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说家 说家的意思
shuōjiā

说家

简体说家
繁体說家
拼音shuō jiā
注音ㄕㄨㄛ ㄐㄧㄚ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uō yuè shuì, ◎ 古同“悦”。

jiā jia jie,(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组词】: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2) 家庭所在的地方。【组词】:回家。老家。安家。(3) 居住。【例句】:“可以家焉”。(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组词】: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组词】:家畜。家禽。(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组词】:酒家。农家。(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组词】: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8) 学术流派。【组词】: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组词】:一家人家。(10) 姓。(1) 词尾,指一类的人。【组词】:老人家。(2) 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水生家(1) 词尾,同“价”。【组词】:整天家。成年家。

基本含义

指善于说话、能言善辩的人。

说家的意思

说家 [shuō jiā]

1. 注家或评论家。

说家 引证解释

⒈ 注家或评论家。

汉 王充 《论衡·正说》:“説家以为譬喻增饰,使事失正是,诚而不存。”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序》:“踰三四年遂成卷,曰《渌水亭杂识》,以备説家之瀏览云尔。”


说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十六天罡释义:道教称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 小说家即以附会于 梁山泊 中的三十六位头领。
    • 2.
      冯文炳释义:小说家。笔名废名,湖北黄梅人。毕业于北京大学。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曾任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教授。作品擅长描写知识分子的生活和乡村生活,风格朴实平淡。著有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长篇小说《莫须有先生传》等。
    • 3.
      冯梦龙释义:(1574— 1646)明末小说家。字犹龙,号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所编短篇小说集《警世通 言》《醒世恒言》和《喻世明言》(又称《古今小说》),世称“三言”,对后来的短篇小说的发展起了 一定作用。另编有《古今谈概》《平妖传》《新列国志》等。
    • 4.
      刘白羽释义:(1916-)小说家,散文家。 北京人。1938年参加延安文艺工作团。建国后参加过抗美援朝斗争。后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长、总政文化部部长。著有短篇小说集《五台山下》、《政治委员》、《无敌三勇士》等,散文集《红玛瑙集》、《芳草集》等。
    • 5.
      古龙释义:(1936-1985)小说家。 原名熊耀华,原籍江西,生于香港。后随家去台湾。毕业于淡江学院。1960年起专事武侠小说创作。著有《苍穹神剑》、《多情剑客无情剑》、《陆小凤》、《楚留香传奇》、《白玉老虎》等。其小说多被改编成影视剧。
    • 6.
      吴承恩释义:(约1500—约1582)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仕途坎坷,晚年专心著作,曾流寓南京,以卖文为生。在前人作品及民间传说基础上创造了富于浪漫色彩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诗文清雅流丽,表现出对当时现实的不满。有《射阳先生存稿》。
    • 7.
      周末手术释义:一些患者担心临近周末没医生,一些择期手术的病人便扎堆周一、周二做手术,结果耽误工作不说家属还要请假照料,一些医院推出周末手术,为这类病人提供便利,医生也建议市民改变就医习惯,医院周末一样会安排医生不必担心。
    • 8.
      唐倪甲释义:唐倪甲应为“犭唐猊甲”,中华字海收录“犭唐”字,为上古猛兽,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残唐演义》贯串全篇的一种防身铠甲,相传为三国第一猛将吕布的贴身软甲,并非外面那件兽面吞头连环铠。
    • 9.
      家常便饭释义:⒈家庭日常的饭食。 ⒉比喻经常发生、习以为常的事情:他太忙了,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也说家常饭。
    • 10.
      张爱玲释义:(1921-1995)小说家。河北丰润人。女。早年生活于上海,1952年后去香港。后至美国加州大学中文研究中心任职。作品多取材于上海和香港上层社会的生活,笔致秀逸,抒情色彩较浓。著有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等。
    • 11.
      打乡谈释义:谓说家乡土语。
    • 12.
      星罗散手释义:是小说家虚构的一种武学招数,出自凤歌小说。
    • 13.
      曹雪芹释义:(约1715—1763或1764)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溪、芹圃。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后因清皇室内部倾轧,受到株连,父亲被罢官抄家,随家迁居北京,生活陷于困顿。这种家庭盛衰的巨大变化和当时进步思潮的影响,使他比较清醒地认识到已经进入末期的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罪恶。他能诗善画,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晚年居北京西郊,以十年时间,呕心沥血,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了长篇小说《红楼梦》。
    • 14.
      杜鹏程释义:小说家。 陕西韩城人。曾在延安大学学习。当过随军记者。建国后曾任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中国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保卫延安》、中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短篇小说《夜走灵官峡》等。
    • 15.
      杨朔释义:(1913-1968)散文家,小说家。山东蓬莱人。1938年到延安,曾深入华北根据地采访。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期间任新华社特派记者,参加过平津战役。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帕米尔高原的流脉》,中篇小说《红石山》,散文集《东风第一枝》、《生命泉》等。有《杨朔文集》。
    • 16.
      桑梓释义:《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是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表示敬意。后人用来借指故乡。
    • 17.
      桑梓之情释义: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桑梓之情应该就是“思乡之情”。
    • 18.
      欧阳山释义:(1908-)小说家。 湖北荆州人。1926年在北伐军中做宣传工作,并主编《广州文学》。1933年参加左联。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到延安,任中共中央文委常委。建国后曾任广东作协主席、《作品》主编。著有长篇小说《高干大》、《三家巷》、《苦斗》、《柳暗花明》等。
    • 19.
      稗官释义:小官。小说家出于稗官,后因称野史小说为稗官。
    • 20.
      稗官野史释义:古称专给帝王讲述风俗人情、街谈巷议的小官为稗官。后用作小说或小说家的代称。野史,原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后与稗官连用,泛指闾巷风俗、遗闻旧事的记录。

