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装束 装束的意思
zhuāngshù

装束

简体装束
繁体裝束
拼音zhuāng shù
注音ㄓㄨㄤ ㄕ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uāng,(1) 穿着的衣物。【组词】:服装。便装。军装。中山装。装裹。(2) 特指演员演出时的穿戴打扮。【组词】:上装。卸装。(3) 特指出行时带的东西。【组词】:治装。整装待发。(4) 特指工业生产或军队作战所需的用具和器械。【组词】:装备。装置。装甲。(5) 用服饰改变人的原来原貌。【组词】:化装。乔装打扮。(6) 假作,故意做作。【组词】:佯装。装相。装模作样。(7) 安置,安放。【组词】:装载。装卸。(8) 布置,点缀。【组词】:装修。装饰。(9) 特指对书籍、字画加以修整或修整成的式样。【组词】:装订。装帧。装裱。线装。精装。装潢(原指用黄檗汁染的纸装裱书画,现泛指装饰物品使之美观)。

shù,(1) 捆住,系。【组词】:束缚。束装(整理行装)。束发(fà)。束之高阁。束手无策。(2)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例句】:束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3)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组词】:光束。电子束。(4) 控制,限制。【组词】:束身。无拘无束。(5) 事情的结末。【组词】:收束。结束。(6) 姓。

基本含义

指人的穿着打扮和外表装饰。

装束的意思

装束 [zhuāng shù]

1. 穿着、打扮。

装束朴素。

[ dress; attire; ]

2. 束装;整理行装。

[ pack; ]

装束 引证解释

⒈ 束装,整理行装。

《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説 荆州 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
晋 陶潜 《拟古》诗之六:“装束既有日,已与家人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大哥欲同汝去,可便装束。”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七章:“于是这支小队紧紧装束,沿着 玉女峰 右侧的山沟又出发了。”

⒉ 装饰打扮。

唐 元稹 《连昌宫词》:“春娇满眼睡红綃,掠削云鬟旋装束。”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已四鼓, 十娘 即起身挑灯梳洗……装束方完,天色已晓。”

⒊ 衣着穿戴;打扮出来的样子。

唐 段成式 《嘲飞卿》诗之一:“曾见当壚一箇人,入时装束好腰身。”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八:“煇 自孩提,见妇女装束,数岁即一变。”
《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姑娘,不是我不相认:一则是灯前月下;二则姑娘的这番装束与店里见的时节大不相同。”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一家邻居》:“女儿年纪已经三十多岁,从装束上看,似乎是一个半旧式的女人。”


国语词典

装束 [zhuāng shù]

⒈ 整理行装。

《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初刻拍案惊奇·卷四》:「程元玉再三叹息,仍旧装束好了,主仆取程前行。」

打扮

⒉ 穿著打扮。

《初刻拍案惊奇·卷四》:「面颜也尽标致,只是装束气质,带些武气,却是雄纠纠的。」
《老残游记·第二回》:「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


装束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打扮释义:⒈使容貌和衣着好看;装饰:参加国庆游园,得打扮得漂亮点儿。 节日的天安门打扮得格外壮观。⒉打扮出来的样子;衣着穿戴:学生打扮。看他的打扮,像是一个教员。

