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普通话 普通话的意思
tōnghuà

普通话

简体普通话
繁体普通話
拼音pǔ tōng huà
注音ㄆㄨˇ ㄊㄨㄥ ㄏㄨㄚˋ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pǔ, ◎ 全,广,遍。【组词】:普遍。普通。普查。普照。普天同庆。

tōng tòng,(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组词】:通风。通天。通气。通宵。通行。通过。通衢。贯通。四通八达。曲径通幽。(2) 懂得,彻底明了。【组词】:通晓。通彻。通今博古。通情达理。(3) 传达。【组词】:通令。通讯。通报。通告。通知。通缉。通谍。(4) 往来交接。【组词】:通敌。通商。通邮。通融。通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通。沟通。(5) 普遍、全。【例句】:通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通论。通体。通身。通读。通常。通病。通盘。普通。(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组词】:通奸。私通。

huà,(1) 说出来的能表达思想感情的声音,亦指把这种声音记录下来的文字。【组词】:说话。会话。对话。情话。话题。(2) 说,谈论。【组词】:话别。话旧。话柄(话把儿,别人谈笑的资料)。茶话会。

基本含义

普通话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也是中国大部分地区通用的语言。它是中国最主要的语言之一,广泛用于教育、媒体、政府和商务交流等领域。

普通话的意思

普通话 [pǔ tōng huà]

1. 平常的话。

原是一句普通话。

[ ordinary speech; ]

2. 现代汉语的标准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 common speech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

普通话 引证解释

⒈ 平常的话。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看了魏建功君的<不敢盲从>以后的几句声明》:“这原是一句普通话,也不足为奇的。”

⒉ 以 北京 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 汉 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又是标准语。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是我国的一项重要语言政策。

王力 《推广普通话的三个问题》:“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是 汉 民族共同语。”


国语词典

普通话 [pǔ tōng huà]

