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卒哭 卒哭的意思

卒哭

简体卒哭
繁体
拼音zú kū
注音ㄗㄨˊ ㄎㄨ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ú cù,(1) 兵。【组词】:士卒。小卒。兵卒。(2) 旧称差役。【组词】:走卒。(3) 死亡。【组词】:病卒。生卒年月。(4) 完毕,终了。【例句】:卒岁(度过一年)。卒业(毕业)。(5) 终于。【组词】:卒胜敌军。 ◎ 同“猝”。

kū, ◎ 因痛苦或悲哀而流泪发声。【组词】:哭喊。哭泣。哭诉。哭腔。啼哭。长歌当哭。

基本含义

指在丧葬仪式上发出的哭声极为悲痛,形容非常悲伤。

卒哭的意思

卒哭 [zú kū]

1. 古代丧礼,百日祭后,止无时之哭,变为朝夕一哭,名为卒哭。

卒哭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丧礼,百日祭后,止无时之哭,变为朝夕一哭,名为卒哭

《仪礼·既夕礼》:“三虞卒哭。”
郑玄 注:“卒哭,三虞之后祭名。始朝夕之间,哀至则哭,至此祭,止也。朝夕哭而已。”
《新唐书·柳冕传》:“昭德 王皇后 崩, 冕 与 张荐 议皇太子宜依 晋 魏 卒哭除服,左补闕 穆质 请依礼期而除, 冕 议见用。”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四:“郑丞相 居中, 政和 七年遭母丧去。卒哭尚二日,则己拜。士大夫深惜之。”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家礼二》:“古者卒哭在既葬三虞之后,无有未葬而先行卒哭者。”


国语词典

卒哭 [zú kū]

