滩”。
    • 9.
      麦淋酒释义:麦淋酒又名“民淋酒”,是盛产于大滩地区农家自酿自用的一种白酒。

滩地(tand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滩地是什么意思 滩地读音 怎么读 滩地,拼音是tān dì,滩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滩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