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自得 自得的意思

自得

简体自得
繁体
拼音zì dé
注音ㄗˋ ㄉㄜ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ì,(1) 本人,己身。【组词】: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zhòng )。自尊。自谦。自觉(jué )。自疚。自学。自圆其说。自惭形秽。自强不息。(2) 从,由。【组词】:自从。自古以来。(3) 当然。【组词】: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灭。放任自流。(4) 假如。【例句】: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dé de děi,(1) 获取,接受。【组词】: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2) 适合。【组词】: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3) 满意。【组词】:得意。扬扬自得。(4) 完成,实现。【组词】: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5) 可以,许可。【例句】:不得随地吐痰。(6) 口语词(①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②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1) 必须,须要。【组词】:可得注意。(2) 极舒服,极适意。【例句】: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组词】:要不得。拿得起来。(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组词】:跑得快。香得很。

基本含义

自我满足,自我得意

自得的意思

自得 [zì dé]

1. 自觉得意、开心。

意气扬扬,甚为自得。
悠然自得。——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contented; self-satisfied; be pleased with oneself;]

自得 引证解释

⒈ 自己感到得意或舒适。

《史记·管晏列传》:“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駟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以此观之,故 尧 舜 之君世, 许由 之巖栖, 子房 之佐 汉,接舆 之行歌,其揆一也。”
宋 苏轼 《岐亭》诗之一:“远林草木暗,近舍烟火湿。下有隐君子,啸歌方自得。”

⒉ 自己有心得体会。

《礼记·中庸》:“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孟子·离娄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国语词典

自得 [zì dé]

⒈ 自觉得意。

《史记·卷六二·管晏传》:「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自满

自得其乐。

《文选·班固·东都赋》:「嗜欲之源灭,廉耻之心生,莫不优游而自得。」
《文选·潘岳·闲居赋》:「筑室种树,逍遥自得。」

自得其道。

《礼记·中庸》:「君子无入而不自得。」
汉·郑玄·注:「自得谓所乡不失其道。」
宋·程颢〈秋日偶成〉诗二首之二:「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⒋ 自然获得。

《文选·李康·运命论》:「不求而自得,不徼而自遇矣。」
《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六》:「求仁自得仁,岂复叹咨嗟。」


自得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自满释义: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骄傲自满。自满情绪。他虚心好学,从不自满。

自得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谦虚释义:⒈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谦虚谨慎。⒉说谦虚的话:他谦虚了一番,终于答应了我的请求。

