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化装 化装的意思
huàzhuāng

化装

简体化装
繁体化裝
拼音huà zhuāng
注音ㄏㄨㄚˋ ㄓㄨㄤ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uà huā,(1) 性质或形态改变。【组词】:变化。分化。僵化。教(jiào )化。熔化。融化。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组词】:化缘。化斋。(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组词】:丑化。绿化。(4) 习俗,风气。【组词】:有伤风化。(5) 特指“化学”。【组词】:化工。化纤。化肥。 ◎ 同“花”。

zhuāng,(1) 穿着的衣物。【组词】:服装。便装。军装。中山装。装裹。(2) 特指演员演出时的穿戴打扮。【组词】:上装。卸装。(3) 特指出行时带的东西。【组词】:治装。整装待发。(4) 特指工业生产或军队作战所需的用具和器械。【组词】:装备。装置。装甲。(5) 用服饰改变人的原来原貌。【组词】:化装。乔装打扮。(6) 假作,故意做作。【组词】:佯装。装相。装模作样。(7) 安置,安放。【组词】:装载。装卸。(8) 布置,点缀。【组词】:装修。装饰。(9) 特指对书籍、字画加以修整或修整成的式样。【组词】:装订。装帧。装裱。线装。精装。装潢(原指用黄檗汁染的纸装裱书画,现泛指装饰物品使之美观)。

基本含义

比喻做多余的事情,反而弄巧成拙。

化装的意思

化装 [huà zhuāng]

1. 戏剧、电影等表演场合的造型手段之一,塑造人物外部形象。

把他化装成奥赛罗。

[ dress up; ]

2. 假扮。

化装侦察。

[ disguise oneself; ]

化装 引证解释

⒈ 生活化妆。用妆饰品使容貌美丽。

丁玲 《一九三〇年春上海》之二:“她的箱子也不见了,那些精致的化装的玩意,也从抽屉里跑走了。”

⒉ 艺术化妆。特指在戏剧、电影、舞会等表演艺术或娱乐场合中,塑造人物、角色外部形象的手段,如整饬面部形象、勾脸谱、改换服装、戴假面具等;演员上台前涂油彩、施脂粉等,也属艺术化妆。

闻一多 《说舞》:“现在舞人们还隐身在黑暗的丛林中从事化装。”
巴金 《家》九:“还有过一次,祖父和四叔把一个出名的小旦叫到家里来化装照相。”

如:化装舞会。

⒊ 假扮;装扮。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拆定时炸弹》:“还有些同志化装成难民、商人、小贩,跑到 上海 南京 去,收买破机器。”
老舍 《四世同堂》第三部七十:“她须每天改变她的化装,今天扮作乡下丫头,明天变作中年的妇人。”


国语词典

化装 [huà zhuāng]

⒈ 修饰容貌、妆扮外表。也作「化妆」。

如:「演员们正在后台化装。」

装扮

下装 卸装

⒉ 外表的造型、修饰。也作「化妆」。

如:「他终于除去脸上的化装,露出本来的面目。」

⒊ 假扮、改变装束。

如:「两名窃贼化装成水电工,进入公司大楼偷窃。」


化装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化妆释义: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
    • 2.
      妆扮释义:修饰;打扮;装扮。
    • 3.
      打扮释义:⒈使容貌和衣着好看;装饰:参加国庆游园,得打扮得漂亮点儿。 节日的天安门打扮得格外壮观。⒉打扮出来的样子;衣着穿戴:学生打扮。看他的打扮,像是一个教员。
    • 4.
      扮装释义:(演员)化装:扮装吧,下一场就该你上场了。
    • 5.
      装扮释义:⒈打扮:节日的广场装扮得分外美丽。 ⒉化装:他装扮成算命先生进城侦察敌情。⒊假装:巫婆装扮神仙欺骗人。

化装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下装释义:⒈卸装。⒉下身穿的衣服。
    • 2.
      卸装释义:演员演完后,脱去演出服,除去涂抹在脸上的粉饰、油彩等。

