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 [tài qīng]
1. 天空。天道,自然。三清之一。道教谓元始天尊所化法身道德天尊所居之地,其境在玉清、上清之上,唯成仙方能入此,故亦泛指仙境。古人指元气之清者。引申指太古无为而治之时。
太清 引证解释
⒈ 天空。
引《鹖冠子·度万》:“唯圣人能正其音,调其声,故其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寧,中及万灵。”
陆佃 注:“太清,天也。”
《楚辞·刘向<九叹·远游>》:“譬若 王侨 之乘云兮,载赤霄而凌太清。”
王逸 注:“上凌太清,游天庭也。”
唐 高适 《登积石军多福七级浮图》诗:“七级凌太清,千崖列苍翠。”
清 薛福成 《宁波府学记》:“圣人之道之在天下,犹日月之悬于太清也。”
⒉ 天道,自然。
引《庄子·天运》:“行之以礼义,建之以太清。”
成玄英 疏:“太清,天道也。”
《淮南子·精神训》:“抱其太清之本而无所容与,而物无能营。”
⒊ 引申指太古无为而治之时。
引《淮南子·本经训》:“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
高诱 注:“清,净也。太清无为之始者,谓三皇之时。”
汉 班固 《东都赋》:“今将语子以 建武 之治, 永平 之事,监于太清,以变子之惑志。”
⒋ 古人指元气之清者。
引《淮南子·道应训》:“太清问於无穷曰:‘子知道乎。’”
高诱 注:“太清,元气之清者也。”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体云气之逌畅兮,服太清之俶真。”
⒌ 三清之一。道教谓 元始天尊 所化法身 道德天尊 所居之地,其境在玉清、上清之上,唯成仙方能入此,故亦泛指仙境。
引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上昇四十里,名为太清,太清之中,其气甚刚,能胜人也。”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或药成,相与期於太清也。”
明 宋濂 《调息解》:“储思乎玄玄之域,游神乎太清之庭。”
国语词典
太清 [tài qīng]
⒈ 天空。唐·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诗:「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也作「太虚」、「泰清」。
引《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敖翔太清,纵意容冶。」
⒉ 天理。
引《庄子·天运》:「行之以礼义,建之以太清。」
《文选·班固·东都赋》:「今将语子以建武之治,永平之事,监于太清,以变子之惑志。」
⒊ 道家三清之一,为道德天尊所居,其境在玉清、上清之上。泛指仙境。
引《抱朴子·内篇·杂应》:「上升四十里,名为太清,太清之中,其气甚刚,能胜人也。」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四·贬误》:「予察君神静有胆气,将烦君一夕之劳。或药成,相与期于太清也。」
⒋ 南朝梁武帝的年号 (西元547~549)。
太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二三释义:⒈指道教正一道的“三天(玉清、上清、太清)正法”。相传太上老君授张道陵“三天正法”。后正一道多用此法驱鬼降妖。见《云笈七籤》卷六。⒉动作时口说数字以计数。习惯常至“三”止。⒊犹言头绪、办法。⒋原由。
- 2.
三大礼释义:唐 制,天子亲享 太清宫、太庙,合祭天地于南郊,谓之三大礼。杜甫 有《进三大礼赋表》,分《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明 邱濬《大学衍义补·郊祀天地礼》:“唐玄宗 天宝 元年二月敕:凡所祠享,必在躬亲。其皇地祇,宜就南郊合祭。是月十八日亲享 玄元皇帝 于 太清宫,十九日亲享太庙,二十日合祭天地于南郊,谓之三大礼。”
- 3.
三清境释义:道教语。指大罗天一气所化的天界,为三洞教主所居的最高仙境,即清微天玉清境,禹余天上清境,大赤天太清境。见《道教义枢》卷七。
- 4.
三清释义:⒈道教所指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南朝 梁 沉约《桐柏山金庭馆碑》:“此盖栖灵五岳,未驾夫三清者也。”唐 吕岩《七言》诗之四八:“津能充渴气充粮,家住三清 玉帝 乡。”⒉道教对玉清境洞真教主 元始天尊,上清境洞玄教主 灵宝天尊,太清境洞神教主 道德天尊 的合称。《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知观与同两个道童火攻道人,张挂三清,众家铺设齐备,动起法器。”⒊唐 殿名,在 长安 大明宫 内。唐 李白《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我君六叶继圣,熙乎玄风;三清 垂拱,穆然紫极。”王琦 注:“《玉海》:唐 大明宫 内有
- 5.