自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步三摇释义:指人走路摇晃或者悠闲自得的样子。
    • 2.
      书意释义:⒈所读之书或所写之信的本意。《吕氏春秋·尊师》:“凡学,必务进业;心则无营,疾讽诵,谨司闻,观驩愉,问书意。”《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郢 人有遗 燕 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而误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宋 邵雍《代书寄陈章屯田》诗:“执别而来二十春,忽飞书意一何懃!”⒉书法的神髓。唐 窦臮《述书赋》下:“汉王 童年,自得书意。”
    • 3.
      于于释义:⒈自得貌。⒉相属貌。⒊多难貌,屈曲貌。⒋夸诞貌。一说佞媚貌。⒌犹于于。自得貌。
    • 4.
      于徐释义:安然自得貌。
    • 5.
      介焉释义:⒈细微貌。介,通“芥”。《列子·杨朱》:“量十数年之中,逌然而自得亡介焉之虑者,亦亡一时之中尔。”⒉耿介孤高貌。《晋书·隐逸传序》:“介焉超俗,浩然养素。”
    • 6.
      任真自得释义:任真:任其自然;自得:自己有所体会。凭任自己的体会。指写文章不受拘束,有自己的风格。
    • 7.
      优优释义:⒈宽和貌。 ⒉丰多美盛貌。⒊安逸;闲适。⒋雍容自得貌。
    • 8.
      优恣释义:从容自得貌。
    • 9.
      优游不迫释义:优游:悠闲自得;不迫:不紧不急的样子。形容从容闲适的样子。
    • 10.
      优游释义:⒈生活悠闲:优游岁月。优游自得。⒉悠闲游乐:优游林下。
    • 11.
      优游恬淡释义:悠闲自得,不求名利。
    • 12.
      优繇释义:⒈优游。 悠闲自得,引申指闲居不仕。⒉优容,宽容。
    • 13.
      何有乡释义:即无何有之乡。 原指什么都没有的地方,后谓静寂无为,逍遥自得之地。
    • 14.
      佗佗释义:⒈佳丽美艳貌。一说雍容自得貌。⒉纵横错杂貌。
    • 15.
      佳胜释义:⒈指有名望地位的人。 《晋书·会稽王道子传》:“今之贵要腹心,有时流清望者谁乎?岂可云无佳胜?直是不能信之耳。”《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五年》“佳胜”元 胡三省 注:“江东 人士,其名位通显於时者,率谓之佳胜、名胜。”⒉优美。明 李贽《答焦漪园书》:“生平慕 西湖 佳胜,便於舟航,且去 白下 密邇。”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文理》:“但文字佳胜,正贵其自得……各自知之,而难以告人。”⒊旧时书札问候、祝颂用语。犹言安好;犹言顺适。宋 苏轼《答苏伯固书》:“辱书,劳问愈厚,实增感概,兼审尊体佳胜。”鲁迅《书信集
    • 16.
      信步徜徉释义:随便走走悠闲自得的样子。
    • 17.
      信眉释义:⒈扬眉自得貌。信,通“伸”。⒉形容屈抑得申,快意舒畅貌。
    • 18.
      偃然释义:⒈安息貌。⒉骄傲自得貌。⒊倒卧状。⒋犹巍然。⒌犹公然。⒍犹俨然。
    • 19.
      催花鼓释义:唐 南卓《羯鼓录》:“尝遇二月初詰旦,﹝ 明皇 ﹞巾櫛方毕,时当宿雨初晴,景色明丽,小殿内庭,柳杏将吐,覩而嘆曰:‘对此景物,岂得不为他判断之乎?’左右相目将命备酒,独 高力士 遣取羯鼓,上旋命之,临轩纵击一曲,曲名《春光好》,神思自得,及顾柳杏,皆已发拆。上指而笑谓嬪御曰:‘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后因有“催花鼓”之语。
    • 20.
      僩然释义:亦作“僴然”。狂妄貌;自大貌。《尚书大传》卷二:“桀 僩然叹,哑然笑曰:‘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也。’”僩,一本作“僴”。《旧唐书·于頔传》:“於是广军籍,募战士,器甲犀利,僴然专有 汉南 之地。”宋 张唐英《蜀檮杌》:“而乃僴然自帝,不復顾忌。”宋 孔平仲《续世说·奸佞》:“凡其党,僩然自得,谓天下无人。”明 文徵明《题希哲手稿》:“于时年少气铣,僴然皆以古人自期。”