⒈ 各方言区以官话为基础所自然形成的共通语言。

⒉ 大陆地区指官方推行的共通语。


普通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声释义:⒈“上声”shàngshēng的又音。⒉古汉语四声的第二声。⒊普通话字调的第三声。‖见〖四声〗。
    • 2.
      不到家释义:⒈犹言不彻底。 ⒉谓没达到标准或不够水平。如:他的普通话说得不到家。
    • 3.
      东西释义:⒈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他买东西去了。 雾很大,十几步以外的东西就看不见了。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咱们写东西要用普通话。⒉特指人或动物(多含厌恶或喜爱的感情):老东西。笨东西。这小东西真可爱。⒊东边和西边。⒋从东到西(距离):这座城东西三里。
    • 4.
      丹东话释义:胶辽官话的一种,属于盖桓片。胶辽官话的发音特点就是:古清音入声字今读上声,多半分尖团(胶东几乎都分,辽东仅长海一点分),介音多省略,r统读作y,并且 sh,zh,ch与x,j,q的界限与普通话不同。
    • 5.
      乜水释义:粤语方言,意为普通话的“谁啊”、“什么东西”等。
    • 6.
      亚拉索释义:⒈语气词,有“你好啊”的意思。⒉感叹词,一般单独用于句前或句后,类似汉语普通话里的“啊、哎、恩”等,并无很实际的意义。
    • 7.
      京话释义:指 北京 话。 《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黄胖姑 是 绍兴 人,因为在 京 年久,説的一口好京话。”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现在在码头上,公共机关中,大学校里,确已有着一种好象普通话模样的东西,大家说话,既非‘国语’,又不是京话,各各带着乡音,乡调,却又不是方言,即使说的吃力,听的也吃力,然而总归说得出,听得懂。”
    • 8.
      介音释义:韵母中主要元音前面的元音,普通话语音中有“i、u、ü”三个介音,如“天”tiān的介音是“i”,“多”duō的介音是“u”,“略”lüè的介音是“ü”。 见〖韵母〗。
    • 9.
      俊男靓女释义:帅哥美女。俊男是指身材高大样貌俊秀俊美的男子,俗称帅哥。靓女,一般解释为年轻靓丽的女子,广东地区的常用称谓语。广东话称年轻漂亮的女子为靓女,普通话称为美女。
    • 10.
      借语释义:为了表达的需要,恰当地选择借用非汉语普通话词(汉语方言词、外族语词等),引用原义或运用双关语义来显示语词的意义。
    • 11.
      元音释义:声带颤动,气流在口腔的通路上不受到阻碍而发出的声音,如普通话语音的a,e,o,i,u,ü等。 也叫母音。发元音时鼻腔不通气,要是鼻腔也通气,发的元音就叫鼻化元音。普通话语音中ng尾韵儿化时元音变成鼻化元音。
    • 12.
      入声释义:古汉语四声的第四声。普通话没有入声,古入声字分别读成阴平(如“屋、出”)、阳平(如“国、直”)、上声(如“铁、北”)、去声(如“客、绿”)。有些方言有入声,入声字发音一般比较短促,有时还带辅音韵尾。
    • 13.
      共同语释义:民族内部共同使用的语言。通常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普通话。
    • 14.
      刀拿释义:“刀拿”的普通话是浙江温州地方语的译音,刀拿这个名词久来已久,大约有100多年的历史。
    • 15.
      北方话释义:汉语最大的一种方言。分布地区包括长江以北汉族居住的地区,长江以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带,四川、云南、贵州和湖北大部、广西北部、湖南西北一带。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73%以上。北方话内部虽然也有一些差异(划分为华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四个次方言),但总的来说一致性很大,各地的人通话基本上没有困难。它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的基础方言。
    • 16.
      单韵母释义:由一个元音构 成的韵母。如普通话“达(dá)”和“模(mó)”里的韵母a、o。
    • 17.
      卷舌元音释义:发音时把舌尖向硬腭卷起的元音。如普通话“儿、耳、二”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卷舌元音er[ ]。
    • 18.
      去声释义:汉语声调的一种。普通话去声是全降调,以符号“`”表示。如大(dà)、庆(qìng)。
    • 19.
      双唇音释义:双唇紧闭或接触以形成对气流的阻碍而发出来的一种辅音。如普通话的b、p、m。
    • 20.
      变调释义:汉语中音节连读时,声调调值有规则的变化。 如普通话中两个上声相连时,前面一个上声变为接近阳平的声调(如“理想”中的“理”读音近似“离”)。