中江释义:⒈江流的中央;江中。《三国志·吴志·周瑜传》“顷之,烟炎张天”裴松之 注引《江表传》:“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北齐书·王琳传》:“太清 二年,侯景 渡江,遣 琳 献米万石,未至,都城陷,乃中江沉米,轻舸还 荆州。”元 范梈《送吴真人持诏宁亲》诗:“明月落中江,倒景射斗牛。”⒉水名。古三江之一。《书·禹贡》:“东为 中江,入于海。”⒊汉 以后有多种解释。《汉书·地理志》指今 安徽 芜湖 东经 江苏、高淳、东坝、溧阳 至 宜兴 通 太湖 一水;《初学记》引 郑玄 说,指 岷江 会合 北江
- 6.
丹药释义:⒈道教称用丹砂炼制的药物。晋 葛洪《抱朴子·金丹》:“又用五帝符以五色书之,亦令人不死,但不及太清及九鼎丹药耳。”唐 卢照邻《羁卧山中》诗:“紫书常日閲,丹药几年成。”《红楼梦》第五十回:“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 瑶池 脱旧胎。”⒉泛指丹丸药剂。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锺生》:“母病绵惙,下丹药,渐就痊可。”⒊牡丹与芍药之属。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有蓬蒿菜黄花满畦,鶯粟花殷红千叶,簇朵甚巨而密,丰艳不减丹药也。”
- 7.
人教释义:《封神演义》中一气化三清太清居大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气所成日神宝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六大天道圣人太上老君所创立的教派。
- 8.
传信释义:⒈谓把确信的事实传告于人。 《穀梁传·桓公五年》:“《春秋》之义,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唐 元稹《唐故越州刺史……河东薛公神道碑文铭》:“公殁矣,非我传信,孰当传焉?”清 张惠言《丁小疋<郑氏易注(后定)>序》:“从而为之校者以十数,惟以传信为务,而不以臆断。”⒉传递消息。《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又有人传信道:是随 赵指挥 粮船上京,被 黄河 水决,已覆没矣。”《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吴氏 正要传信,太清 也来了。”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一:“方是新年,忽有外交部部员传信给我们,说总理请见。”⒊
- 9.
凶礼释义:⒈凡逢凶事而举行哀吊的仪礼。包括丧礼、荒礼、吊礼、禬礼、恤礼五者。《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凶礼哀邦国之忧。”郑玄 注:“凶礼之别有五……丧、荒、弔、襘、恤。”⒉特指丧礼。《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丁酉,东魏 主为丞相 欢 举哀,服緦縗,凶礼依 汉 霍光 故事,赠相国、齐王,备九锡殊礼。”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从吉》:“三年之丧,乃凶礼之大者。世俗居丧而通名以庆贺,必书从吉,失礼甚矣。”
- 10.
劣时释义:立时;当时。《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岳神见使者上殿,忙惧不已,莫知为计,劣时便走。”《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劣时 策贤坊 百姓 康太清 有一女年十六七,被野狐精魅。”
- 11.
化服释义:⒈感化顺眼。唐 司空图《容城侯传》:“炯 之远祖,当 轩辕 时已化服於 祝融氏。”《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正始二年》:“﹝ 管寧 ﹞能因事导人于善,人无不化服,及卒,天下知与不知,无不嗟嘆。”宋 苏轼《送宋朝散知彭州迎侍二亲》诗:“老幼化服一事无,有鞭不施安用蒲。”⒉谓服食成仙。唐 吴筠《游仙》诗之二:“凝神契冲玄,化服凌太清,心同宇宙广,体合云霞轻。”
- 12.
华清释义:⒈指华清池。⒉指华清宫。⒊犹太清。指太空。
- 13.
危脆释义:危险脆弱。《宋书·张邵传》:“人生危脆,必当远虑。”唐 卢照邻《释疾文》:“何斯柱之危脆,一夫触之而云折。”《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犹是久涉行陈,曾习军旅,岂同剽轻之师,不比危脆之众。”
- 14.
取急释义:古代谓在职官员以赶办私事而请假。晋 陆机《思归赋》序:“余以 元康 六年冬取急归。”《北史·杨愔传》:“愔 闻之悲惧,因哀感发疾,后取急就 雁门 温汤疗疾。”《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上欲以 鄱阳王 范 为元帅;朱异 取急在外,闻之,遽入。”
- 15.
否剥释义:《易》的两个卦名。“否”为天地不交;“剥”为阴盛阳衰。后多以指时运乖舛。《晋书·庾亮传》:“否剥之难,婴之圣躬,普天所以痛心於既往而倾首於将来者也。”《陈书·儒林传·沉不害》:“梁太清 季年,数钟否剥,戎狄外侵,姦回内奰。”
- 16.