自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步三摇释义:指人走路摇晃或者悠闲自得的样子。
    • 2.
      书意释义:⒈所读之书或所写之信的本意。《吕氏春秋·尊师》:“凡学,必务进业;心则无营,疾讽诵,谨司闻,观驩愉,问书意。”《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郢 人有遗 燕 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而误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宋 邵雍《代书寄陈章屯田》诗:“执别而来二十春,忽飞书意一何懃!”⒉书法的神髓。唐 窦臮《述书赋》下:“汉王 童年,自得书意。”
    • 3.
      于于释义:⒈自得貌。⒉相属貌。⒊多难貌,屈曲貌。⒋夸诞貌。一说佞媚貌。⒌犹于于。自得貌。
    • 4.
      于徐释义:安然自得貌。
    • 5.
      介焉释义:⒈细微貌。介,通“芥”。《列子·杨朱》:“量十数年之中,逌然而自得亡介焉之虑者,亦亡一时之中尔。”⒉耿介孤高貌。《晋书·隐逸传序》:“介焉超俗,浩然养素。”
    • 6.
      任真自得释义:任真:任其自然;自得:自己有所体会。凭任自己的体会。指写文章不受拘束,有自己的风格。
    • 7.
      优优释义:⒈宽和貌。 ⒉丰多美盛貌。⒊安逸;闲适。⒋雍容自得貌。
    • 8.
      优恣释义:从容自得貌。
    • 9.
      优游不迫释义:优游:悠闲自得;不迫:不紧不急的样子。形容从容闲适的样子。
    • 10.
      优游释义:⒈生活悠闲:优游岁月。优游自得。⒉悠闲游乐:优游林下。
    • 11.
      优游恬淡释义:悠闲自得,不求名利。
    • 12.
      优繇释义:⒈优游。 悠闲自得,引申指闲居不仕。⒉优容,宽容。
    • 13.
      何有乡释义:即无何有之乡。 原指什么都没有的地方,后谓静寂无为,逍遥自得之地。
    • 14.
      佗佗释义:⒈佳丽美艳貌。一说雍容自得貌。⒉纵横错杂貌。
    • 15.
      佳胜释义:⒈指有名望地位的人。 《晋书·会稽王道子传》:“今之贵要腹心,有时流清望者谁乎?岂可云无佳胜?直是不能信之耳。”《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五年》“佳胜”元 胡三省 注:“江东 人士,其名位通显於时者,率谓之佳胜、名胜。”⒉优美。明 李贽《答焦漪园书》:“生平慕 西湖 佳胜,便於舟航,且去 白下 密邇。”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文理》:“但文字佳胜,正贵其自得……各自知之,而难以告人。”⒊旧时书札问候、祝颂用语。犹言安好;犹言顺适。宋 苏轼《答苏伯固书》:“辱书,劳问愈厚,实增感概,兼审尊体佳胜。”鲁迅《书信集
    • 16.
      信步徜徉释义:随便走走悠闲自得的样子。
    • 17.
      信眉释义:⒈扬眉自得貌。信,通“伸”。⒉形容屈抑得申,快意舒畅貌。
    • 18.
      偃然释义:⒈安息貌。⒉骄傲自得貌。⒊倒卧状。⒋犹巍然。⒌犹公然。⒍犹俨然。
    • 19.
      催花鼓释义:唐 南卓《羯鼓录》:“尝遇二月初詰旦,﹝ 明皇 ﹞巾櫛方毕,时当宿雨初晴,景色明丽,小殿内庭,柳杏将吐,覩而嘆曰:‘对此景物,岂得不为他判断之乎?’左右相目将命备酒,独 高力士 遣取羯鼓,上旋命之,临轩纵击一曲,曲名《春光好》,神思自得,及顾柳杏,皆已发拆。上指而笑谓嬪御曰:‘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后因有“催花鼓”之语。
    • 20.
      僩然释义:亦作“僴然”。狂妄貌;自大貌。《尚书大传》卷二:“桀 僩然叹,哑然笑曰:‘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也。’”僩,一本作“僴”。《旧唐书·于頔传》:“於是广军籍,募战士,器甲犀利,僴然专有 汉南 之地。”宋 张唐英《蜀檮杌》:“而乃僴然自帝,不復顾忌。”宋 孔平仲《续世说·奸佞》:“凡其党,僩然自得,谓天下无人。”明 文徵明《题希哲手稿》:“于时年少气铣,僴然皆以古人自期。”

自得造句

1.保姆霍金斯在一个角落里怡然自得地缝缀着东西。

2.踢胜了这场球,队员们都露出了扬扬自得的神气。

3.他从前是个无恶不作的人,自得了那一次教训后,便招权纳贿,洗手不干了。

4.身为作家的他很注重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生活怡然自得

5.一度喜欢在房间自得其乐的伊拉克政要们也未能幸免。

6.瞧他一副陶然自得的样儿,准有什么喜事。

7.得了老师的表扬,他立即顾盼自得起来。

8.修养到家的人,自然出生入死无不自得

9.他们可以怡然自得的生活在这个自由的国度。

10.置身于这片灵山异水中,能让人怡然自得,心旷神怡。

11.面对毁灭性打击,如何过得怡然自得

12.他虽然身居斗室,但每日与书为伴,倒也怡然自得

13.道路两旁的大树下,人们坐在一起谈笑风声,怡然自得

14.矮个子的眼光盯着自己的指甲,然后,怡然自得地开始咬指甲了。

15.他怡然自得的心情渐渐消失了。

16.他们知道自己对胜利有所贡献而怡然自得

17.我不会因为这是最后一个赛季就怡然自得

18.其实只要能让我静静地看书,我就怡然自得了。

19.他的怡然自得则是由于无知。

20.道路两旁的大树下,男男女女坐在一起谈笑风声,怡然自得

自得(zid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自得是什么意思 自得读音 怎么读 自得,拼音是zì dé,自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自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