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罪 [guī zuì]
1. 本指自首服罪,又指委罪于人。
例功归于己,归罪于人。
英[put the blame on; impute to; attribute a fault to;]
归罪 引证解释
⒈ 将罪过归于某人或某集体。
引《后汉书·段熲传》:“郭閎 归罪於 熲,熲 坐徵下狱,输作左校。”
《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二年》:“范延光 知事不济,归罪於 孙鋭 而族之。”
鲁迅 《而已集·“意表之外”》:“但我一开口,他却可以归罪于我了。”
⒉ 自首认罪。
引《后汉书·陈寔传》:“盗大惊,自投於地,稽顙归罪。”
《晋书·蔡谟传》:“謨 先帝师傅,服事累世,且归罪有司,内讼恩愆,若遂致之於理,情所未忍。”
《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三年》:“李旱 还,闻 双 死,惧,弃军而亡,至 板陘,復还归罪。”
国语词典
归罪 [guī zuì]
⒈ 将罪过归于某人或某事。
引《三国演义》第三八回:「今妫、戴二贼,谋杀我夫,只归罪边洪,将我家赀、童婢尽分去。」
例如:「这桩车祸应归罪于驾驶人闯红灯。」
近归咎
反宽恕
⒉ 认罪。
引《后汉书·卷六二·荀韩钟陈列传·陈寔》:「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
归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丹石释义:⒈赤色的石头。晋 王嘉《拾遗记·高辛》:“丹丘 之野多鬼,血化为丹石,则码碯也。”南朝 梁 江淹《江上之山赋》:“挂青萝兮万仞,竖丹石兮百重。”宋 沉遘《天台山送僧象微归山》诗:“巖足多丹石,光华灿宝璐。”⒉指丹砂炼制的丹药。宋 周密《齐东野语·疽阴阳症》:“族伯 临川 推官……多服乌附丹砂,晚年疽发背,其大如扇。医者悉归罪於丹石之毒。”⒊丹砂和石头。比喻赤诚、坚定。南朝 宋 颜延之《庭诰》:“丹可灭而不能使无赤,石可毁而不能使无坚。苟无丹石之性,必慎浸染之由。”宋 范仲淹《上张侍郎启》:“经纬抗 鲁
- 2.
偏执性人格释义:人格障碍之一。表现为感觉极度过敏,思想行动固执,多疑,好妒忌,自我评价过高,对别人要求过多,好争辩,做错事总是归罪于客观或别人,表情冷漠,缺乏幽默。
- 3.
具服释义:⒈完全服罪。《汉书·赵广汉传》:“长安 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广汉 使吏捕治,具服。”《新唐书·第五琦传》:“会有告 琦 纳金者,遣御史驰桉,琦 辞曰:‘位宰相,可自持金邪?若付受有状,请归罪有司。’御史不晓,以为具服,狱上之,遂长流 夷州。”⒉朝服。《新唐书·车服志》:“具服者,五品以上陪祭、朝饗、拜表、大事之服也,亦曰朝服。”
- 4.
分任释义:⒈分别担任。冯玉祥《我的生活·在常德(二)》:“教导团以 鹿锺麟 同志为团长,刘骥、门致中、刘郁芬、石敬亭 分任教官。”陶菊隐《记者生活三十年》第三章:“李 冯 二人分任南北两路总司令,共同宣布讨 蒋。”⒉分别承担。鲁迅《华盖集续编·送灶日漫笔》:“但这也不能独归罪于公论家,社会上风行请吃饭而讳言请吃饭,使人们不得不虚假,那自然也应该分任其咎的。”
- 5.
处咎释义:归罪。
- 6.
委咎释义:归罪。
- 7.
归咎于释义:归罪,把罪过推给别人归咎于客观原固。
- 8.
归曲释义:犹归罪。 《汉书·匈奴传下》:“令单于自疏,不亲边吏,或者设为反间。欲因而生隙,受之适合其策使得归曲而直责。”颜师古 注:“归曲於 汉,而以直义来责也。”《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韶 本凿空开边,骤躋政地,乃以勤兵费财归曲朝廷,帝由是不悦。”章炳麟《訄书·订孔》:“故今不以利器之説归曲 孔氏。”
- 9.
归狱释义:⒈犹归罪。《公羊传·闵公元年》:“﹝ 庆父 ﹞使﹝ 邓扈乐 ﹞弑 子般,然后诛 邓扈乐 而归狱焉。”《汉书·五行志上》:“归狱不解,兹谓追非。”颜师古 注:“李奇 曰:‘归罪过于民,不罪己也。’张晏 曰:‘谓释有罪之人而归无辜者也。’”严复《<法意>按语》:“唐 宋 诸儒,想望太平,皆太息于先王经制之破坏,而归狱 商君。”钱基博《辛亥南北议和别记》:“汉口 之焚,论者胥归狱 冯公。”⒉返归监狱。唐 白居易《七德舞》诗:“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⒊归结狱讼。清 魏源《圣武记》卷八:“又狱有不能结
- 10.
归罪释义:把罪过归于(某个人或集体):归罪于他人。
- 11.
怨天尤人释义:遇到挫折或困难时,一味埋怨天,归罪于别人。 形容抱怨客观条件不利,不从主观上找原因。《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天:这里指命运。
- 12.
断表释义:拒不接受所上章表。《晋书·朱序传》:“序 以老病,累表解职,不许。詔断表,遂輒去任。数旬,归罪廷尉,詔原不问。”《南史·梁纪下·元帝》:“时巨寇尚存,帝未欲即位,而四方表劝,前后相属,乃下令断表。”《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戊午,加左僕射 房玄龄 太子少师。玄龄 ……深畏满盈,上表请解机务;上不许。玄龄 固请不已,詔断表,乃就职。”胡三省 注:“今之让官者,来表三让,敕断来章,则閤门不復受其表,即 唐 制之断表也。”
- 13.
欲谁归罪释义:将要归罪于谁呢?
- 14.
燕啄皇孙释义:西汉 绥和 二年,成帝 无病暴死。或归罪皇后 赵飞燕 及其妹 赵昭仪,责其“执贼乱之谋,残灭继嗣以危宗庙”,赵飞燕 姊妹先后自杀。史谓“先是有童謡曰:‘燕燕,尾涏涏,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见《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后以“燕啄皇孙”为后妃谋害皇子之典。唐 骆宾王《代李敬业讨武氏檄》:“燕啄皇孙,知 汉 祚之将尽。”亦省作亦省作“燕啄”唐 独孤及《唐故睢阳郡太守赠秘书监李公神道碑铭》:“会 垂拱 永昌 已后,天下有燕啄之謡。”
- 15.
罪岁释义:罪岁,汉语词语,意思为归罪于年岁天灾
- 16.
罪坐释义:归罪;连坐。
- 17.
罪己责躬释义:罪己:归罪于己;躬:自己。责备并归罪于自己。
- 18.
责躬罪己释义:责躬:责备自己;罪:归罪。责备自己并归罪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