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g fěng, ◎ 古同“讽”,讽刺。
mù,(1) 树类植物的通称。【组词】: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2) 木料、木制品。【组词】: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3) 棺材。【组词】:棺木。(4) 质朴。【例句】:木讷(朴实迟钝)。(5) 呆笨。【组词】:木鸡。(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组词】:麻木。(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姓。
zhī,(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组词】:赤子之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组词】: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组词】:置之度外。等闲视之。(5) 代词,这,那。【例句】:“之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组词】:久而久之。(7) 往,到。【例句】:“吾欲之南海”。
bēi,(1) 伤心,哀痛。【组词】:悲哀。悲伤。悲怆。悲痛。悲切。悲惨。悲凉。悲愤。悲凄。悲恸。悲吟。悲壮。悲观。悲剧。乐极生悲。(2) 怜悯。【组词】:悲天悯人。
1. 谓父母死,不得孝养的悲哀。
例不胜霜露风木之悲也。
英[ wind and wood carry grief——no longer able to care for one's parents; ]
3. 亦作“风木含悲”
⒈ 比喻父母亡故,不及侍养的悲伤。参见“风树”。
引明 顾大典 《青衫记·元白揣摩》:“早年失怙,常怀风木之悲;壮岁鼓盆,久虚琴瑟之乐。”
清 钱谦益 《南京浙江道监察御史曹汝兰授文林郎制·母李氏仍前赠》:“哀此风木之悲,用霈《蓼萧》之泽。”
清 钮琇 《觚賸·两大文章》:“温嶠 之絶裾,自忘其母,风木之悲何及,缾罍之耻奚偿?”
亦作“风木含悲”。 明 汪廷讷 《狮吼记·叙别》:“先父 公弼,作宦 黄州,因而流寓 岐亭,不幸风木含悲,年来独与妻房 柳氏,谐其伉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