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国恩 国恩的意思
guóēn

国恩

简体国恩
繁体國恩
拼音guó ēn
注音ㄍㄨㄛˊ 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ó,(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组词】: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 特指中国的。【组词】: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 姓。

ēn, ◎ 好处,深厚的情谊。【组词】:恩爱。恩赐。恩宠(指帝王对臣下的优遇和宠幸)。恩德。恩典。恩惠。恩仇。感恩。开恩。

基本含义

国家的恩德或恩惠。

国恩的意思

国恩 [guó ēn]

1. 指封建时代王朝或君主所赐予的恩惠。

国恩 引证解释

⒈ 指封建时代王朝或君主所赐予的恩惠。

《后汉书·来历传》:“耿宝 託元舅之亲,荣宠过厚,不念报国恩,而倾侧姦臣。”
晋 李密 《陈情事表》:“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旧唐书·李德裕传》:“孜孜夙夜,上报国恩。”
清 鲁一同 《关忠节公家传》:“丈夫受国恩,有急,死耳。”


国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子释义:⒈夏 太康 昆弟五人。 《楚辞·离骚》:“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朱熹 集注:“五子为 太康 昆弟五人。”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夏 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一说为 太康 弟。游国恩《离骚纂义》引 王引之 曰:“五子,即 五观 也。”⒉指 宋 代的 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清 何凌汉《宋元学案叙》:“余生於 濂溪 之乡,幼禀庭训,读 宋 五子书。”⒊谓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干支相配六十年间有五个子年,故称。《汉书·律历志上》:“日有六甲,辰有五子。”颜师古 注:“六甲之中唯甲寅
    • 2.
      余愧释义:不尽的愧怍。 清 徐鼒《小腆纪年》卷十一:“我兄弟受国恩无以报,空烦公等死有餘愧。”
    • 3.
      利泽释义:利益恩泽。 《庄子·天运》:“利泽施於万世,天下莫知也。”成玄英 疏:“有利益恩泽,惠润羣生。”《汉书·景帝纪》:“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宋 梅尧臣《依韵奉和永叔感兴》诗之三:“利泽欲及时,唯恐不行远。”游国恩《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纪念敬赋》诗:“身繫安危久,人歌利泽深。”
    • 4.
      副笄释义:古代贵族妇女的头饰。编发为假髻称副,假髻上所插的簪称笄。《诗·鄘风·君子偕老》:“君子偕老,副笄六珈。”毛 传:“副者,后夫人之首饰,编髮为之。笄,衡笄也。”郑玄 笺:“副,既笄而加饰,如今步摇上饰。”清 钱谦益《曾祖母陈氏赠一品夫人制》:“乡里妇孺,晦昧百年。翟茀副笄,詔於幽穸。国恩至是,可谓隆矣!”
    • 5.
      南金释义:⒈南方出产的铜。后亦借指贵重之物。《诗·鲁颂·泮水》:“元龟象齿,大赂南金。”毛 传:“南谓 荆 扬 也。”郑玄 笺:“荆 扬 之州,贡金三品。”孔颖达 疏:“金即铜也。”《后汉书·宦者传序》:“南金、和 寳、冰紈、雾縠之积,盈仞珍藏。”唐 白居易《酬张太祝晚秋卧病见寄》诗:“何以报珍重,慙无双南金。”游国恩《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纪念敬赋》诗:“餘年犹愿学,片语是南金。”⒉比喻南方的优秀人才。《晋书·薛兼传》:“兼 清素有器宇,少与同郡 纪瞻、广陵 閔鸿、吴郡 顾荣、会稽 贺循 齐名,号为‘五儁’。初入 洛,
    • 6.