说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十六天罡释义:道教称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 小说家即以附会于 梁山泊 中的三十六位头领。
    • 2.
      冯文炳释义:小说家。笔名废名,湖北黄梅人。毕业于北京大学。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曾任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教授。作品擅长描写知识分子的生活和乡村生活,风格朴实平淡。著有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长篇小说《莫须有先生传》等。
    • 3.
      冯梦龙释义:(1574— 1646)明末小说家。字犹龙,号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所编短篇小说集《警世通 言》《醒世恒言》和《喻世明言》(又称《古今小说》),世称“三言”,对后来的短篇小说的发展起了 一定作用。另编有《古今谈概》《平妖传》《新列国志》等。
    • 4.
      刘白羽释义:(1916-)小说家,散文家。 北京人。1938年参加延安文艺工作团。建国后参加过抗美援朝斗争。后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长、总政文化部部长。著有短篇小说集《五台山下》、《政治委员》、《无敌三勇士》等,散文集《红玛瑙集》、《芳草集》等。
    • 5.
      古龙释义:(1936-1985)小说家。 原名熊耀华,原籍江西,生于香港。后随家去台湾。毕业于淡江学院。1960年起专事武侠小说创作。著有《苍穹神剑》、《多情剑客无情剑》、《陆小凤》、《楚留香传奇》、《白玉老虎》等。其小说多被改编成影视剧。
    • 6.
      吴承恩释义:(约1500—约1582)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仕途坎坷,晚年专心著作,曾流寓南京,以卖文为生。在前人作品及民间传说基础上创造了富于浪漫色彩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诗文清雅流丽,表现出对当时现实的不满。有《射阳先生存稿》。
    • 7.
      周末手术释义:一些患者担心临近周末没医生,一些择期手术的病人便扎堆周一、周二做手术,结果耽误工作不说家属还要请假照料,一些医院推出周末手术,为这类病人提供便利,医生也建议市民改变就医习惯,医院周末一样会安排医生不必担心。
    • 8.
      唐倪甲释义:唐倪甲应为“犭唐猊甲”,中华字海收录“犭唐”字,为上古猛兽,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残唐演义》贯串全篇的一种防身铠甲,相传为三国第一猛将吕布的贴身软甲,并非外面那件兽面吞头连环铠。
    • 9.
      家常便饭释义:⒈家庭日常的饭食。 ⒉比喻经常发生、习以为常的事情:他太忙了,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也说家常饭。
    • 10.
      张爱玲释义:(1921-1995)小说家。河北丰润人。女。早年生活于上海,1952年后去香港。后至美国加州大学中文研究中心任职。作品多取材于上海和香港上层社会的生活,笔致秀逸,抒情色彩较浓。著有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等。
    • 11.
      打乡谈释义:谓说家乡土语。
    • 12.
      星罗散手释义:是小说家虚构的一种武学招数,出自凤歌小说。
    • 13.