⒈ 古代丧礼。自死者死日起,哀至则哭,昼夜无时,行卒哭之祭。其后则改为朝夕哭。清制以百日为卒哭之期,今民间则以终七为卒哭之日。


卒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虞释义:⒈三次虞祭。《仪礼·士虞礼》:“三虞,卒哭。他用刚日,亦如初。”郑玄 注:“虞,丧祭名。虞,安也。骨肉归於土,精气无所不之,孝子为其彷徨,三祭以安之。”《礼记·杂记下》:“士三虞,大夫五,诸侯七。”宋 梅尧臣《司徒陈公挽词》:“拥涂看卤部,谁为毕三虞?”⒉三位掌川泽之官。《国语·齐语》:“市立三乡,泽立三虞。”韦昭 注:“《周礼》有泽虞之官,虞,度也。掌度知川泽之大小及所生育者。”⒊三条安民的禁令。《逸周书·丰谋》:“三虞:一,边不侵内;二,道不敺牧;三,郊不留人。”孔晁 注:“虞,乐也。设此三禁所以悦
    • 2.
      卒哭释义:古代丧礼,百日祭后,止无时之哭,变为朝夕一哭,名为卒哭。《仪礼·既夕礼》:“三虞卒哭。”郑玄 注:“卒哭,三虞之后祭名。始朝夕之间,哀至则哭,至此祭,止也。朝夕哭而已。”《新唐书·柳冕传》:“昭德 王皇后 崩,冕 与 张荐 议皇太子宜依 晋 魏 卒哭除服,左补闕 穆质 请依礼期而除,冕 议见用。”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郑丞相 居中,政和 七年遭母丧去。卒哭尚二日,则己拜。士大夫深惜之。”清 梁章鉅《退庵随笔·家礼二》:“古者卒哭在既葬三虞之后,无有未葬而先行卒哭者。”
    • 3.
      吉祭释义:⒈古丧礼,既虞之后,卒哭而祭,谓之“吉祭”。虞,葬后拜祭。《礼记·檀弓下》:“是月也,以虞易奠,卒哭曰成事。是日也,以吉祭易丧祭。”⒉古礼,天子三年丧毕,奉神主入宗庙以吉礼祭之。《清史稿·礼志五》:“其因时祫祭者,古礼天子三年丧毕,合先祖神饗之,谓之吉祭。”
    • 4.
      大忧释义:⒈大忧患,大灾祸。《周礼·春官·大司乐》:“大札、大凶、大烖、大臣死,凡国之大忧,令弛县。”贾公彦 疏:“凡国之大忧者,谓若《礼记·檀弓》云国亡大县邑及战败之类是也。”⒉指皇帝死丧。有误用以称人父母之丧者。《后汉书·邓骘传》:“陛下躬天然之姿,体仁圣之德,遭国不造,仍离大忧。”李善 注:“大忧,和帝、殤帝 崩。”宋 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国有大忧,中外窘乏。”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中:“绍兴 三年七月,朱胜非 以右僕射丁母忧,未卒哭,降起復制词,吏部侍郎、权直学士院 陈与义 之文也。以‘兹宅大忧’四字,
    • 5.
      奉辞释义:⒈谓奉君主之正辞。 三国 魏 锺会《檄蜀文》:“今镇西奉辞衔命,摄统戎车。”晋 卢谌《览古》诗:“奉辞驰出境,伏軾逕入关。”《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诸镇有不从者,请奉辞伐之。”⒉谓行告别之礼。《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丙子,帝亲行卒哭之祭于几筵殿。戊寅,帝送 钦宗 虞主于 和寧门 外,奉辞,遂祔神主于太庙第十一室。”
    • 6.
      小祥释义:⒈古时父母丧后周年的祭名。祭后可稍改善生活及解除丧服的一部分。《仪礼·士虞礼》:“朞而小祥。”郑玄 注:“小祥,祭名。祥,吉也。”朞,周年。《礼记·间传》:“父母之丧,既虞卒哭,疏食水饮,不食菜果。期而小祥,食菜果。”《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况且孝未期年,於礼有碍。便要成亲,且待小祥之后再议。”⒉用于称一般死者的周年祭。唐 鲍溶《过薛舍人旧隐》诗:“寝门来哭夜,此月小祥初。”《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却説那 刘大娘子 到得家中,设个灵位,守孝,过日。父亲 王老员外 劝他转身。大娘子説道:‘不
    • 7.
      特祀释义:⒈谓单向新死者祭祀。《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凡君薨,卒哭而祔,祔而作主,特祀於主,烝、尝、禘於庙。”杨伯峻 注:“特祀者,单向新死者祭祀也。盖卒哭之后,尚有小祥、大祥、禫诸祭,唯祭于新死者之主,故云特祀於主。”⒉单独祭祀。《汉书·郊祀志下》:“天墬有常位,不得常合,此其各特祀者也。”
    • 8.
      私艰释义:谓遭父母之丧。《文选·潘岳<怀旧赋>序》:“余既有私艰,且寻役于外。”李善 注:“私艰,谓家难也。”吕延济 注:“岳 自遭父忧后,徙官外郡。”《晋书·檀凭之传》:“义旗之建,凭之 与 刘毅 俱以私艰,墨絰而赴。”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中:“绍兴 三年七月,朱胜非 以右僕射丁母忧,未卒哭,降起復制词,吏部侍郎权直学士院 陈与义 之文也。以‘兹宅大忧’四字令翰林学士 綦崇礼 帖改为‘方服私艰’,陈 待罪而放。”
    • 9.
      金革释义:⒈谓军械和军装。 《礼记·中庸》:“衽金革,死而不厌。”孔颖达 疏:“金革,谓军戎器械也。”朱熹 集注:“金,戈兵之属;革,甲胄之属。”唐 白居易《议守险策》:“以城池为固,以金革为备。”清 恽本初《泗上阻雨闻警》诗:“餘生本未辞金革,前路何曾厌癸庚。”⒉偏指武器。郑观应《盛世危言·教养》:“兽之猛者,用金革以杀之。”⒊借指战争。《礼记·曾子问》:“子夏 问曰:‘三年之丧卒哭,金革之事无辟也者,礼与?’”孔颖达 疏:“人遭父母之丧,卒哭之后,国有金革战伐之事,君使则行,无敢辞辟。”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

卒哭(zuk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卒哭是什么意思 卒哭读音 怎么读 卒哭,拼音是zú kū,卒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卒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