坛场释义:⒈古代设坛举行祭祀、继位、盟会、拜将等大典的场所。 《史记·封禅书》:“诸祠各增广坛场,珪币俎豆,以差加之。”《汉书·高帝纪上》:“於是 汉王 斋戒设坛场,拜 信(韩信)为大将军。”《后汉书·刘玄传》:“众虽多而无所统一,诸将遂共议立 更始 为天子。二月辛巳,设坛场於 淯水 上沙中,陈兵大会,更始 即帝位,南面立,朝羣臣。”《南齐书·礼志上》:“息殿去坛场既远,郊奉礼毕,旋幸於此。”宋 欧阳修《太清宫烧香》诗:“坛场夜雨苍苔古,楼殿春风碧瓦寒。”王闿运《<衡阳县志>序》:“乾隆 分治,剏立坛场。”⒉法坛。
- 17.
夏家释义:指 夏 朝。《左传·襄公四年》:“武不可重,用不恢于 夏 家。”杜预 注:“羿 以好武,虽有 夏 家而不能恢大之。”唐 韩愈《奉和杜相公太清宫纪事陈诚上李相公十六韵》:“耒耜兴 姬国,輴欙建 夏 家。”
- 18.
大概释义:⒈大致的内容或情况:他嘴上不说,心里却捉摸了个大概。 ⒉属性词。不十分精确或不十分详尽:他把情况做了个大概的分析。这件事我记不太清,只有个大概的印象。⒊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雪并没有多厚,大概在半夜就不下了。从这里到西山,大概有四五十里地。那道题大概很难。
- 19.
太清宫释义:道教观名。 “太清”相传为神仙居处,故常用作宫观名。
- 20.
太清甜品释义:太清品牌,始创于1997年。
太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二三释义:⒈指道教正一道的“三天(玉清、上清、太清)正法”。相传太上老君授张道陵“三天正法”。后正一道多用此法驱鬼降妖。见《云笈七籤》卷六。⒉动作时口说数字以计数。习惯常至“三”止。⒊犹言头绪、办法。⒋原由。
- 2.
三大礼释义:唐 制,天子亲享 太清宫、太庙,合祭天地于南郊,谓之三大礼。杜甫 有《进三大礼赋表》,分《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明 邱濬《大学衍义补·郊祀天地礼》:“唐玄宗 天宝 元年二月敕:凡所祠享,必在躬亲。其皇地祇,宜就南郊合祭。是月十八日亲享 玄元皇帝 于 太清宫,十九日亲享太庙,二十日合祭天地于南郊,谓之三大礼。”
- 3.
三清境释义:道教语。指大罗天一气所化的天界,为三洞教主所居的最高仙境,即清微天玉清境,禹余天上清境,大赤天太清境。见《道教义枢》卷七。
- 4.
三清释义:⒈道教所指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南朝 梁 沉约《桐柏山金庭馆碑》:“此盖栖灵五岳,未驾夫三清者也。”唐 吕岩《七言》诗之四八:“津能充渴气充粮,家住三清 玉帝 乡。”⒉道教对玉清境洞真教主 元始天尊,上清境洞玄教主 灵宝天尊,太清境洞神教主 道德天尊 的合称。《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知观与同两个道童火攻道人,张挂三清,众家铺设齐备,动起法器。”⒊唐 殿名,在 长安 大明宫 内。唐 李白《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我君六叶继圣,熙乎玄风;三清 垂拱,穆然紫极。”王琦 注:“《玉海》:唐 大明宫 内有
- 5.
中江释义:⒈江流的中央;江中。《三国志·吴志·周瑜传》“顷之,烟炎张天”裴松之 注引《江表传》:“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北齐书·王琳传》:“太清 二年,侯景 渡江,遣 琳 献米万石,未至,都城陷,乃中江沉米,轻舸还 荆州。”元 范梈《送吴真人持诏宁亲》诗:“明月落中江,倒景射斗牛。”⒉水名。古三江之一。《书·禹贡》:“东为 中江,入于海。”⒊汉 以后有多种解释。《汉书·地理志》指今 安徽 芜湖 东经 江苏、高淳、东坝、溧阳 至 宜兴 通 太湖 一水;《初学记》引 郑玄 说,指 岷江 会合 北江
- 6.
丹药释义:⒈道教称用丹砂炼制的药物。晋 葛洪《抱朴子·金丹》:“又用五帝符以五色书之,亦令人不死,但不及太清及九鼎丹药耳。”唐 卢照邻《羁卧山中》诗:“紫书常日閲,丹药几年成。”《红楼梦》第五十回:“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 瑶池 脱旧胎。”⒉泛指丹丸药剂。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锺生》:“母病绵惙,下丹药,渐就痊可。”⒊牡丹与芍药之属。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有蓬蒿菜黄花满畦,鶯粟花殷红千叶,簇朵甚巨而密,丰艳不减丹药也。”
- 7.
人教释义:《封神演义》中一气化三清太清居大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气所成日神宝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六大天道圣人太上老君所创立的教派。
- 8.
