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雕弊 雕弊的意思
diāo

雕弊

简体雕弊
繁体
拼音diāo bì
注音ㄉㄧㄠ ㄅ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iāo,(1) 鸟类的一属,大型猛禽,羽毛褐色,上嘴勾曲,视力很强,利爪,能捕食山羊、野兔等(亦作“鹫”)。【组词】:雕悍。一箭双雕。(2) 刻竹、木、玉、石、金属等。【组词】:木雕。浮雕。玉雕。雕版。雕龙(指善于撰写文章)。雕镌。雕塑。雕虫小技。(3) 有彩绘装饰的。【组词】:雕弓。雕鞍。雕青(在人体上刺花纹,涂上青色)。(4) 同“凋”。

bì,(1) 欺蒙人的坏事。【组词】:作弊。营私舞弊。(2) 害处,与“利”相对。【组词】:弊病。弊端。弊害。弊政。利弊。兴利除弊。(3) 败,疲困。(4) 古同“蔽”,隐蔽。

基本含义

指雕琢瑕疵,批评指摘。

雕弊的意思

雕弊 [diāo bì]

1. 衰败;困苦。

3. 损减。

雕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雕敝”。 衰落破败。

《宋书·礼志二》:“建安 十年, 魏武帝 以天下雕弊,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
《南史·循吏传·申恬》:“齐 地连岁兴兵,百姓雕弊。”
鲁迅 《准风月谈·新秋杂识》:“经济的雕敝,使出版界不肯印行大部的学术文艺书籍。”

⒉ 谓使衰落破败。

汉 刘陶 《上桓帝书》:“使羣丑刑隶芟刈小民,雕敝诸夏。”
一本作“彫敝”。彫弊:1.衰败;困苦。 《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况今天下彫弊,民无儋石之储,国无终年之畜。”
宋 陆游 《知兴化军赵公墓志铭》:“袁州 积彫弊,公佐其守,穷利病根源,一切罢行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畿辅·房山县石经》:“今輦下彫弊,不似往年,宫掖贵貂,亦未闻有大檀施。”

⒊ 损减。

《晋书·地理志上》:“于时民罹 秦 项,户口彫弊,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


雕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斫琱为朴释义:指去掉雕饰,崇尚质朴。亦指斫理雕弊之俗,使返质朴。同“斫雕为朴”。
    • 2.
      斫雕为朴释义:指去掉雕饰,崇尚质朴。 亦指斫理雕弊之俗,使返质朴。
    • 3.
      斲雕释义:亦作“斵雕”。去掉雕饰。亦谓斲理雕弊之俗。汉 王褒《<皇太子箴>序》:“改文为质,斵雕成素。”南朝 梁 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一:“衣冠礼乐,扫地无餘,斵雕刓方,经纶草昧。”元 刘壎《隐居通议·文章五》:“已而回澜障川,斲雕反朴,崇议论,尚风节。”
    • 4.
      斲雕为朴释义:亦作“斲琱爲樸”。 亦作“斲彫爲朴”。亦作“斵彫爲樸”。谓去掉雕饰,崇尚质朴。亦谓斲理雕弊之俗,使返质朴。《史记·酷吏列传》:“漢 興,破觚而爲圜,斲雕而爲朴。”司马贞 索隐:“應劭 云:‘削雕爲璞也。’晉灼 云:‘凋,弊也。斲理凋弊之俗,使反質樸也。’”《汉书·酷吏传序》作“斲琱而爲樸”。《後汉书·皇后传序》:“及 光武 中興,斲彫爲朴,六宫稱號,唯皇后及貴人。”《梁书·敬帝纪论》:“然不能息末敦本,斵彫爲樸,慕名好事,崇尚浮華。”《陈书·宣帝纪》:“斲雕爲朴,庶几可慕,雉頭之服既焚,弋綈之衣方襲,捐撤
    • 5.
      雕弊释义:⒈亦作“雕敝”。衰落破败。《宋书·礼志二》:“建安 十年,魏武帝 以天下雕弊,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南史·循吏传·申恬》:“齐 地连岁兴兵,百姓雕弊。”鲁迅《准风月谈·新秋杂识》:“经济的雕敝,使出版界不肯印行大部的学术文艺书籍。”⒉谓使衰落破败。汉 刘陶《上桓帝书》:“使羣丑刑隶芟刈小民,雕敝诸夏。”一本作“彫敝”。⒊彫弊:衰败;困苦。《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况今天下彫弊,民无儋石之储,国无终年之畜。”宋 陆游《知兴化军赵公墓志铭》:“袁州 积彫弊,公佐其守,穷利病根源,一切罢行之。”明

雕弊(diaob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雕弊是什么意思 雕弊读音 怎么读 雕弊,拼音是diāo bì,雕弊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雕弊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