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ǎn,(1) 仰面倒下,放倒。【组词】:偃卧。偃仆。偃仰(俯仰,喻随俗应付)。偃旗息鼓。(2) 停止。【组词】:偃息。偃武修文。(3) 古同“堰”,堤坝。
wǔ,(1) 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组词】:武装。武器。武警。武林。武坛。武生。武旦。武丑。武净。武举。(2) 勇猛,猛烈。【组词】:英武。威武。武断。武士。武夫。(3) 半步,泛指脚步。【组词】:步武。踵武。行(xíng )不数武。(4) 姓。
xiū,(1) 装饰,使完美。【组词】:修饰。修辞。装修。(2) 整治,恢复完美。【组词】: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3) 剪或削。【组词】:修剪。(4) 兴建,建造。【组词】:修建。修筑。(5) 编纂,撰写。【组词】:修书。修史。修纂。(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组词】:修学。修业。修养。(7) 长(cháng ),高。【组词】:修长。(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组词】:修行。修女。(9) 姓。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1. 停止武备,转而修明文教。
例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书·武成》
英[desist from military activities and encourage culture and eduction; beat swords into ploughshares;]
⒈ 停息武备,修明文教。
引《书·武成》:“王来自 商,至于 丰,乃偃武修文。”
《后汉书·袁术传》:“乃使王人奉命,宣明朝恩,偃武修文,与之更始。”
宋 陈亮 《酌古论·诸葛孔明上》:“江 东既平,天下既一,偃武修文,彰善癉恶,崇教化,移风俗,数年之间,天下略治。”
明 张煌言 《答赵安抚书》:“且其当鼎革之际,軫念疮痍,莫不省刑薄敛,偃武修文,与天下更始。”
鲁迅 《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我近来觉得有趣的倒要算看见那在 德国 手格盗匪若干人,在 北京 率领 三河县 老妈子一大队的武士 刘百昭 校长居然做骈文,大有偃武修文之意了。”
⒈ 偃息武备,提倡文教。元·关汉卿也作「修文偃武」、「偃武兴文」。
引《书经·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
《哭存孝·第二折》:「那其间便招贤纳士,今日个俺可便偃武修文。」
反穷兵黩武
1.唐朝建立五十年后,唐太宗下令偃武修文。
2.他凭借着做局长的权力,偃武修文,用妻舅的名义开了几个商店。
3.政府应该尽快制止目前的混乱局面,引导人民偃武修文,以经济建设为重心。
4.北宋统一的社会局面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偃武修文”的基本国策使“程朱理学”逐步居于统治地位。
5.唐太宗记取隋炀帝灭亡的教训,实行偃武修文,知人善任,为大唐帝业打下良好基础。
6.北宋中后期文化的大发展,其根本推动力在于建国之初赵匡胤定下的偃武修文基本国策。
7.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偃武修文,经济也在一天一天地恢复。
8.不要武器,要长袍即:偃武修文维尔福微微欠身道。
9.周武王在太公望辅助下灭商,于是偃武修文,放马于华山之南,放牛于桃林之野,向天下表示不再使用。
10.唐太宗记取隋煬帝灭亡的教训,实行偃武修文,知人善任,为大唐帝业打下良好基础。
11.东汉光武即位后,便偃武修文、励精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