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备尽 备尽的意思
bèijìn

备尽

简体备尽
繁体備盡
拼音bèi jìn
注音ㄅㄟˋ ㄐ一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èi,(1) 具备;完备。【组词】:具备。完备。求全责备(要求全面、完美)。(2) 预备;准备。【组词】:预备。防备。准备。筹备。备案(向主管机关做书面报告,以备查考)。备注。备忘录。(3) 设备。【组词】:设备。装备。军备。

jìn jǐn,(1) 极,最。【组词】:尽底下。(2) 力求达到最大限度。【例句】:尽量(liàng )。尽管。(3) 都,全。

基本含义

尽力准备,做到最好

备尽的意思

备尽 [bèi jìn]

1. 周备详尽。

备尽 引证解释

⒈ 周备详尽。

唐 韩愈 《谢许受王用男人事物状》:“臣才识浅薄,词艺荒芜,所撰碑文,不能备尽事跡。”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至 太宗 皇帝,始搜罗法书,备尽求访。”
明 瞿佑 《归田诗话·淮西碑》:“然 李义山 与 昌黎 相去不远,其《读淮西碑》长篇至五十餘句,称赞备尽。”


备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冠年释义:指男子二十岁。 南朝 梁 慧皎《高僧传·忘身·释僧富》:“﹝僧 富 ﹞及至冠年,备尽经史,美姿容,善谈论。”
    • 2.
      家备释义:臣下私家的军队。《左传·哀公十四年》:“宋 桓魋 ……请享公焉。以日中为期,家备尽往。”杨伯峻 注:“谓 魋 以其私家之兵甲尽往享所。”《汉书·毌将隆传》:“今 贤 等便僻弄臣,私恩微妾,而以天下公用给其私门,契国威器共其家备。”
    • 3.
      宽譬释义:宽慰劝解。 《后汉书·冯异传》:“自 伯升 之败,光武 不敢显其悲戚,每独居,輒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异 独叩头宽譬哀情。”南朝 梁 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世祖 日夜忧怀,备尽宽譬。”宋 朱熹《跋刘杂端奏议》:“同志之士,忧之过甚,恐其以是而不能鬱鬱以久也,则姑为是説以宽譬之,是乃忠君爱国之尤者。”清 戴名世《袁烈妇传》:“有从姑年八十餘,怜烈妇甚,夜则相从宿,而时时为宽譬之。”
    • 4.
      密勿释义:⒈勤勉努力。 《诗·小雅·十月之交》:“黽勉从事,不敢告劳。”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谓“鲁‘黽勉’作‘密勿’。”《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挠众枉,勉彊以从王事……故其诗曰:‘密勿从事,不敢告劳。’”颜师古 注:“密勿,犹黽勉从事也。”南朝 梁 沉约《刘领军封侯诏》:“内参嘉謨,外宣戎略,密勿劬劳,诚力备尽。”宋 曾巩《祭欧阳少师文》:“櫝敛兵革,天清地謐,日进昌言,从容密勿,开建国本,情忠力悉。”清 顾炎武《乾陵》诗:“弥缝由密勿,迴斡赖元功。”⒉机要;机密。《三国志·魏志·杜恕传》:“与闻政事
    • 5.
      忧怀释义:⒈忧虑怀念;忧思。汉 王充《论衡·对作》:“建初 孟年,中州 颇歉,潁川、汝南,民流四散;圣主忧怀,詔书数至。”南朝 梁 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世祖 日夜忧怀,备尽宽譬。”⒉忧伤的心怀。清 曾国藩《复刘霞仙中丞书》:“筠仙 修通志之议,事甚浩博,未易卒业;近又丧其爱子,忧怀何以自遣。”郑振铎《离别》二:“行期前一天的晚上,我去向她告别,勉强装出高兴的样子,要逗引开她的忧怀别绪。”
    • 6.
      游屐释义:⒈出游时穿的木屐。亦代指游踪。宋 王安石《韩持国从富并州辟》诗:“何时归相过,游屐尚可蜡。”元 赵孟頫《投赠刑部尚书不忽木公》诗:“山好双游屐,溪清一钓船。”清 钱学纶《语新》卷下:“昔年游屐屡临,有懒残眇一目僧人,出袍衲相示。”⒉典出《宋书·谢灵运传》:“﹝ 谢灵运 ﹞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巖嶂千重,莫不备尽。登躡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后以“游屐”指游玩山水。宋 方岳《不寐》诗:“草合妨游屐,沙崩压钓舟。”清 龚炜《巢林笔谈·舅氏春游诗》:“舅氏素简出,得追陪游屐,尤可喜。”
    • 7.
      灵运屐释义:《宋书·谢灵运传》:“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巖嶂千重,莫不备尽。登躡常著木履,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因称这种特制的木屐为“灵运屐”。
    • 8.
      谢公屐释义:一种前后齿可装卸的木屐。原为 南朝 宋 诗人 谢灵运 游山时所穿,故称。事见《宋书·谢灵运传》:“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巖嶂十重,莫不备尽。登躡常著木履,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南史·谢灵运传》引此作“木屐”。

备尽(beiji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备尽是什么意思 备尽读音 怎么读 备尽,拼音是bèi jìn,备尽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备尽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