化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装释义:⒈(演员)化装。 ⒉上衣。
    • 2.
      人物造型释义:戏剧、电影等塑造角色外部形象的艺术手段。包括化装、戏剧服装等。
    • 3.
      优俳释义:⒈古代化装表演的以谐谑为主的杂戏。⒉指表演杂戏的艺人。⒊仿效。⒋戏谑。
    • 4.
      假扮释义:为了使人错认而装扮成跟本人不同的另一种人或另一个人;化装:他假扮什么人,就像什么人。
    • 5.
      假面具释义:⒈仿照人物或兽类脸形制成的面具,古代演戏时化装用,后多用作玩具。⒉比喻虚伪的外表。
    • 6.
      包头释义:⒈市名,在内蒙古自治区。 ⒉戏曲中旦行角色头部化装的总称,包括贴片子、勒网子、上头面等。⒊裹在头上的装束用品。⒋也说包头儿。附在鞋头起保护作用的皮革、橡胶等。
    • 7.
      卡贴释义:1、手机在用软件无法解锁的情况下,使用的解锁工具。2、一种印有各种个性图案的水晶贴膜,与交通卡、餐卡、门卡等各类国际统一信用卡尺寸射频卡的尺寸相同,可以贴到上述各种卡的表面,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
    • 8.
      取次释义:⒈亦作“取此”。随便,任意。晋 葛洪《抱朴子·祛惑》:“此儿当兴卿门宗,四海将受其赐,不但卿家,不可取次也。”唐 杜甫《送元二适江左》诗:“经过自爱惜,取次莫论兵。”元 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一折:“兀的不取次弃舍,等閒抛掉。”汪文溥《子美嘱题化佛化装百相即柬亚子》诗:“有时西笑入 长安,七贵三公取次看。”⒉草草,仓促。《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何不揭毡看验之?取此行麁疎法令。”宋 陆游《秋暑夜兴》诗:“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元 朱庭玉《青杏子·送别》曲:“肠断处,取次作别离。”⒊次序。北齐
    • 9.
      变服释义:改变服饰;化装。
    • 10.
      后台释义:⒈剧场舞台后面的部分。常用于演员化装、更衣、摆放道具等。也指戏剧演出的幕后工作部分。⒉比喻在背后操纵、支持或提供援助的人或集团(多含贬义)。
    • 11.
      塘报释义:⒈军事情报。 亦指专职传递紧急军情报告的人。⒉邸报。⒊清代自京至省,驿站设有塘兵,沿途接替递送。后来发行报纸,塘报废。⒋浙东一带赛会时,由一个化装的孩子骑马先行,预示赛会队伍即将到来,称“塘报”。
    • 12.
      头套释义:一种化装用具,套在头上,使头型、发式等符合某种需要。
    • 13.
      官粉释义:化装用的白粉。
    • 14.
      家戏释义:戏剧表演术语。 在清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演唱形式。除清唱外,还粉墨登场,演出一些短小的剧本。在组织上已有前场、化装、保管、乐队、演员等分工。在规模上近似一个小戏班。
    • 15.
      彩排释义:⒈戏剧、舞蹈等正式演出前进行化装排演。⒉节日游行、游园等大型群众活动正式开始前进行化装排练。
    • 16.
      打脸挂须释义:画花脸,挂胡须。谓化装以掩饰本来面目。
    • 17.
      扮戏释义:⒈戏曲演员化装。⒉旧称演戏。
    • 18.
      扮故事释义:化装成戏文里的角色演戏。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五:“每年正月扮故事,不论去到哪一村,妇女们的眼睛都跟着他转。”
    • 19.
      扮演释义:化装成某种人物出场表演:他在《空城计》里扮演诸葛亮。科学技术人员在经济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20.
      扮装释义:(演员)化装:扮装吧,下一场就该你上场了。