装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严装释义:⒈装束整齐。⒉整理行装。
    • 2.
      丽色艳妆释义:容貌漂亮,装束艳丽。
    • 3.
      倒冠落珮释义:⒈指弃官归隐。 冠、珮是官员正服的打扮。⒉指隐者装束。亦作“倒冠落佩”。
    • 4.
      倩装释义:时髦而美观大方的装束。
    • 5.
      假发释义:⒈供秃头或头发稀少的人作头饰戴用,或作为戏装、官员或专业人员装束或时髦装饰的一部分。⒉在前额发型轮廓上作成前流海或卷发的假发。⒊特指妇女戴的用以代替或补充天然头发的。⒋戴假发或提供假发或好像提供假发。⒌18世纪流行的假头发,带有一条黑色辫子,上下两端用蝴蝶结系扎。⒍许多剪下来的长发,一端固定在一起,装在使用者自己的头发上以构成某种发型。
    • 6.
      儒装释义:读书人的装束。借指读书人。
    • 7.
      入时释义:合乎时尚(多指装束):打扮入时。穿着入时。
    • 8.
      冠弁释义:⒈天子田猎时的装束。 在玄冠之上加以皮帽。《周礼·春官·司服》:“凡甸,冠弁服。”孙诒让 正义:“此王四时常田之服,盖玄冠而加弁也。”弁,皮帽。⒉古代礼帽的总称。《荀子·君道》:“修冠弁衣裳,黼黻文章,琱琢刻鏤皆有等差,是所以藩饰之也。”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倭缎》:“其帛最易朽污;冠弁之上,顷刻集灰;衣领之间,旬日损坏。”⒊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因以指成年。宋 司马光《祭庞颖公文》:“越自童齔,得侍坐偶,抚首提携,爱均子姓;甫胜冠弁,遽丧所天,孤苦憃愚,不能自立。”⒋指官员。宋 梅尧臣《丞相》诗之一
    • 9.
      凤冠霞帔释义: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以示荣耀。也指官员夫人的礼服。
    • 10.
      凤冠霞披释义:凤冠霞帔指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以示荣耀。 也指古代贵族女子和受朝廷诰封的命妇的装束。
    • 11.
      剃发令释义:清统治者强迫原明朝的男子剃发留辫(这是满族男人的装束),于是在顺治二年清兵攻下南京后,颁下剃发令,限十天内尽剃其发 初剃发令下。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 12.
      包头释义:⒈市名,在内蒙古自治区。 ⒉戏曲中旦行角色头部化装的总称,包括贴片子、勒网子、上头面等。⒊裹在头上的装束用品。⒋也说包头儿。附在鞋头起保护作用的皮革、橡胶等。
    • 13.
      博带褒衣释义:博:宽大;褒:阔。宽衣大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
    • 14.
      叔齐释义:商 孤竹君 之子,名 智(或作 致),字 公达,齐 为谥号。《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 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鹖冠子·备知》:“伯夷、叔齐 能无盗,而不能使人不意己。”汉 东方朔《非有先生论》:“是以 伯夷、叔齐 避 周,饿于 首阳 之下,后世称其仁。”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叔齐 年纪二十六光景,装束与 伯夷 相似,怆惶自右翼跑出。”参见“伯夷叔齐”。
    • 15.
      圆冠方领释义:指儒生的装束。方领,直衣领。亦用为儒生的代称。
    • 16.
      垂缨释义:垂下冠带。 古代臣下朝见君王时的装束。后常借指出任官职。
    • 17.
      墩子武生释义:传统戏曲脚色行当。长靠武生的俗称。主要特点是扎“靠”(传统戏中武将的装束),穿厚底靴。如京剧《长坂坡》中的 赵云、《挑滑车》中的 高宠 等。
    • 18.
      奇特释义:跟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装束奇特。 在沙漠地区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奇特的景象。
    • 19.
      妆容释义:妆容指人体通过某种装扮修饰形成的外在形态表现;从“妆”字和“容”字分开来可以理解为通过打扮装饰凸显的人体神态、状态或者说景象、效果。从化妆角度看,有面部和整体装束之分。
    • 20.
      妖形怪状释义:装束奇特,举止轻佻。多形容女性。

