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指据 指据的意思
zhǐ

指据

简体指据
繁体指據
拼音zhǐ jù
注音ㄓˇ ㄐㄩ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ǐ,(1)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组词】: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纹。指印。屈指可数。(2)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例句】:下了三指雨。(3)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组词】:指着。指画。指南针。指手画脚。(4) 点明,告知。【组词】:指导。指引。指正。指责。指控(指名控告)。指摘。指挥。指日可待。(5) 直立,竖起。【例句】:令人发(fà)指(形容极为愤怒)。(6) 意向针对。【组词】:指标。指定。(7) 古同“旨”,意义,目的。

jù jū,(1) 凭依、倚仗。【组词】:据点。据险固守。(2) 占有。【组词】:窃据。盘据。据为己有。(3) 可以用做证明的事物。【组词】:字据。证据。单据。论据。契据。言之有据。(4) 按照。【组词】:据实。据称。依据。据事直书。(1) 〔拮据〕见“拮”。

基本含义

指引、依据

指据的意思

指据 [zhǐ jù]

1. 旁证博引。

指据 引证解释

⒈ 旁证博引。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三》:“其落魄不检形骸,放言指据,凿凿惊坐,应是超悟人。”


指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春秋笔释义:相传 孔子 据史实修《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字寓褒贬,不佞不谀,使乱臣贼子惧。后遂以“春秋笔”指据事直书的史笔。
    • 2.
      案具释义:指据以定案或定罪的文字材料。《宋史·吴育传》:“杨仪 尝为三司判官,近自御史臺移劾都亭驛,械缚过市,人人不测为何等大狱。及闻案具,乃止请求常事。”
    • 3.
      气祲释义:古代泛指据以占卜吉凶的云气。
    • 4.
      经变释义:即变相。指据佛经故事所作的绘画、雕刻或说唱文学,用以宣传教义。《南史·夷貊传上·扶南国》:“及 大同 中,出旧塔舍利,敕市寺侧数百家宅地以广寺域,造诸堂殿并瑞像周回阁等,穷於轮奂焉。其图诸经变,并 吴 人 张繇 运手。繇 丹青之工,一时冠絶。”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杨庭光》:“杨庭光 与 吴(吴道子)同时,佛像、经变、杂画、山水极妙,颇有似 吴生 处,但下笔稍细耳。”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卢稜伽》:“卢稜伽,吴(吴道子)弟子也。画迹似吴,但才力有限,颇能细画,咫尺间山水寥廓,物像精备,经变、佛事是其所
    • 5.
      羣雄释义:旧时多指据地称雄的豪强;今指英雄人物。羣雄造句旧时多指据地称雄的豪强;今指英雄人物。《后汉书·樊準传》:“羣雄崩扰,旌旗乱野。”《三国志·吴志·陆逊传》:“羣雄虎争,英豪踊跃。”杨度《湖南少年歌》:“羣雄此日争追鹿,大地何年起卧龙。”朱德《赠友人》诗:“北 华 收復赖羣雄,猛士如云唱《大风》。”
    • 6.
      角亢释义:⒈角宿与亢宿的并称。即二十八宿中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第一、第二宿。旧传均为寿星。⒉指据其方位所划分的天区及与之相应的地域。

指据(zhij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指据是什么意思 指据读音 怎么读 指据,拼音是zhǐ jù,指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指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