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采樵 采樵的意思
cǎiqiáo

采樵

简体采樵
繁体採樵
拼音cǎi qiáo
注音ㄘㄞˇ ㄑㄧㄠ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ǎi cài,(1) 〔采地〕古代卿大夫的封地。亦称“采邑”。

qiáo,(1) 柴,散木。【例句】:樵苏(柴草,亦指打柴割草)。采樵。(2) 打柴。【组词】:樵夫。樵客。(3) 古同“谯”,谯楼。

基本含义

指采集柴火。比喻劳动艰苦,生活艰辛。

采樵的意思

采樵 [cǎi qiáo]

1. 砍柴。

采樵 引证解释

⒈ 砍柴。

《左传·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
《三国志·魏志·裴潜传》“秀,咸熙 中为尚书僕射”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会三辅乱,人多流宕,而 干 义 不去,与诸知故相浮沉,採樵自活。”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歌》:“此曲太古音,由来无管奏。多云採樵乐,或説林泉候。”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玛纳斯 有遣犯之妇入山採樵,突为 玛哈沁 所执。”
一本作“樵采”。打柴。 《左传·桓公十二年》:“请无扞采樵者以诱之。”
杜预 注:“樵,薪也。”
南朝 梁 沉约 《宿东园》诗:“陈王 鬭鸡道, 安仁 采樵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斫蟒》:“胡田村 胡 姓者,兄弟采樵,深入幽谷。”


采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郊释义:⒈西周 时,特指其东都 王城 以东的郊外。周 灭 商 后,迁 殷 民于此。《书·君陈》:“周公 既没,命 君陈 分正东郊 成周。”孔颖达 疏:“周公 迁 殷 顽民於 成周。顽民既迁,周公 亲自监之。周公 既没,成王 命其臣名 君陈 代 周公 监之,分别居处,正此东郊 成周 之邑。”⒉泛指国都或城市以东的郊外。《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於东郊。”汉 班固《西都赋》:“东郊则有通沟大漕。”南朝 梁 沉约《宿东园》诗:“陈王 鬭鸡道,安仁 采樵路。东郊岂异昔,聊
    • 2.
      春尽释义:⒈春去,春天结束。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薪采者也”汉 何休 注:“金主芟艾,而正以春尽木火当燃之际,举此为文,知庶人采樵薪者。”唐 柳宗元《别舍弟宗一》诗:“桂岭 瘴来云似墨,洞庭 春尽水如天。”《辽史·营卫志中》:“弋猎网钩,春尽乃还。”⒉谓青春逝去或容颜衰减。明 高启《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诗:“闭门春尽无人问,縞袂春裙不理妆。”
    • 3.
      柴架释义:装柴的框架。 采樵者用以背柴。京剧《奇袭白虎团》第二场:“崔大娘、崔大嫂 背柴架警惕地奔上。”
    • 4.
      樵山释义:⒈谓柴薪堆积如山。唐 贾岛《朝饥》诗:“市中有樵山,此舍朝无烟。”⒉采樵于山。清 方亨咸《记老神仙事》:“尝见稗官所誌 侯元 者,樵山遇老人授兵法。”
    • 5.
      采樵释义:⒈砍柴。《左传·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三国志·魏志·裴潜传》“秀,咸熙 中为尚书僕射”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会三辅乱,人多流宕,而 干 义 不去,与诸知故相浮沉,採樵自活。”唐 皮日休《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歌》:“此曲太古音,由来无管奏。多云採樵乐,或説林泉候。”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玛纳斯 有遣犯之妇入山採樵,突为 玛哈沁 所执。”一本作“樵采”。⒉打柴。《左传·桓公十二年》:“请无扞采樵者以诱之。”杜预 注:“樵,薪也。”南朝 梁 沉约《宿东园》诗:“陈王

采樵(caiq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采樵是什么意思 采樵读音 怎么读 采樵,拼音是cǎi qiáo,采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采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