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通中 通中的意思
tōngzhōng

通中

简体通中
繁体
拼音tōng zhōng
注音ㄊㄨㄥ ㄓㄨ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ōng tòng,(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组词】:通风。通天。通气。通宵。通行。通过。通衢。贯通。四通八达。曲径通幽。(2) 懂得,彻底明了。【组词】:通晓。通彻。通今博古。通情达理。(3) 传达。【组词】:通令。通讯。通报。通告。通知。通缉。通谍。(4) 往来交接。【组词】:通敌。通商。通邮。通融。通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通。沟通。(5) 普遍、全。【例句】:通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通论。通体。通身。通读。通常。通病。通盘。普通。(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组词】:通奸。私通。

zhōng zhòng,(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组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组词】:暗中。房中。中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例句】: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组词】:在研究中。(5) 特指“中国”。【组词】:中式。中文。(6) 适于,合于。【组词】:中看。(1) 恰好合上。【组词】: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2) 受到,遭受。【组词】:中毒。中计。(3) 科举考试被录取。【组词】:中举。中状元。

通中的意思

通中 [tōng zhōng]

1. 即通中枕。

通中 引证解释

⒈ 即通中枕。参见“通中枕”。

宋 王禹偁 《七夕》诗:“兀然何所营,横枕通中卧。”
宋 王禹偁 《阁下暮春》诗:“詔书稀少日何长,闲枕通中睡一塲。”


