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勇 [xiāng yǒng]
1. 乡兵,地方武装。
乡勇 引证解释
⒈ 乡兵,地方武装。
引《三国演义》第一回:“飞(张飞 )曰:‘吾颇有资财,当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是时各路官军临阵,輒令乡勇居前,緑营兵次之, 满 兵 吉林 索伦 又次之。”
徐特立 《国际和国内的政治形势》:“所谓乡勇,就是地方武装,为保卫自己家乡而战、保卫桑梓而战。”
国语词典
乡勇 [xiāng yǒng]
⒈ 保护地方的武装部队。清时曾国藩所练的湘军、李鸿章所练的淮军,起初皆属乡勇。
乡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公徒释义:⒈诸侯的步兵。《诗·鲁颂·閟宫》:“公徒三万,贝胄朱綅。”高亨 注:“徒,步兵。每辆兵车随有徒兵约三十人,兵车千辆有徒兵三万。”《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遂逐之。孟氏 使登西北隅,以望 季氏。见 叔孙氏 之旌,以告。孟氏 执 郈昭伯,杀之于南门之西,遂伐公徒。”⒉指乡勇。陈璞《三元里忆辛丑乡勇杀虏事》诗:“异类人心愤,乡愚胆战麤。国殤今共礼,贝胄愧公徒。”⒊指刑罚。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孩儿每万千死罪犯公徒,那廝每情理难容。”元 郑光祖《周公摄政》第二折:“便教臣身居冢宰为阿保
- 2.
土兵释义:地方兵。 《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三年》:“﹝ 渝关 ﹞旧置八防御军,募土兵守之……土兵皆自为田园,力战有功则赐勋加赏。”《水浒传》第二四回:“武松 道:‘教嫂嫂生受,武松 寝食不安;县里拨一个土兵来使唤。’”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卷十二:“选民丁之壮者编成什伍,号为土兵。”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一:“而后知 明 人之徵土兵,亦犹本朝之募乡勇。”
- 3.
箭手释义:善于射箭的乡勇。
- 4.
练勇释义:清 代地方武装团练、乡勇等的统称。 《清史稿·兵志七》:“其考选练勇也,招沿海渔户年壮者充之。”《冷眼观》第二二回:“县官并不临场捉贼,只派了几名练勇,在县署前狠命的通通通放洋砲。”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二章:“因为习惯上所说的乡勇在公事上叫做练勇,组织这种地主武装叫做办团练,所以旗上绣了个斗大的‘练’字。”
- 5.
营汛释义:⒈军队戍防地。 《林则徐日记·道光五年三月初十日》:“连日所过营汛,皆放礮鸣金,甚有弁兵列队披坚执鋭以迎者,皆慰止之。”⒉指戍防军队。清 魏源《圣武记》卷九:“今 郧阳 五郎议增营汛,其即以乡勇入伍充兵,毋庸召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