普通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声释义:⒈“上声”shàngshēng的又音。⒉古汉语四声的第二声。⒊普通话字调的第三声。‖见〖四声〗。
    • 2.
      不到家释义:⒈犹言不彻底。 ⒉谓没达到标准或不够水平。如:他的普通话说得不到家。
    • 3.
      东西释义:⒈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他买东西去了。 雾很大,十几步以外的东西就看不见了。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咱们写东西要用普通话。⒉特指人或动物(多含厌恶或喜爱的感情):老东西。笨东西。这小东西真可爱。⒊东边和西边。⒋从东到西(距离):这座城东西三里。
    • 4.
      丹东话释义:胶辽官话的一种,属于盖桓片。胶辽官话的发音特点就是:古清音入声字今读上声,多半分尖团(胶东几乎都分,辽东仅长海一点分),介音多省略,r统读作y,并且 sh,zh,ch与x,j,q的界限与普通话不同。
    • 5.
      乜水释义:粤语方言,意为普通话的“谁啊”、“什么东西”等。
    • 6.
      亚拉索释义:⒈语气词,有“你好啊”的意思。⒉感叹词,一般单独用于句前或句后,类似汉语普通话里的“啊、哎、恩”等,并无很实际的意义。
    • 7.
      京话释义:指 北京 话。 《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黄胖姑 是 绍兴 人,因为在 京 年久,説的一口好京话。”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现在在码头上,公共机关中,大学校里,确已有着一种好象普通话模样的东西,大家说话,既非‘国语’,又不是京话,各各带着乡音,乡调,却又不是方言,即使说的吃力,听的也吃力,然而总归说得出,听得懂。”
    • 8.
      介音释义:韵母中主要元音前面的元音,普通话语音中有“i、u、ü”三个介音,如“天”tiān的介音是“i”,“多”duō的介音是“u”,“略”lüè的介音是“ü”。 见〖韵母〗。
    • 9.
      俊男靓女释义:帅哥美女。俊男是指身材高大样貌俊秀俊美的男子,俗称帅哥。靓女,一般解释为年轻靓丽的女子,广东地区的常用称谓语。广东话称年轻漂亮的女子为靓女,普通话称为美女。
    • 10.
      借语释义:为了表达的需要,恰当地选择借用非汉语普通话词(汉语方言词、外族语词等),引用原义或运用双关语义来显示语词的意义。
    • 11.
      元音释义:声带颤动,气流在口腔的通路上不受到阻碍而发出的声音,如普通话语音的a,e,o,i,u,ü等。 也叫母音。发元音时鼻腔不通气,要是鼻腔也通气,发的元音就叫鼻化元音。普通话语音中ng尾韵儿化时元音变成鼻化元音。
    • 12.
      入声释义:古汉语四声的第四声。普通话没有入声,古入声字分别读成阴平(如“屋、出”)、阳平(如“国、直”)、上声(如“铁、北”)、去声(如“客、绿”)。有些方言有入声,入声字发音一般比较短促,有时还带辅音韵尾。
    • 13.
      共同语释义:民族内部共同使用的语言。通常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普通话。
    • 14.
      刀拿释义:“刀拿”的普通话是浙江温州地方语的译音,刀拿这个名词久来已久,大约有100多年的历史。
    • 15.
      北方话释义:汉语最大的一种方言。分布地区包括长江以北汉族居住的地区,长江以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带,四川、云南、贵州和湖北大部、广西北部、湖南西北一带。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73%以上。北方话内部虽然也有一些差异(划分为华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四个次方言),但总的来说一致性很大,各地的人通话基本上没有困难。它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的基础方言。
    • 16.
      单韵母释义:由一个元音构 成的韵母。如普通话“达(dá)”和“模(mó)”里的韵母a、o。
    • 17.
      卷舌元音释义:发音时把舌尖向硬腭卷起的元音。如普通话“儿、耳、二”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卷舌元音er[ ]。
    • 18.
      去声释义:汉语声调的一种。普通话去声是全降调,以符号“`”表示。如大(dà)、庆(qìng)。
    • 19.
      双唇音释义:双唇紧闭或接触以形成对气流的阻碍而发出来的一种辅音。如普通话的b、p、m。
    • 20.
      变调释义:汉语中音节连读时,声调调值有规则的变化。 如普通话中两个上声相连时,前面一个上声变为接近阳平的声调(如“理想”中的“理”读音近似“离”)。

普通话造句

1.他那普通话里偶尔夹杂一点苏州话,听起来的确别有风味。

2.他虽然是广东人,普通话却说得很流利。

3.张老师虽说是南方人,一口普通话却非常流畅。

4.姑娘不但长得像天仙似的,非常漂亮,还能说一口漂亮的普通话

5.他是广东人,却能说一口纯正的普通话

6.胡老师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7.现在大陆出外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普通话的接受程度已经极大提高。只要内容不是太复杂,对方肯定能听懂的。

8.您好,请您按一下小欧助手的话筒,然后在对着手机的话筒说话的,需要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小欧才能听懂的哈。

9.他说着一口纯正流利的普通话

10.王露能讲一口纯正的普通话

11.王老师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12.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该大力推广普通话

13.现在,港澳地区也提倡说普通话

14.普通话只有阴阳上去四个声调,是很容易掌握的。

15.我们要大力提倡人人都讲普通话

16.我们要大力推广普通话

17.学说普通话,请写规范字。

18.普通话是最亲人说的话。什么希望你们能够相亲相爱。白头到老。孝敬双方父母。之类的。关键是实在自然。

19.他的普通话说得很规范。

20.除了普通话,肯定还会说小时候生长地方的地方方言。

普通话(putonghu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普通话是什么意思 普通话读音 怎么读 普通话,拼音是pǔ tōng huà,普通话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普通话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