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马前卒 马前卒的意思
qián

马前卒

简体马前卒
繁体馬前卒
拼音mǎ qián zú
注音ㄇㄚˇ ㄑㄧㄢˊ ㄗㄨˊ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mǎ,(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组词】: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2) 大。【组词】:马蜂。马勺。(3) 姓。

qián,(1) 指空间,人面所向的一面;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家具等靠外的一面,与“后”相对。【组词】:前面。前边。前方。面前。前进。前程。(2) 指时间,过去的,往日的,与“后”相对。【组词】:以前。前人。前此。前科。前嫌。前言。前车之鉴。(3) 顺序在先的。【组词】:前五名。(4) 向前行进。【组词】:勇往直前。

zú cù,(1) 兵。【组词】:士卒。小卒。兵卒。(2) 旧称差役。【组词】:走卒。(3) 死亡。【组词】:病卒。生卒年月。(4) 完毕,终了。【例句】:卒岁(度过一年)。卒业(毕业)。(5) 终于。【组词】:卒胜敌军。 ◎ 同“猝”。

基本含义

指在行军或比赛等活动中,跑在最前面的人或队伍。

马前卒的意思

马前卒 [mǎ qián zú]

1. 旧指在车马前奔走的仆役,现指为人效劳、跑腿、供人差遣的人。

[pawn;]

马前卒 引证解释

⒈ 在马车前供奔走使役的人。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
宋 文天祥 《不睡》诗:“眼不识丁马前卒,隔牀鼾鼻正陶然。”

⒉ 比喻为别人效力的人。

王旡生 《中国历代小说史论》:“苟幸而一日不死者,必殫精极思,著为小説,借乎以救国民,为小説界中马前卒。”
鲁迅 《三闲集·革命军马前卒和落伍者》:“他在 满清 时,做了一本《革命军》,鼓吹排 满,所以自署曰‘革命军马前卒‘邹容’。’”
朱剑 《青石堡·明灯在前》:“为什么要让 耿嘉全 当马前卒,一而再,再而三的上窜下跳?”


国语词典

马前卒 [mǎ qián zú]

⒈ 旧时在官员的马车前供使唤的役卒。今多指为他人奔走效力的人。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


马前卒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马后炮释义:象棋术语,借来比喻不及时的举动:事情都做完了,你才说要帮忙,这不是马后炮吗?

马前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满清释义:清 王朝为 满 人所建,故称“满清”。文芷《曼殊上人诗册》:“﹝ 苏曼殊 ﹞为我画一《儿童扑满图》。尔时在 清 季,我辈正竞谈革命,扑满者,隐为扑灭 满清 之意。”鲁迅《三闲集·“革命军马前卒”和“落伍者”》:“他在 满清 时,做了一本《革命军》,鼓吹排 满,所以自署曰‘革命军马前卒 邹容’。”沈从文《从文自传·我的家庭》:“当时同伴数人,年在二十左右,同时得到 满清 提督衔的共有四位,其中有一 沉洪富,便是我的祖父。”
    • 2.
      鞭箠释义:⒈鞭子。亦用作比喻。《国语·吴语》:“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军士使寇令焉。”汉 刘向《说苑·谈丛》:“騏驥日驰千里,鞭箠不去其背。”欧榘甲《新广东》五:“鄙人虽浅陋,愿执鞭箠为马前卒。”何其芳《一个平常的故事》:“让我的歌唱变成鞭箠。”⒉鞭打。《东观汉记·和熹邓皇后传》:“宫人盗者,即时首服,不加鞭箠,不敢隐情。”《太平广记》卷四八九引 唐 无名氏《冥音录》:“幼时,每教其艺,小有所未至,其母輒加鞭箠,终莫究其玅。”《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明日主人寻究,定遭鞭箠。”刘师培《悲佃篇》:“若输税逾期,则鞭箠之
    • 3.
      鞭背释义:古代薄刑之一。 鞭打背部。唐 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新唐书·刑法志》:“太宗 尝览《明堂针灸图》,见人之五藏皆近背,针灸失所,则其害致死,叹曰:‘夫箠者,五刑之轻;死者,人之所重。安得犯至轻之刑而或致死?’遂詔罪人无得鞭背。”《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申禁鞭背国法,不用徒、流、黥、绞之刑,惟杖臀。”
    • 4.
      马前围子释义:马前卒。
马前卒是什么意思 马前卒读音 怎么读 马前卒,拼音是mǎ qián zú,马前卒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马前卒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