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加以 加以的意思
jiā

加以

简体加以
繁体
拼音jiā yǐ
注音ㄐ一ㄚ 一ˇ
结构AB式
词性连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ā,(1) 增多。【组词】:增加。追加。加倍。加封。(2) 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组词】:加注解。加冕。(3) 把几个数合起来的算法。【组词】:加法。(4) 施以某种动作。【组词】:加以。不加考虑。(5) 使程度增高。【组词】:加工。加强。加剧。(6) 超过。【例句】:加人一等(形容学问才能超过常人)。(7) 姓。

yǐ,(1) 用,拿,把,将。【组词】:以一当十。以苦为乐。以身作则。以邻为壑。以讹传讹。以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组词】:以时启闭。物以类聚。(3) 因为。【组词】:以人废言。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 在,于(指时日)。【例句】:“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组词】:以待时机。以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组词】:梦寐以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组词】:以前。以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组词】:可以。得以。(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以急乎?(11) 及,连及。【组词】:富以其邻。

基本含义

对某事进行处理、采取行动。

加以的意思

加以 [jiā yǐ]

1. 连词。表示进一步的原因或条件。

加以老母。——《汉书·李广苏建传》
加以薄暮。——《广东军务记》
加以贪官。——《聊斋志异·促织》

[moreover; in addition;]

加以 引证解释

⒈ 犹言加上。表示进一步的原因或条件,多用于后一分句的句首。

《汉书·食货志上》:“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 汤 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
唐 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臣少多病,年纔五十,髮白齿落,理不久长,加以罪犯至重,所处又极远恶,忧惶慙悸,死亡无日。”
冰心 《斯人独憔悴》:“颖石 生性本来是活泼的,加以这些日子,在学校内很是自由,忽然关在家内,便觉得非常的不惯,背地里唉声叹气。”

⒉ 用在多音的动词或由动词转成的名词前,表示如何对待或处理前面所提到的事物。

明 徐榜 《济南纪政·烛冤》:“地方将 朝付 送官,扳 赵守道 在内,执讯之,加以重刑, 守道 服辜。”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吾母太恭人与荆人见而爱异之,加以殊眷,幼姑长姊,尤珍重相亲。”
毛泽东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这些都应该向他们去进行教育,加以纠正,而不是简单地去进行斥责。”


国语词典

加以 [jiā yǐ]

⒈ 给予、予以。

如:「这件事非常重要,必须优先加以处理。」

⒉ 再加上。

《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
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年才五十,发白齿落,理不久长,加以罪犯至重,所处又极远恶。」


加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祖释义:⒈指三位祖先。《左传·哀公二年》:“曾孙 蒯聵 敢告皇祖 文王、烈祖 康叔、文祖 襄公 ……以集大事,无作三祖羞。”杨伯峻 注:“三祖,皇祖、烈祖、文祖。”《文选·潘岳<关中>诗》:“三祖在天,圣皇绍祚。”李善 注引 臧荣绪《晋书》:“宣帝 追号曰 高祖,文帝 号曰 太祖,武帝 号曰 世祖。”《金史·礼志一》:“至 唐高宗 始以 高祖 太宗 崇配。垂拱 初,又加以 高宗,遂有三祖同配之礼。”⒉指 三国 魏 武帝 曹操、文帝 曹丕、明帝 曹叡。《三国志·魏志·明帝纪》:“有司奏:武皇帝 拨乱反正,为 魏太祖
    • 2.
      下石释义:往井下丢石块。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语出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六:“已挤沟壑,犹下石不休;方困蒺藜,尚弯弓而相射。”清 唐孙华《赠同年赵蒙泉》诗:“临危翻下石,颠岸復弯彀。”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我以为师如荒谬,不妨叛之,但师如非罪而遭冤,却不可乘机下石,以图快敌人之意而自救。”参见“落井下石”。
    • 3.
      不予置评释义:不加以评论。
    • 4.
      不予评置释义:不加以评论。
    • 5.
      不事雕琢释义:不加以任何修饰。不注意雕琢。
    • 6.
      不教而杀释义: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7.
      不教而诛释义: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8.
      不置一词释义:指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 9.
      不置褒贬释义: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 10.
      不过释义:⒈用在形容词性的词组或双音节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最高:再好不过。 最快不过。乖巧不过的孩子。⒉指明范围,含有往小里或轻里说的意味;仅仅:当年她参军的时候不过十七岁。他不过念错一个字罢了。⒊用在后半句的开头儿,表示转折,对上半句话加以限制或修正,跟“只是”相同:病人精神还不错,不过胃口不大好。
    • 11.
      不露锋芒释义:锋芒:比喻锐气或才干。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 12.
      丑汙释义:丑恶污秽。明 方孝孺《南斋记》:“相慢之至,以尔汝为未足,而呼其名;以相名为未足,而加以丑污之号。”
    • 13.
      专着释义:就某方面加以研究论述的专门著作。
    • 14.
      东拼西凑释义:比喻零乱地加以拼凑。
    • 15.
      严词拒绝释义:指用严厉的语言、语气,加以拒绝。
    • 16.
      临危下石释义: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 《野叟曝言》第五九回:“水夫人 慨然嘆息道:‘……即衣冠名教中,講説道學,誇談經濟者,少甚麽看風使柁、臨危下石之人。’”
    • 17.
      举劾释义:列举罪行、过失加以弹劾。
    • 18.
      举正释义:⒈指出谬误,加以纠正。《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於始,举正於中,归餘於终。”唐 刘肃《大唐新语·友悌》:“毕构 为 益州 长史兼按察使,多所举正,风俗一变。”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惜乎言官不能举正,坐成其妄耳。”⒉列举其罪而正之以法。《后汉书·苏章传》:“顺帝 时,迁 冀州 刺史。故人为 清河 太守,章 行部案其姦臧……遂举正其罪。”
    • 19.
      举要治繁释义:做文章时,应抓住重点,把芜杂的部分加以修改。
    • 20.
      乐典释义:条举音乐乐谱的构造、组织、性质等并加以说明的书。

