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承训 承训的意思
chéngxùn

承训

简体承训
繁体承訓
拼音chéng xùn
注音ㄔㄥˊ ㄒㄩ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éng,(1) 在下面接受,托着。【组词】:承重。承受。(2) 担当,应允。【组词】:承担。承当。承包。承做。承认。(3) 受到,蒙受。【组词】:承蒙。承恩(蒙受恩泽)。(4) 继续,接连。【组词】:继承。承平(指社会比较持久安定的局面)。承前启后。(5) 顺从,迎合。【组词】:奉承。承颜候色(顺着别人颜色办事)。(6) 姓。

xùn,(1) 教导,教诲。【组词】:训诫。训蒙(教育儿童)。训迪(教诲开导)。教(jiào )训。培训。(2) 可以作为法则的话。【组词】:家训。(3) 典式,法则。【组词】:不足为训。(4) 解释词的意义。【例句】:训诂(解释古书中的字、词句的意义。亦称“训故”、“诂训”、“故训”)。训读(日文借用汉字写日语原有的词,用日语语音读汉字)。

基本含义

接受训诲,接受教育

承训的意思

承训 [chéng xùn]

1. 接受教令或教诲。

承训 引证解释

⒈ 接受教令或教诲。

《逸周书·武顺》:“伯不勤无以行令,卒不力无以承训。”
《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皇子 肈 保育皇后,承训怀袵,导达善性,将成其器。”


承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訾释义:⒈亦作“ 不貲 ”。不可比量;不可计数。《管子·七臣七主》:“百姓之不田,贫富之不訾,皆用此作。”《史记·货殖列传》:“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 司马贞 索隐:“谓其多,不可訾量。”《新唐书·康承训传》:“获器鎧不貲。” 宋 李纲 《辞免知枢院事札子》:“乏昔人之功业,而有不貲之谗谤。” 郭沫若 《归去来·达夫的来访》:“事后 文求堂 的主人才对我说,因分量太大,出版经费不貲,故未实现。”⒉形容十分贵重。《汉书·盖宽饶传》:“用不訾之躯,临不测之险,窃为君痛之。”《后汉书·冯勤传》:“人臣放
    • 2.
      奋张释义:⒈有力地伸展、张开。唐 韩愈《许国公神道碑铭》:“磔其梟狼,养以雨风,桑穀奋张,厥壤大丰。”宋 叶适《参议朝奉大夫宋公墓志铭》:“其人往往有奋张鬚髯,凭託气势,生事立威以自贤者。”明 唐顺之《指挥佥军汤雪江墓碑铭》:“公本将家子,当其擐甲跃马,鬚髯奋张,可谓雄勇。”⒉振奋;奋扬。《新唐书·康承训传》:“承训 罢冗费,市马益军,军乃奋张。”宋 岳飞《奏辞太尉第二札子》:“臣顷自天下兵兴时,实有志於奋张皇威,削平僭乱。”
    • 3.
      石磬释义:⒈一种石制的打击乐器。《礼记·乐记》“石声磬”唐 孔颖达 疏:“石声磬者,石磬也。”唐 段安节《乐府杂录·雅乐部》:“依月排之,每面石磬及编鐘各一架。”唐 卢纶《慈恩寺石磬歌》:“灵山石磬生海西,海涛平处与山齐。”《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处士 萧承训 校定石磬,今之在县者是也。”⒉一种石制的耕具。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农业尚未十分发达,此外还有一重要的证据,便是当时的耕具还是石器(如《器物图录》中之三石磬即是犁头)。”
    • 4.
      训政释义:⒈旧时皇帝退位为太上皇,嗣皇帝仍须禀承训示处理大政,或皇太后垂帘听政,皆谓之“训政”。清 朱珪《<御制毓庆宫记>恭跋》:“丙辰元日,重光重轮,授璽於我皇上,以 毓庆宫 为重华之协,训政、听政者三年,所谓继德者如是之久而化成也。”清 黄遵宪《感事》诗:“授受元辰纪上仪,帝尧 训政典留貽。”何刚德《春明梦录》卷下:“孝钦太后 重出训政,引见迟至黎明,则微露倦勤意矣。”⒉指 孙中山 提出的建立“民国”程序的第二阶段。他把建立“民国”的程序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主张在训政阶段施行约法,由政府派出经过训练、
    • 5.
      蹈籍释义:⒈亦作“蹈藉”。犹践踏。《新唐书·康承训传》:“勛 军皆市人,嚣而狂,未阵即奔,相蹈藉死者四万。”《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遥见铁骑,军士不克阵而奔,自相蹈籍,溺隍死者以千数。”⒉犹欺凌。《后汉书·冯绲传》:“詔策 緄 曰:‘蛮夷猾 夏,久不讨摄,各焚都城,蹈籍官人。’”
    • 6.
      银刀军释义:唐 王智兴 所建衙兵名。 《新唐书·温璋传》:“银刀军骄横,累将姑息。”《新唐书·王式传》:“咸通 三年,徐州 银刀军乱。”亦省作“银刀”。《旧唐书·懿宗纪》:“王智兴 得 徐州,召募凶豪之卒二千人,号曰银刀、雕旗、门枪、挟马等军。”《新唐书·康承训传》:“勛 畏必诛……招亡命,收银刀亡卒艚匿之。”唐 皮日休《白门表》:“及 徐 之枝邑,派聚捕银刀族且尽,或僇而梟者,或拲而送者。”
    • 7.
      露章释义:⒈公开奏章纠举内容,让被弹劾的人知道而服罪。 《汉书·何武传》:“﹝ 何武 ﹞迁 扬州 刺史,所举奏二千石长吏必先露章,服罪者为亏除,免之而已;不服,极法奏之,抵罪或至死。”唐 权德舆《太子太傅贞宪赵憬神道碑》:“絜矩以杜奇衺,露章而无吐茹。”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七:“雍正 六年,奉旨,停止科道密奏,各用露章。又奉旨,露章之外,亦准密奏。”⒉泛指上奏章。唐 元稹《唐南阳郡王赠某官碑文铭》:“宪宗皇帝 不得已下诛詔。不浹日,露章自 润 曰:‘十月十二日,錡 就擒,从乱者无遗餘。’”《新唐书·康承训传》:
    • 8.
      青旌释义:⒈见“青雀旌”。 ⒉青色的旗帜。木青色主生,故可作为投降不杀标志。《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 张玄稔 ﹞以状白 承训,约期杀贼将,举城降,至日请立青旌为应。”胡三省 注:“木行色青,木主生,使立青旌,以示不杀。”
    • 9.
      鬼道释义:⒈鬼道邪说。《逸周书·史记》:“昔者 玄都 贤鬼道,废人事天,谋臣不用,龟策是从,神巫用国,哲士在外,玄都 以亡。”《三国志·魏志·张鲁传》:“鲁 遂据 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新唐书·康承训传》:“勛 好鬼道,有言 汉高祖庙 夜閲兵,人马流汗,勛 日往请命。”清 昭槤《啸亭杂录·徐中丞》:“公深愧以鬼道设教,而满庭胥吏皆有见闻,不能掩也。”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人事不修,群趋鬼道,所谓国将亡听命于神者哉!”⒉古代郊祀与祭坛相连接的通道。《史记·封禅书》:“古者天子以春秋祭 太一 东南郊

承训(chengx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承训是什么意思 承训读音 怎么读 承训,拼音是chéng xùn,承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承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