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ào jiāo,(1) 指导,训诲。【组词】: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2) 使,令。【例句】:风能教船走。(3) 指“宗教”。【组词】:教士。教主。教皇。教堂。(4) 姓。(1) 传授。【组词】:教课。你教给我做。
xué,(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组词】: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例句】: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3) 掌握的知识。【例句】: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组词】:学说。哲学。数学。小学(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1. 指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
例教学改革。
英[teaching; education;]
⒈ 指教育。
引《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后汉书·章帝纪》:“十一月壬戌,詔曰:‘盖三代导人,教学为本。’”
《南史·崔祖思传》:“自古开物成务,必以教学为先。”
⒉ 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颜由,颜回 父,字 季路。
引孔子 始教学於 闕里 而受学,少 孔子 六岁。”
《东观汉记·邓禹传》:“﹝ 邓禹 ﹞篤於经书,教学子孙。”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城西录》:“室三楹,庭三楹,曰‘一字斋’,即 徐学庵 教学处。”
李广田 《<散文三十篇>序》:“二十年来,我一直从事教学工作,也一直以写作为副业。”
⒊ 教书。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此间有一个教学的先生,姓 阮,叫 阮太始。”
赵树理 《金字》:“在乡村集镇上教小学,教学以外的杂事很多:赛神唱戏写通知,写神庙对联,村里人有了红白大事写请柬、谢帖、庚帖(婚约)、灵牌。”
⒈ 教师把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引《孔子家语·卷九·七十二弟子解》:「颜由,颜回父,字季路。孔子始教学于阙里而受学,少孔子六岁。」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此间有一个教学的先生,姓阮,叫阮太始。」
近教授 教养
⒉ 教诲、感化。
引《礼记·学记》:「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南史·卷四七·崔祖思传》:「自古开物成务,必教学为先。」
1.他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另辟蹊径,创造出一套新的教学方法。
2.他的教学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有教无类。
3.他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担任这门课程,是完全能够胜残去杀的。
4.我们要提高教学质量,其荦荦大端,不外乎整顿教学秩序,强化师资力量。
5.刘老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备课、批改作文常常通同一气。
6.我们要努力改善研究环境,让教师能专心致志地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7.她对数学失去了兴趣,因为老师仗势欺人又没教学能力。
8.毕业才几天,他就在教学上取得了这么多成果,真是士别三日,的确应当刮目相待。
9.新学期开始了,校务工作千头万绪,首先要抓好教学安排。
10.我刚半路出家来当教师,还没有什么教学经验。
11.张校长一手抓思想,一手抓教学,双管齐下,把学校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12.教学比武,青年教师教学才艺展示后生可畏。
13.实践证明,联想式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师生都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方法。
14.教学中,老师要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15.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首先提出来的一条教学原则。
16.那些被骂百无聊赖、大逆不道之人真是百口莫辩,一旦他们有了上进心教学相长,肯定会大器晚成。
17.郝老师始终坚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原则,因而深得师生们的敬重。
18.要提高教学质量,当务之急是要改变学校骨干教师青黄不接的状况。
19.要彻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就必须抽薪止沸,从教学改革入手。
20.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教学相长,学生能学得更好,老师教的水平也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