      同光体释义:清 同治、光绪 年间的诗歌流派。其作品刻意模仿 宋 诗的江西派。代表作家有 陈三立、陈衍 等。游国恩 等《中国文学史》第九编:“在诗坛上,和‘新派诗’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以 陈三立、陈衍 为代表的‘同光体’。这是 宋 诗运动的一个发展。”钱锺书《围城》三:“我做的诗,路数跟家严不同……他到如今还不脱 黄仲则 龚定庵 那些 乾 嘉 人习气,我一开笔就做的同光体。”参见“同光”。
    • 7.
      啓颡释义:即稽颡。 古时一种跪拜礼。叩头;以额触地。《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子张 有父之丧,公明仪 相焉;问启顙於 孔子。”《晋书·苻坚载记下》:“晋主 自当衔璧舆櫬,启顙军门。”《新唐书·于休烈传》:“侍中 裴光庭 曰:‘吐蕃 不识礼经,孤背国恩,今求哀启顙,许其降附。’”
    • 8.
      声绩释义:声誉功绩。《晋书·胡奋传》:“奋 家世将门,晚乃好学,有刀笔之用,所在有声绩,居边特有威惠。”唐 刘禹锡《代请朝觐表》:“臣伏受国恩,忝承门荫,脱巾筮仕,敢期荣名,陈力效官,靡树声绩。”宋 王禹偁《故商州团练使翟公墓志铭》:“世宗 初,平 淮 甸,詔公为 蘄州 兵马监押,兼沿江廵检。善修职,遂改 承天 军使,自是声绩闻於时矣。”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庚戌至今垂三十年,是榜人物内贰六官、外膺封疆者,不闻大著声绩。”
    • 9.
      备位释义:⒈居官的自谦之词。谓愧居其位,不过聊以充数。《汉书·王莽传上》:“於是 莽 上书曰:‘臣以外属,越次备位,未能奉称。’”宋 范公偁《过庭录》:“我受国厚恩,备位宰辅,合沥血恳陈。”《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二年》:“臣今备位政府,理实为嫌。”⒉泛指充任,任职。《后汉书·儒林传·杨政》:“﹝ 政 ﹞把臂责之曰:‘卿蒙国恩,备位藩辅,不思求贤以报殊宠,而骄天下英俊,此非养生之道也。’”唐 韩愈《顺宗实录五》:“良媛 董氏,备位后庭,素称淑慎。”⒊充数;凑数。《旧唐书·宪宗纪下》:“德宗 不委政宰相,人间细务,
    • 10.
      孱妇释义:软弱无能的妇女。 《明史·秦良玉传》:“慷慨语其众曰:‘吾兄弟二人皆死王事,吾以一孱妇蒙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其敢以餘年事逆贼哉!’”
    • 11.
      宪秩释义:御史的职位。唐 元稹《杜载监察御史制》:“念敺攘之略,诚在将军;奬飞驰之劳,宜加宪秩。”《旧唐书·孔纬传》:“乃召三院御史谓之曰:‘吾辈世荷国恩,身居宪秩。虽六飞奔迫,而咫尺天颜,累詔追徵,皆无承禀,非臣子之义也。’”《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五年》:“三院御史二十一人,中曾有贪猥过犯者,不得令在宪秩,可改授他官。”
    • 12.
      异方释义:⒈不同的方法和途径。 《楚辞·天问》:“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梅伯 受醢,箕子 详狂?”游国恩 纂义引 周拱辰 曰:“一切直数諫,不避葅醢;一不瞽不聋,託之佯狂。迹似异方,而忠国爱主之心则一也。”⒉指异域;异国。旧题 汉 李陵《答苏武书》:“异方之乐,祗令人悲。”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蜀无兔鸽》:“异方禽兽,象出 南越,駞出北极,今皆育于中国,然不如本土之宜也。”宋 曾巩《厚卿子中使高丽》诗:“并使时推出众才,异方迎拜六城开。”⒊指他乡;外地。唐 杜甫《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诗:“异方初艷菊,故里亦高桐
    • 13.
      携养释义:古代宦官无子,收养他人为子,谓之“携养”。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 曹操 ﹞父 嵩,乞匄携养,因贜假位,舆金輦璧,输货权门。”后多用为指斥 曹魏 之词。唐 刘知几《史通·称谓》:“必若当涂所出,宦官携养,帝号徒加,人望不愜。”清 唐孙华《客有作诗讥魏武者辄亦效颦题四绝句》之二:“携养当年市国恩,舆金輦璧费攀缘。”
    • 14.
