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探知 探知的意思
tànzhī

探知

简体探知
繁体
拼音tàn zhī
注音ㄊㄢˋ ㄓ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àn,(1) 寻求。【组词】:探求。探讨。探索。探试。勘探。试探。钻探。探幽访胜。探本穷源。(2) 侦察打听。【组词】:探问。探听。探询。探查。探察。(3) 做侦察工作的人。【例句】:探马(侦察骑兵)。敌探。密探。(4) 访问,看望。【组词】:探望。探亲。探监。(5) 头或上体伸出,手伸入。【组词】:探身。探头探脑。探囊取物。

zhī zhì,(1) 晓得,明了。【组词】: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2) 使知道。【组词】:通知。知照。(3) 学识,学问。【例句】:知识,求知。无知。(4) 主管。【例句】: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 彼此了解。【组词】:相知。知音。知近。(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例句】:故知(老朋友)。(1) 同“智”,智慧。

基本含义

探索并了解事物的真相或内情。

探知的意思

探知 [tàn zhī]

1. 经探听、探查或探测后得知。

[find out by inquiry, etc.; feel; worm;]

探知 引证解释

⒈ 探测而知;刺探而知。

《韩非子·难言》:“激急亲近,探知人情,则以为譖而不让。”
《汉书·艺文志》:“故圣王必正历数,以定三统服色之制,又以探知五星日月之会。”
《后汉书·儒林传上·杨伦》:“尚书奏 伦 探知密事,激以求直。”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上:“探知 盖苏文 自恃知兵,谓中国无能讨,故违命。”

⒉ 犹言了解情况。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一:“偶一日謁至,典謁已通名,而 东坡 移时不出。欲留,则伺候颇倦;欲去,则业已达姓名。如是者久之, 东坡 始出,愧谢久候之意,且云:适了些日课,失於探知。”


国语词典

探知 [tàn zhī]

⒈ 探察而后得知。

《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上·杨伦传》:「奏御,有司以伦言切直,辞不逊顺,下之。尚书奏伦探知密事,激以求直。」
《三国演义·第一三回》:「绍遂遣颜良将兵五万,往助曹操。细作探知这个消息,飞报吕布。」


探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侦知释义:探知;暗中查明。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经四》:“敌人侦知其(王阳明)讲学不甚设备,而我兵已深入其巢穴矣。”李大钊《青年与农村》:“一经政府侦知他们,或者逃走天涯,或者陷入罗网。”
    • 2.
      察见渊鱼释义:明察到能看见深渊里的鱼。 比喻能探知别人的隐私。《列子·说符》:“(赵)文子曰:‘周谚有言: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
    • 3.
      窥知释义:探知;侦悉。
    • 4.
      讨类知原释义:指通过类比而探知渊源。
    • 5.
      谍知释义:探知;暗中查明。《新唐书·张延赏传》:“朏 酣乱不设备,延赏 谍知之。”宋 田况《儒林公议》卷上:“竦 谍知其情,坚守不动,元昊 亦踰年不敢輒侵其疆。”清 魏源《圣武记》卷六:“阮氏 谍知虚实,於岁暮倾巢再举袭国都。”
    • 6.
      逆探释义:预测;事先探知。 《资治通鉴·汉武帝太始三年论》:“是以姦人逆探上意,知其奇爱少子欲以为嗣,遂有危皇后、太子之心。”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二》:“且 醋沟,方(方回)但言未知,未尝自以为知也,用修(杨慎)逆探讥之,得无以己度人乎?”清 王筠《菉友肊说》:“子张 不问期,孔子 不得逆探其意而言期。”
    • 7.
      防拏释义:防备和捉拿。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新译英国政府刊布中国革命蓝皮书》:“瑞澂 电奏,探知革党潜匿於 武昌,定期十九日夜间起事,正飭防拏。”

探知(tan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探知是什么意思 探知读音 怎么读 探知,拼音是tàn zhī,探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探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