      曹雪芹释义:(约1715—1763或1764)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溪、芹圃。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后因清皇室内部倾轧,受到株连,父亲被罢官抄家,随家迁居北京,生活陷于困顿。这种家庭盛衰的巨大变化和当时进步思潮的影响,使他比较清醒地认识到已经进入末期的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罪恶。他能诗善画,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晚年居北京西郊,以十年时间,呕心沥血,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了长篇小说《红楼梦》。
    • 14.
      杜鹏程释义:小说家。 陕西韩城人。曾在延安大学学习。当过随军记者。建国后曾任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中国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保卫延安》、中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短篇小说《夜走灵官峡》等。
    • 15.
      杨朔释义:(1913-1968)散文家,小说家。山东蓬莱人。1938年到延安,曾深入华北根据地采访。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期间任新华社特派记者,参加过平津战役。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帕米尔高原的流脉》,中篇小说《红石山》,散文集《东风第一枝》、《生命泉》等。有《杨朔文集》。
    • 16.
      桑梓释义:《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是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表示敬意。后人用来借指故乡。
    • 17.
      桑梓之情释义: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桑梓之情应该就是“思乡之情”。
    • 18.
      欧阳山释义:(1908-)小说家。 湖北荆州人。1926年在北伐军中做宣传工作,并主编《广州文学》。1933年参加左联。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到延安,任中共中央文委常委。建国后曾任广东作协主席、《作品》主编。著有长篇小说《高干大》、《三家巷》、《苦斗》、《柳暗花明》等。
    • 19.
      稗官释义:小官。小说家出于稗官,后因称野史小说为稗官。
    • 20.
      稗官野史释义:古称专给帝王讲述风俗人情、街谈巷议的小官为稗官。后用作小说或小说家的代称。野史,原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后与稗官连用,泛指闾巷风俗、遗闻旧事的记录。

说家造句

1.德来塞作为小说家这一地位众说纷纭。

2.作为小说家,德莱塞的地位向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3.口耳相传的街谈巷议,往往成为小说家的写作素材。

4.没有口若悬河的本事,怎能成为演说家

5.街谈巷议,往往成为小说家写作的素材。

6.小鸭子张着嘴,好像一位演说家

7.说家乡的山,也不谈家乡的水,更不讲家乡的人,就单单家乡的情,都会让人沉默。

8.首先是信得过的人,还有就是把你当做自己人才会和你说家里的事。

9.说家里出事了,他赶忙跑了回去。

10.钱红是叱咤风云的小说家,写的小说都非常受广大书迷们的热爱。

11.如果说家人是亲情的注解,是游人最终的港湾;那么朋友便是友情的诠释,是游人初始的海湾。

12.说家者能代表平民社会之四方风俗。然亦因其之小道,而不为世人所重,终致弗灭。

13.他的口才如此之好,连最优秀的演说家也会相形见绌。

说家(shuoji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说家是什么意思 说家读音 怎么读 说家,拼音是shuō jiā,说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说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