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代职 代职的意思
dàizhí

代职

简体代职
繁体代職
拼音dài zhí
注音ㄉㄞˋ ㄓ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i,(1) 替。【组词】:代替。代办。代销。代序。代表。(2) 历史上划分的时期。【组词】:时代。世代。古代。近代。现代。当(dāng )代。年代。(3) 世系的辈分。【组词】:下一代。(4) 姓。

zhí,(1) 职务,分(fèn )内应做的事。【组词】:职业。职务。职守。职权。天职。尽职。(2) 职位,执行事务所处的一定地位。【组词】:职工。职位。职员。职称。以身殉职。(3) 旧时公文用语,下属对上司的自称。【组词】:卑职。职当奉命。(4) 掌管。【组词】:职掌。(5) 由于。【组词】:职此而已。

基本含义

代替他人履行职责或工作。

代职的意思

代职 [dài zhí]

1. 代行职务。

[act on sb.'s behalf;]


代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代职释义:代理某种职务:选派干部到基层单位代职。
    • 2.
      保氏释义:古代职掌以礼义匡正君王、教育贵族子弟的官员。
    • 3.
      内供奉释义:⒈唐代职官名。 ⒉供奉于宫中内道场的僧官称“内供奉”。
    • 4.
      内八府宰相释义:元 代职官名。
    • 5.
      写字释义:⒈书写文字,题字。 ⒉明代职司抄写的低级官员。
    • 6.
      农正释义:古代职掌农事的官。《左传·昭公十七年》:“九扈,为九农正。”杜预 注:“扈有九种也……以九扈为九农之号,各随其宜以教民事。”《国语·周语上》:“及籍,后稷 监之,膳夫、农正陈籍礼,太史赞王,王敬从之。”韦昭 注:“农正,田大夫也,主敷陈籍礼而祭其神,为农祈也。”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井復一夫之税,以其人为农正,掌劝督耕耨赋税之事。”
    • 7.
      厨食钱释义:宋代职事官于正俸外的膳食补贴。
    • 8.
      司文郎释义:⒈唐 代职官名。司文局的副职。《新唐书·百官志二》:“武德 四年,改著作曹曰局。龙朔 二年,曰司文局;郎曰郎中,佐郎曰司文郎。”⒉借指地方掌管文教的官员。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梓潼 府中缺一司文郎,暂令聋僮署篆,文运所以颠倒。万一倖得此秩,当使圣教昌明。”
    • 9.
      失官释义:⒈犹失职。《左传·昭公九年》:“臣实司味,二御失官,而君弗命,臣之罪也。”⒉谓亡失古代职官制度。《左传·昭公十七年》:“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杨伯峻 注引 宋 家铉翁《春秋详说》:“言 周 鲁 俱衰,典章闕坏,而远方小国之君乃知前古官名之沿革,盖録之也。”
    • 10.
      头品释义:古代职官中的最高品级。
    • 11.
      孔目释义:古代职掌文书事务的小官吏。
    • 12.
      平牒释义:古代职衔相等的方镇平等地互通文牒,谓之“平牒”。
    • 13.
      拦子军释义:辽 代职司侦察的先遣部队。
    • 14.
      拦子马释义:辽 代职司侦察的前哨骑兵。
    • 15.
      掌书释义:古代职掌符节及文史记载的官。
    • 16.
      收掌释义:⒈收存掌管。宋 曾巩《请给中书舍人印及合与不合通签中书外省事》:“印合係散骑常侍收掌。”《元典章·朝纲一·政纪》:“今后行省别置匠官勘合文簿,发付工部收掌。”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酬答书札》:“其内衙收掌书札之人,置簿掛号亦同。”⒉清 代职官名。科举考试时,掌管试卷的分发和收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一个已经分定了房的,凭空又撤了,换了一个收掌。”
    • 17.
      榷茶使释义:唐代职官名。
    • 18.
      炭场释义:宋 代职掌储备薪炭的官署。
    • 19.
      炮宰释义:古代职掌庖厨的人。 炮,通“庖”。
    • 20.
      物务释义:⒈事务。⒉宋代职官名。“监当物务”的省称。监州、府诸场、务、库、粮、料、院等事务。

代职(dai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代职是什么意思 代职读音 怎么读 代职,拼音是dài zhí,代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代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