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没字碑 没字碑的意思
méibēi

没字碑

简体没字碑
繁体沒字碑
拼音méi zì bēi
注音ㄇㄟˊ ㄗˋ ㄅㄟ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éi mò,(1) 无。【组词】:没有。没用。没关系。没词儿。没精打采。没心没肺。(2) 不曾,未。【组词】:没有来过。(3) 不够,不如。【例句】:汽车没飞机快。(1) 隐在水中。【组词】:沉没。没顶之灾。(2) 隐藏,消失。【组词】:埋没。没落。(3) 漫过,高过。【例句】:水没了头顶。淹没。(4) 财物收归公有或被私人侵吞。【组词】:没收。抄没。(5) 终,尽。【组词】:没世。没齿不忘。(6) 同“殁”。

zì,(1)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汉字。字符。字母。字典。字句。字里行(háng )间。字斟句酌。(2)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组词】:草字。篆字。颜字。柳字。欧字。赵字。(3) 书法的作品。【组词】:字画。字幅。(4) 字的音。【组词】:字正腔圆。(5) 人的别名,亦称“表字”,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字号”。(6) 合同,契约。【组词】:字据。(7) 旧时称女子出嫁。【组词】:待字闺中。(8) 生子,乳,爱。【例句】:字乳(生育)。字孕(怀孕)。

bēi, ◎ 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组词】:石碑。丰碑。墓碑。口碑。碑文。碑碣。碑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碑拓(tà )。碑帖。碑林。里程碑(a.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b.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作为象征或标志的大事)。有口皆碑。

基本含义

指没有字迹的碑,比喻没有留下任何成绩或功绩。

没字碑的意思

没字碑 [méi zì bēi]

1. 没有镌刻文字的碑石。指泰山玉皇顶庙前无字的巨碑。碑身高六米,宽一点二米,传为秦始皇时立,后人考证为汉武帝所建。

3. 比喻虚有仪表而不通文墨的人。

没字碑 引证解释

⒈ 没有镌刻文字的碑石。指 泰山 玉皇顶 庙前无字的巨碑。碑身高六米,宽一点二米,传为 秦始皇 时立,后人考证为 汉武帝 所建。

宋 赵鼎臣 《游山录》:“摩挲 始皇 巨碑久之。碑高数丈,石莹然如玉而表里通洞无文字铭识,俗号没字碑。”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上·泰山没字碑》:“泰山 有没字碑, 秦始皇 所建。”

⒉ 比喻虚有仪表而不通文墨的人。

《旧五代史·唐书·崔协传》:“如 崔协 者,少识文字,时人谓之‘没字碑’。”
《新五代史·杂传十·安叔千》:“叔千 状貌堂堂,而不通文字,所为鄙陋,人谓之‘没字碑’。”
清 李渔 《风筝误·贺岁》:“倘若是蓬心不称如花貌,也教我金屋难藏没字碑。”
吴稚晖 《我们所请愿于章先生者》:“到如今,几乎成了没字碑,然身上不带鸟气,不敢误认我为文人,这是很自负的。”
康有为 《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试官妄取,谬种展转以相传;学子循声,没字空疏而登第。”


国语词典

没字碑 [méi zì bēi]

⒈ 没有刻文字的石碑。比喻人徒具仪表而没有学问。

《新五代史·卷二八·唐臣传·任圜传》:「天下皆知崔协不识文字,而虚有仪表,号为『没字碑』。」
《孽海花·第二一回》:「好没来由!给这没字碑,搅这半天儿。」


没字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没字释义:⒈见“没字碑”。 ⒉指佛教禅宗的不立文字。明 徐渭《玉禅师》第一出:“谤 达摩 单传没字,又面壁九年。”
    • 2.
      石套释义:⒈泰山没字碑的别称。⒉碑石外的无字石碑。用以保护有字的碑石。
    • 3.
      石表释义:泰山 没字碑的别名。
    • 4.
      碑套释义:泰山 没字碑的别称。
    • 5.
      邀名释义:求取好的名声。 汉 王充《论衡·自然》:“尧 则天而行,不作功邀名,无为之化自成。”南朝 梁 沉约《郊居赋》:“不慕权於城市,岂邀名於屠肆。”明 郎瑛《七修类稿·弁证·泰山没字碑》:“今史载封禪而无文可知矣。且 始皇 立石颂德,邀名后世,安知不如 晋 人一树於山,一沉於水。”
没字碑是什么意思 没字碑读音 怎么读 没字碑,拼音是méi zì bēi,没字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没字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