传信释义:⒈谓把确信的事实传告于人。 《穀梁传·桓公五年》:“《春秋》之义,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唐 元稹《唐故越州刺史……河东薛公神道碑文铭》:“公殁矣,非我传信,孰当传焉?”清 张惠言《丁小疋<郑氏易注(后定)>序》:“从而为之校者以十数,惟以传信为务,而不以臆断。”⒉传递消息。《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又有人传信道:是随 赵指挥 粮船上京,被 黄河 水决,已覆没矣。”《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吴氏 正要传信,太清 也来了。”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一:“方是新年,忽有外交部部员传信给我们,说总理请见。”⒊
- 9.
凶礼释义:⒈凡逢凶事而举行哀吊的仪礼。包括丧礼、荒礼、吊礼、禬礼、恤礼五者。《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凶礼哀邦国之忧。”郑玄 注:“凶礼之别有五……丧、荒、弔、襘、恤。”⒉特指丧礼。《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丁酉,东魏 主为丞相 欢 举哀,服緦縗,凶礼依 汉 霍光 故事,赠相国、齐王,备九锡殊礼。”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从吉》:“三年之丧,乃凶礼之大者。世俗居丧而通名以庆贺,必书从吉,失礼甚矣。”
- 10.
劣时释义:立时;当时。《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岳神见使者上殿,忙惧不已,莫知为计,劣时便走。”《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劣时 策贤坊 百姓 康太清 有一女年十六七,被野狐精魅。”
- 11.
化服释义:⒈感化顺眼。唐 司空图《容城侯传》:“炯 之远祖,当 轩辕 时已化服於 祝融氏。”《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正始二年》:“﹝ 管寧 ﹞能因事导人于善,人无不化服,及卒,天下知与不知,无不嗟嘆。”宋 苏轼《送宋朝散知彭州迎侍二亲》诗:“老幼化服一事无,有鞭不施安用蒲。”⒉谓服食成仙。唐 吴筠《游仙》诗之二:“凝神契冲玄,化服凌太清,心同宇宙广,体合云霞轻。”
- 12.
华清释义:⒈指华清池。⒉指华清宫。⒊犹太清。指太空。
- 13.
危脆释义:危险脆弱。《宋书·张邵传》:“人生危脆,必当远虑。”唐 卢照邻《释疾文》:“何斯柱之危脆,一夫触之而云折。”《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犹是久涉行陈,曾习军旅,岂同剽轻之师,不比危脆之众。”
- 14.
取急释义:古代谓在职官员以赶办私事而请假。晋 陆机《思归赋》序:“余以 元康 六年冬取急归。”《北史·杨愔传》:“愔 闻之悲惧,因哀感发疾,后取急就 雁门 温汤疗疾。”《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上欲以 鄱阳王 范 为元帅;朱异 取急在外,闻之,遽入。”
- 15.
否剥释义:《易》的两个卦名。“否”为天地不交;“剥”为阴盛阳衰。后多以指时运乖舛。《晋书·庾亮传》:“否剥之难,婴之圣躬,普天所以痛心於既往而倾首於将来者也。”《陈书·儒林传·沉不害》:“梁太清 季年,数钟否剥,戎狄外侵,姦回内奰。”
- 16.
坛场释义:⒈古代设坛举行祭祀、继位、盟会、拜将等大典的场所。 《史记·封禅书》:“诸祠各增广坛场,珪币俎豆,以差加之。”《汉书·高帝纪上》:“於是 汉王 斋戒设坛场,拜 信(韩信)为大将军。”《后汉书·刘玄传》:“众虽多而无所统一,诸将遂共议立 更始 为天子。二月辛巳,设坛场於 淯水 上沙中,陈兵大会,更始 即帝位,南面立,朝羣臣。”《南齐书·礼志上》:“息殿去坛场既远,郊奉礼毕,旋幸於此。”宋 欧阳修《太清宫烧香》诗:“坛场夜雨苍苔古,楼殿春风碧瓦寒。”王闿运《<衡阳县志>序》:“乾隆 分治,剏立坛场。”⒉法坛。
- 17.
夏家释义:指 夏 朝。《左传·襄公四年》:“武不可重,用不恢于 夏 家。”杜预 注:“羿 以好武,虽有 夏 家而不能恢大之。”唐 韩愈《奉和杜相公太清宫纪事陈诚上李相公十六韵》:“耒耜兴 姬国,輴欙建 夏 家。”
- 18.
大概释义:⒈大致的内容或情况:他嘴上不说,心里却捉摸了个大概。 ⒉属性词。不十分精确或不十分详尽:他把情况做了个大概的分析。这件事我记不太清,只有个大概的印象。⒊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雪并没有多厚,大概在半夜就不下了。从这里到西山,大概有四五十里地。那道题大概很难。
- 19.
太清宫释义:道教观名。 “太清”相传为神仙居处,故常用作宫观名。
- 20.
太清甜品释义:太清品牌,始创于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