化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装释义:⒈(演员)化装。 ⒉上衣。
    • 2.
      人物造型释义:戏剧、电影等塑造角色外部形象的艺术手段。包括化装、戏剧服装等。
    • 3.
      优俳释义:⒈古代化装表演的以谐谑为主的杂戏。⒉指表演杂戏的艺人。⒊仿效。⒋戏谑。
    • 4.
      假扮释义:为了使人错认而装扮成跟本人不同的另一种人或另一个人;化装:他假扮什么人,就像什么人。
    • 5.
      假面具释义:⒈仿照人物或兽类脸形制成的面具,古代演戏时化装用,后多用作玩具。⒉比喻虚伪的外表。
    • 6.
      包头释义:⒈市名,在内蒙古自治区。 ⒉戏曲中旦行角色头部化装的总称,包括贴片子、勒网子、上头面等。⒊裹在头上的装束用品。⒋也说包头儿。附在鞋头起保护作用的皮革、橡胶等。
    • 7.
      卡贴释义:1、手机在用软件无法解锁的情况下,使用的解锁工具。2、一种印有各种个性图案的水晶贴膜,与交通卡、餐卡、门卡等各类国际统一信用卡尺寸射频卡的尺寸相同,可以贴到上述各种卡的表面,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
    • 8.
      取次释义:⒈亦作“取此”。随便,任意。晋 葛洪《抱朴子·祛惑》:“此儿当兴卿门宗,四海将受其赐,不但卿家,不可取次也。”唐 杜甫《送元二适江左》诗:“经过自爱惜,取次莫论兵。”元 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一折:“兀的不取次弃舍,等閒抛掉。”汪文溥《子美嘱题化佛化装百相即柬亚子》诗:“有时西笑入 长安,七贵三公取次看。”⒉草草,仓促。《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何不揭毡看验之?取此行麁疎法令。”宋 陆游《秋暑夜兴》诗:“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元 朱庭玉《青杏子·送别》曲:“肠断处,取次作别离。”⒊次序。北齐
    • 9.
      变服释义:改变服饰;化装。
    • 10.
      后台释义:⒈剧场舞台后面的部分。常用于演员化装、更衣、摆放道具等。也指戏剧演出的幕后工作部分。⒉比喻在背后操纵、支持或提供援助的人或集团(多含贬义)。
    • 11.
      塘报释义:⒈军事情报。 亦指专职传递紧急军情报告的人。⒉邸报。⒊清代自京至省,驿站设有塘兵,沿途接替递送。后来发行报纸,塘报废。⒋浙东一带赛会时,由一个化装的孩子骑马先行,预示赛会队伍即将到来,称“塘报”。
    • 12.
      头套释义:一种化装用具,套在头上,使头型、发式等符合某种需要。
    • 13.
      官粉释义:化装用的白粉。
    • 14.
      家戏释义:戏剧表演术语。 在清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演唱形式。除清唱外,还粉墨登场,演出一些短小的剧本。在组织上已有前场、化装、保管、乐队、演员等分工。在规模上近似一个小戏班。
    • 15.
      彩排释义:⒈戏剧、舞蹈等正式演出前进行化装排演。⒉节日游行、游园等大型群众活动正式开始前进行化装排练。
    • 16.
      打脸挂须释义:画花脸,挂胡须。谓化装以掩饰本来面目。
    • 17.
      扮戏释义:⒈戏曲演员化装。⒉旧称演戏。
    • 18.
      扮故事释义:化装成戏文里的角色演戏。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五:“每年正月扮故事,不论去到哪一村,妇女们的眼睛都跟着他转。”
    • 19.
      扮演释义:化装成某种人物出场表演:他在《空城计》里扮演诸葛亮。科学技术人员在经济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20.
      扮装释义:(演员)化装:扮装吧,下一场就该你上场了。

化装造句

1.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义无反顾地化装打进了敌人内部。

2.那个借化装术来接头的歹徒,如果不是警方逮捕了他,恐怕我们始终无法见到他的庐山真面。

3.明明是狗,非要化装成熊猫招摇过市,很囧吧!

4.金钱能买来药品,却买不来健康;金钱能买来书籍,却买不来常识;金钱能买来职位,却买不来爱戴;金钱能买来玩具,却买不来快活;金钱能买来屋子,却买不来幸福;金钱能买来化装品,却买不来青春。

5.舞台后面,演员们正在化装准备上场。

6.为了侦察敌情,他化装成商人进城去了。

7.杨子荣化装成胡彪,打入敌人内部。

8.化装成一个打柴的农民,混进了敌人的驻地。

9.杨子荣化装成土匪侦察敌情。

10.演小品时,他化装成一个老头。

11.化装叫妩媚动人,不化装则是清水芙蓉。

12.杨子荣化装成土匪,打进威虎山进行侦察,犹如虎口拔牙。

化装(huazhu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化装是什么意思 化装读音 怎么读 化装,拼音是huà zhuāng,化装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化装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