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āo,(1) 树木的末端,引申为表面的,非根本的。【组词】:标本。治标不治本。(2) 记号。【组词】:商标。路标。标记。标志。标尺。标语。(3) 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组词】:标明。标题。标价。标榜(原为揭示、表明;后引申为宣扬、吹嘘)。(4) 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亦指优胜。【组词】:锦标。夺标。(5) 对一项工程或一批货物,依照一定的标准,提出价目,然后由竞争厂商选择,决定成交与否。【组词】:投标。招标。(6) 准的(dì),榜样。【组词】:目标。标领(杰出人物)。(7) 风度,格调。【组词】:标格。(8) 中国清末陆军编制的名称,约相当于后来的一个团;亦用作计量军队的单位。【组词】:一标人马。标下(➊总督、巡抚、提督等称归自己管辖的军队;➋下级武官对长官的自称)。
zhǔn,(1) 允许,许可。【组词】:准许。准予。批准。(2) 〈介〉依照,依据。【组词】:准此处理。(3) 定平直的东西。【组词】:水准。准绳。(4) 标准,法则,可以做为依据的。【组词】:准则。标准。(5) 箭靶的中心。【例句】:准的(dì)。(6) 正确。【组词】:准确。准星。瞄准。(7) 〈副〉一定,确实。【组词】:准保。准定。(8) 鼻子。【例句】:隆准(高鼻子)。(9) 和某类事物差不多,如同,类似。【组词】:准尉。准平原。
1. 衡量事物的准则。
例惟极贫无依,则械系不稍宽,为标准以警其余。——清·方苞《狱中杂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技术标准。
道德标准。
英[standard; criterion;]
⒈ 亦作“标準”。
⒉ 衡量事物的依据或准则。
引《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器范自然,标准无假。”
吕延济 注:“器量法度出於自然,为人标望准的,无所假借也。”
《荀子·儒效》“﹝君子﹞行有防表” 唐 杨倞 注:“行有防表,谓有标准也。”
毛泽东 《实践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⒊ 榜样;规范。见“标准”。
引晋 孙绰 《丞相王导碑》:“玄性合乎道旨,冲一体之自然;柔畅协乎春风,温而侔于冬日。信人伦之水镜,道德之标準也。”
唐 杜甫 《赠郑十八贲》诗:“示我百篇文,诗家一标準。”
元 沉禧 《一枝花·题张思恭<望云思亲卷>》套曲:“孝心未伸,孝思怎忍,留取箇孝行名儿做标準。”
⒈ 衡量事物的准则。
引晋·孙绰〈丞相王导碑〉:「信人伦之水镜,道德之标准也。」
唐·韩愈〈伯夷颂〉:「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夫圣人乃万世之标准也。」
近榜样 模范 法式 圭表 圭臬 准绳 尺度
1.这项工程拖延了两个月,但质量大大超过标准,上级的评价是得失参半。
2.只要你能自圆其说就行,不必那么标准。
3.此外,修养还要坚持表里如一的标准。
4.她在家中是个标准的贤妻良母。
5.标准不要太高,要量体裁衣。
6.他生就一副铜筋铁骨,高高的身材黑脸膛,是一个标准的西北汉子。
7.我做出考试题目的解答与标准答案不差毫厘。
8.他狠喜欢翻阅汽车杂誌,对各厂牌的车了如指掌,是个标准的汽车迷。
9.任人唯贤是唯一正确的选拔干部的标准。
10.我们共产党员就是要用先忧后乐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
11.欧洲最近已经收紧了列车排放标准,未来还会变本加厉。
12.这茶叶连一级标准都够不上,而商品牌上却写着“特级”,这种名不副实、抬级升价的做法,必须认真查处。
13.一个好教师的标准应该是能够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14.要高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面大旗,破除迷信,奋勇前进。
15.到山区看一看,调查一下普通农家的生活标准,听一听小家碧玉唱的山歌,倒也另有一番情趣。
16.选拔干部,一定要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
17.通电中振振有辞的都是以儒家道德标准为根据的理论。
1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本原理。
19.他们所使用的标准都斑驳陆离加权不同。
20.她没有道德标准!她真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