装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严装释义:⒈装束整齐。⒉整理行装。
    • 2.
      丽色艳妆释义:容貌漂亮,装束艳丽。
    • 3.
      倒冠落珮释义:⒈指弃官归隐。 冠、珮是官员正服的打扮。⒉指隐者装束。亦作“倒冠落佩”。
    • 4.
      倩装释义:时髦而美观大方的装束。
    • 5.
      假发释义:⒈供秃头或头发稀少的人作头饰戴用,或作为戏装、官员或专业人员装束或时髦装饰的一部分。⒉在前额发型轮廓上作成前流海或卷发的假发。⒊特指妇女戴的用以代替或补充天然头发的。⒋戴假发或提供假发或好像提供假发。⒌18世纪流行的假头发,带有一条黑色辫子,上下两端用蝴蝶结系扎。⒍许多剪下来的长发,一端固定在一起,装在使用者自己的头发上以构成某种发型。
    • 6.
      儒装释义:读书人的装束。借指读书人。
    • 7.
      入时释义:合乎时尚(多指装束):打扮入时。穿着入时。
    • 8.
      冠弁释义:⒈天子田猎时的装束。 在玄冠之上加以皮帽。《周礼·春官·司服》:“凡甸,冠弁服。”孙诒让 正义:“此王四时常田之服,盖玄冠而加弁也。”弁,皮帽。⒉古代礼帽的总称。《荀子·君道》:“修冠弁衣裳,黼黻文章,琱琢刻鏤皆有等差,是所以藩饰之也。”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倭缎》:“其帛最易朽污;冠弁之上,顷刻集灰;衣领之间,旬日损坏。”⒊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因以指成年。宋 司马光《祭庞颖公文》:“越自童齔,得侍坐偶,抚首提携,爱均子姓;甫胜冠弁,遽丧所天,孤苦憃愚,不能自立。”⒋指官员。宋 梅尧臣《丞相》诗之一
    • 9.
      凤冠霞帔释义: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以示荣耀。也指官员夫人的礼服。
    • 10.
      凤冠霞披释义:凤冠霞帔指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以示荣耀。 也指古代贵族女子和受朝廷诰封的命妇的装束。
    • 11.
      剃发令释义:清统治者强迫原明朝的男子剃发留辫(这是满族男人的装束),于是在顺治二年清兵攻下南京后,颁下剃发令,限十天内尽剃其发 初剃发令下。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 12.
      包头释义:⒈市名,在内蒙古自治区。 ⒉戏曲中旦行角色头部化装的总称,包括贴片子、勒网子、上头面等。⒊裹在头上的装束用品。⒋也说包头儿。附在鞋头起保护作用的皮革、橡胶等。
    • 13.
      博带褒衣释义:博:宽大;褒:阔。宽衣大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
    • 14.
      叔齐释义:商 孤竹君 之子,名 智(或作 致),字 公达,齐 为谥号。《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 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鹖冠子·备知》:“伯夷、叔齐 能无盗,而不能使人不意己。”汉 东方朔《非有先生论》:“是以 伯夷、叔齐 避 周,饿于 首阳 之下,后世称其仁。”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叔齐 年纪二十六光景,装束与 伯夷 相似,怆惶自右翼跑出。”参见“伯夷叔齐”。
    • 15.
      圆冠方领释义:指儒生的装束。方领,直衣领。亦用为儒生的代称。
    • 16.
      垂缨释义:垂下冠带。 古代臣下朝见君王时的装束。后常借指出任官职。
    • 17.
      墩子武生释义:传统戏曲脚色行当。长靠武生的俗称。主要特点是扎“靠”(传统戏中武将的装束),穿厚底靴。如京剧《长坂坡》中的 赵云、《挑滑车》中的 高宠 等。
    • 18.
      奇特释义:跟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装束奇特。 在沙漠地区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奇特的景象。
    • 19.
      妆容释义:妆容指人体通过某种装扮修饰形成的外在形态表现;从“妆”字和“容”字分开来可以理解为通过打扮装饰凸显的人体神态、状态或者说景象、效果。从化妆角度看,有面部和整体装束之分。
    • 20.
      妖形怪状释义:装束奇特,举止轻佻。多形容女性。

装束造句

1.他那峨冠博带的装束很有古典风味。

2.冬去春来,万物苏醒,大地暖融融的,人们的装束变得丰富多彩了,不像冬天那样穿着厚厚的帽子和围脖,穿着笨重的大衣,人们都换成色彩鲜艳的衣裳,你看大街上,乡村中,人们穿上了各种各样的颜色的裙子、衬衫,把整个

3.喜欢梅,喜欢梅淡淡的清香。喜欢梅,喜欢梅纯洁的装束。喜欢梅,喜欢梅圣洁的心灵。

4.表姐的装束总是那么优雅大方。

5.她今日的装束太过奇异。

6.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7.我觉得,对你来说,不用太正式,只要像西裤和系扣的衬衫这样的装束就可以。

8.那洁白的装束,像是校园上起舞的白鸽,像是刚沐浴过的云朵。

9.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装束(zhuangs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装束是什么意思 装束读音 怎么读 装束,拼音是zhuāng shù,装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装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