      擒生释义:活捉敌人。唐 戎昱《从军行》:“擒生 黑山 北,杀敌黄云西。”唐 张仲素《塞下曲》之三:“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 楼兰 报国恩。”清 吴伟业《雪中遇猎》诗:“少年家住 贺兰山,磧里擒生夜往还。”
    • 15.
      漼然释义:⒈泪垂貌。 《宋书·蔡兴宗传》:“兴宗 漼然流涕。”《南史·何炯传》:“﹝ 何炯 ﹞乃漼然下泣,自外无所言。”清 姚鼐《宝扇楼后记》:“感念国恩之无穷,将有漼然不知泣涕之陨落者已。”⒉毁坏貌;消释貌。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晋 中朝时,有民 王质,伐木至石室中,见童子四人,弹琴而歌。质 因留,倚柯听之……俄顷,童子曰其归,承声而去,斧柯漼然烂尽。既归,质 去家已数十年。”《新唐书·白居易传赞》:“稹 中道徼险得宰相,名望漼然。”宋 苏轼《和陶<饮酒>》之二:“二豪詆醉客,气涌胸中山。漼然忽冰释,
    • 16.
      猖披释义:⒈衣不系带,散乱不整貌。谓狂妄偏邪。《楚辞·离骚》:“何 桀 紂 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王逸 注:“猖披,衣不带之貌。”姜亮夫 校注:“猖披当为偏邪狂妄。”游国恩 纂义:“猖披本当作裮被,《广雅·释训》:裮被,不带也……裮被二字以比肆行不谨。”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讥 桀 紂 之猖披,伤 羿(后羿)浇(过浇)之颠陨,规讽之旨也。”周振甫 注:“猖披,狂妄偏邪。”章炳麟《代议然否论》:“美国 之法,代议士在乡里,有私罪不得举告,其尊与帝国之君相似。猥鄙则如此,猖披则如彼。”⒉引申为放荡不
    • 17.
      瑶台释义:⒈美玉砌的楼台。亦泛指雕饰华丽的楼台。《楚辞·离骚》:“望瑶臺之偃蹇兮,见 有娥 之佚女。”游国恩 纂义引 徐焕龙 曰:“瑶臺,砌玉为臺。”《淮南子·本经训》:“晚世之时,帝有 桀 紂,为琁室瑶臺,象廊玉牀。”《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贤妃徐氏》:“是以卑宫菲食,圣主之所安;金屋瑶臺,骄主之为丽。”明 李梦阳《去妇词》:“瑶臺筑就犹嫌恶,金屋装成不论钱。”⒉指传说中的神仙居处。晋 王嘉《拾遗记·昆仑山》:“傍有瑶臺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臺基。”明 贾仲名《金安寿》第四折:“你如今上丹霄、赴絳闕、步瑶臺。
    • 18.
      营度释义:⒈营造的尺度。 《清史稿·礼志一》:“光绪 十五年,祈年殿 灾,营度仍循往制云。”⒉周围量度。《楚辞·天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游国恩 纂义:“营有周匝之义。孰营度之者,问何人周围量度,而知此九重之圜也。”⒊量度营造。《周书·王思政传》:“思政 以 玉壁 地在险要,请筑城。即自营度,移镇之。”⒋谋划;规划。明 宋濂《毛公神道碑》:“小大庶政,咸出公营度。”章炳麟《訄书·明农》:“昔者北方之沙砾,蓟丘 之左,自 虞集 始营度之。”⒌构思。唐 韩愈《石鼎联句诗》序:“喜 思益苦,务欲压道士,每营度
    • 19.
      藩辅释义:⒈捍卫;辅佐。 《后汉书·邓禹传》:“明公虽建藩辅之功,犹恐无所成立。”⒉比喻卫国的重臣。汉 王符《潜夫论·论荣》:“陈平、韩信,楚 俘也,而 高祖 以为藩辅,实平四海,安 汉 室。”《后汉书·儒林传上·杨政》:“卿蒙国恩,备位藩辅。”宋 曾巩《节度使制》:“以作股肱之良,以为国藩辅之重。”⒊喻指藩国、藩镇。《史记·太史公自序》:“天下未集,贾 泽 以族,为 汉 藩辅。”《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使者奏 异牟寻 请归天子,为 唐 藩辅。”清 戴名世《抚盗论》:“刳屠郡县,覆灭藩辅,而社稷为之邱墟。
    • 20.
      警巡释义:警卫巡视。唐 白居易 《除军使邠宁节度使制》:“自领军卫,为爪牙,夙夜警巡,不懈于位。” 宋 徐铉 《招讨妖贼制》:“仍委诸县长吏,安存编户,宣示国恩,防护警巡,勿令扰动。”
国恩是什么意思 国恩读音 怎么读 国恩,拼音是guó ēn,国恩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国恩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