通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帖释义:⒈药一剂称一帖。唐 白居易《闻微之江陵卧病以大通中散碧腴垂云膏寄之因题四韵》:“已题一帖红消散,又封一合碧云英。”元 王仲文《救孝子》第四折:“只到我家厢儿里取一帖药来,煎与我吃。”⒉指一帖药。《醒世姻缘传》第二回:“这病比昨日减动六七分了;今日再一帖下去,情管都好了。”⒊古代科举考试的一条试题。《新唐书·选举志上》:“博士考试,读者千言试一帖,帖三言。”⒋一幅字帖。宋 苏轼《元祐六年六月自杭州召还汶公馆我于东堂阅旧诗卷次诸公韵》之二:“鬢鬚白尽成何事,一帖空存老 遂良。”⒌犹一盏。《景德传灯录·法
    • 2.
      东京释义:⒈西汉都长安,东汉都洛阳,故称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⒉五代、北宋时称开封为东京(称洛阳为西京),辽、金 时称辽阳为东京(称大同为西京)。⒊日本国首都。位于本州岛东南部。人口1 177万(1995年)。是世界最 大城市之一,日本全国政治、文化、交通中心和最大的工商业中心。繁华闹市银座、商业区阳光城和世 界最高铁塔之一的东京塔都世界闻名。皇宫和上野公园是旅游胜地。
    • 3.
      中国远征军释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于1942年春进攻缅甸。中国政府应英国政府要求,于同年2月组成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前线。在对日作战中予日军以沉重打击,后因日军大量增兵而失利。同年9月主力撤至滇西怒江东岸,后重建司令部;另一部撤至印度东北部,改称驻印军。1945年1月,远征军两支部队在缅北会师,打通中印公路,为盟军在缅甸的最后胜利奠定基础。
    • 4.
      中大人释义:⒈汉 代称老年而有权势的宫人。《后汉书·邓禹传》:“时宫人出入,多能有所毁誉,其中耆宿,皆称中大人。所使者乃 康 家先婢,亦自通中大人。”⒉用以称宦官。宋 岳珂《桯史·南陔脱帽》:“居旬日,内出犊车至第,有中大人下宣旨。”《二刻拍案惊奇》卷五:“你道轿中是何等人,原来是穿宫的高品近侍中大人。”
    • 5.
      中枢释义:在一事物系统中起关键、主导作用的部分:交通中枢。神经中枢。
    • 6.
      中溜释义:⒈中号,不大不小。 老舍《四世同堂》十四:“那些中溜儿的玩具,既不象大号的那么威武,也不象小号的那么玲珑,当然价钱也合适一点。”⒉中霤:亦作“中廇”。亦作“中溜”。室的中央。《公羊传·哀公六年》:“於是使力士举巨囊,而至于中霤。”徐彦 疏引 庾蔚 曰:“复地上累土,穴则穿地也。复穴皆开其上取明,故雨霤之,是以因名中室为中霤也。”《楚辞·刘向<九叹·愍命>》:“刜谗贼於中廇兮,选 吕 管 於榛薄。”王逸 注:“中廇,室中央也。”郭沫若《屈原》第二幕:“正中及左右建构不相衔接,其间有侧道可通中霤。”⒊指窗。
    • 7.
      中霤释义:⒈室的中央。《公羊传·哀公六年》:“於是使力士举巨囊,而至于中霤。”徐彦 疏引 庾蔚 曰:“复地上累土,穴则穿地也。复穴皆开其上取明,故雨霤之,是以因名中室为中霤也。”《楚辞·刘向<九叹·愍命>》:“刜谗贼於中廇兮,选 吕 管 於榛薄。”王逸 注:“中廇,室中央也。”郭沫若《屈原》第二幕:“正中及左右建构不相衔接,其间有侧道可通中霤。”⒉指窗。宋 陆游《宁德县重修城隍庙记》:“凡日用起居所赖者皆祭,祭门、祭灶、祭中溜之类是也。”明 张煌言《岛居》诗之一:“短垣繚却月,中霤贯长庚。”清 夏炘《学礼管释·释窗
    • 8.
      亨贞释义:谓亨通中正。
    • 9.
      京广线释义:又叫京广铁路 贯通中国南北的重要铁路干线。起自丰台站,止于广州西站,全长2284千米。这条铁路由原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组成。
    • 10.
      伏尔加格勒释义:原名察里津,后名斯大林格勒,1961年改现名。俄罗斯城市。位于该国欧洲部分南部,临伏尔加河。是重要工业基 地和水陆交通中心。国内战争时期的察里津保卫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都是在这 里进行的。
    • 11.
      伦敦释义:英国首都。位于大不列颠岛东南部。人口701万(1995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最大海港,世界第二大国际金融中心。名胜古迹多,以伦敦塔桥、大本钟、白金汉宫、大英博物馆、格林尼治天文台、马克思墓等最为著名。
    • 12.
      兰州释义:甘肃省省会。位于省东部,市区面积2122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42万。中国西北地区综合性工业城市,黄河上游重要渡口,甘肃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市电力供应充足,石油化学工业发达,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
    • 13.
      利马释义:秘鲁首都。位于该国西南部,临近太平洋。人口691万(1996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圣马科斯大学是西半球最古老的大学之一。
    • 14.
      华沙释义:波兰首都。 位于该国中部偏东。人口163万(1996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人均绿地面积居世界大城市前列。
    • 15.
      南京市释义:别称宁、金陵。江苏省会。位于该省西南部,濒临长江。人口235万(1997年)。京沪、宁铜等铁路在此相交。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化学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中国古都之一。有中山陵、明孝陵、玄武湖、雨花台烈士陵园等名胜古迹。紫金山天文台闻名全国。
    • 16.
      南宁市释义:别称邕(yōng)。 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位于自治区南部邕江沿岸。人口92万(1997年)。湘桂铁路在此与南昆、南防铁路相接。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风景名胜有南湖、伊岭岩、青山等。
    • 17.
      南昌释义:南昌,简称“洪”,又称洪城、英雄城,是江西省省会,是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教育、科技和交通中心,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中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南昌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濒临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西南岸,自古就有“粤户闽庭,吴头楚尾”、“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南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200多年的建城史,因南方繁荣昌盛而得名,一直都是府、州、省、道治所。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在此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支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是著名的
    • 18.
      南昌市释义:江西省会。位于该省北部赣江下游东岸,京九铁路线上。人口124万(1997年)。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在周恩来等同志领导下,1927年8月1日曾在这里举行武装起义。现建有八一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堂。
    • 19.
      台北市释义:位于中国台湾省台北盆地中央,环岛铁路线上。人口260万(1997年)。是全省的最大城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风景名胜有大屯火山群、阳明山、北投温泉等。
    • 20.
      合肥市释义:安徽省会。位于该省中部,淮南、合九铁路交会处。人口97万(1997年)。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有钢铁、机械、化工等工业。风景名胜有逍遥津、教弩台、包公祠等。

通中(tongzh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通中是什么意思 通中读音 怎么读 通中,拼音是tōng zhōng,通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通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