加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祖释义:⒈指三位祖先。《左传·哀公二年》:“曾孙 蒯聵 敢告皇祖 文王、烈祖 康叔、文祖 襄公 ……以集大事,无作三祖羞。”杨伯峻 注:“三祖,皇祖、烈祖、文祖。”《文选·潘岳<关中>诗》:“三祖在天,圣皇绍祚。”李善 注引 臧荣绪《晋书》:“宣帝 追号曰 高祖,文帝 号曰 太祖,武帝 号曰 世祖。”《金史·礼志一》:“至 唐高宗 始以 高祖 太宗 崇配。垂拱 初,又加以 高宗,遂有三祖同配之礼。”⒉指 三国 魏 武帝 曹操、文帝 曹丕、明帝 曹叡。《三国志·魏志·明帝纪》:“有司奏:武皇帝 拨乱反正,为 魏太祖
    • 2.
      下石释义:往井下丢石块。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语出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六:“已挤沟壑,犹下石不休;方困蒺藜,尚弯弓而相射。”清 唐孙华《赠同年赵蒙泉》诗:“临危翻下石,颠岸復弯彀。”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我以为师如荒谬,不妨叛之,但师如非罪而遭冤,却不可乘机下石,以图快敌人之意而自救。”参见“落井下石”。
    • 3.
      不予置评释义:不加以评论。
    • 4.
      不予评置释义:不加以评论。
    • 5.
      不事雕琢释义:不加以任何修饰。不注意雕琢。
    • 6.
      不教而杀释义: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7.
      不教而诛释义: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8.
      不置一词释义:指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 9.
      不置褒贬释义: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 10.
      不过释义:⒈用在形容词性的词组或双音节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最高:再好不过。 最快不过。乖巧不过的孩子。⒉指明范围,含有往小里或轻里说的意味;仅仅:当年她参军的时候不过十七岁。他不过念错一个字罢了。⒊用在后半句的开头儿,表示转折,对上半句话加以限制或修正,跟“只是”相同:病人精神还不错,不过胃口不大好。
    • 11.
      不露锋芒释义:锋芒:比喻锐气或才干。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 12.
      丑汙释义:丑恶污秽。明 方孝孺《南斋记》:“相慢之至,以尔汝为未足,而呼其名;以相名为未足,而加以丑污之号。”
    • 13.
      专着释义:就某方面加以研究论述的专门著作。
    • 14.
      东拼西凑释义:比喻零乱地加以拼凑。
    • 15.
      严词拒绝释义:指用严厉的语言、语气,加以拒绝。
    • 16.
      临危下石释义: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 《野叟曝言》第五九回:“水夫人 慨然嘆息道:‘……即衣冠名教中,講説道學,誇談經濟者,少甚麽看風使柁、臨危下石之人。’”
    • 17.
      举劾释义:列举罪行、过失加以弹劾。
    • 18.
      举正释义:⒈指出谬误,加以纠正。《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於始,举正於中,归餘於终。”唐 刘肃《大唐新语·友悌》:“毕构 为 益州 长史兼按察使,多所举正,风俗一变。”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惜乎言官不能举正,坐成其妄耳。”⒉列举其罪而正之以法。《后汉书·苏章传》:“顺帝 时,迁 冀州 刺史。故人为 清河 太守,章 行部案其姦臧……遂举正其罪。”
    • 19.
      举要治繁释义:做文章时,应抓住重点,把芜杂的部分加以修改。
    • 20.
      乐典释义:条举音乐乐谱的构造、组织、性质等并加以说明的书。

加以造句

1.有的人嫌这里投资环境不好,他们马上投其所好,从交通、通讯、环境等方面加以改造更新。

2.瞬息即逝的机会是极难把握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聚精会神地加以观察。

3.我们对过去那些描写风花雪月的作品,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分析。

4.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我们不能充耳不闻,要加以抵制。

5.面对这些不实的谎言,我们应该义正辞严地加以反驳。

6.明知他是小人你还加以重用,弄得如今公司乌烟瘴气,难怪大家说你养痈贻患,咎由自取。

7.对于一切错误的意见、言论,都必须采取讨论的方式加以解决,要以理服人,而绝不能以力服人。

8.他那副低声下气的样子,让我不忍心再加以责骂。

9.人的思想和创意是千变万化的,怎么可以用僵化的制度加以规范呢?

10.对那些肆意渲染暴力色情的所谓“地摊文学”,不能听之任之,必须加以清扫。

11.对那些肆意泻染暴力色情的所谓“地摊文学”,不能听之任之,必须加以清扫。

12.错误不可隐瞒,一定要加以分析批判,以便惩前毖后。

13.对于才子佳人戏,也不要一概加以否定。

14.四季无法人为的加以改变,就如一个人无法用拔苗助长的方法急令春天的到来。

15.对错误的东西不能放任自流,必须正确引导,加以纠正。

16.他的引证根本站不住脚,因为他没有搞懂所引文章的基本主张,只不过断章取义地加以引用罢了。

17.我其实并不想杀鸡吓猴,但对个别不良现象加以批评而引以为诫起的重视却是必要的。

18.公司内部弊病丛生,他虽想要正本清源地加以改革,却无法克服来自各方面的许多阻挠。

19.正本清源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20.这样一个狗彘不若的王爷,杜甫却偏偏对他怀念不已,并假借人民之口而加以歌颂。

加以(jia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加以是什么意思 加以读音 怎么读 加以,拼音是jiā yǐ,加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加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