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杜陵 杜陵的意思
líng

杜陵

简体杜陵
繁体
拼音dù líng
注音ㄉㄨˋ ㄌ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ù,(1) 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2) 阻塞(sè),堵塞(sè)。【组词】:杜绝。杜塞(sè)。杜门谢客,防微杜渐。(3) 〔杜撰〕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编造。(4) 姓。【例句】:杜康(相传最早发明酿酒的人,文学作品中借指酒)。

líng,(1) 大土山。【组词】:山陵。丘陵。陵谷迁变(简作“陵谷”)。(2) 高大的坟墓。【组词】:陵园。陵墓。陵寝。(3) 古同“凌”,侵犯,欺侮。

基本含义

指人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

杜陵的意思

杜陵 [dù líng]

1. 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并改杜县为杜陵县。晋曰杜城县,北魏曰杜县,北周废。

2. 汉宣帝陵墓。

4. 指唐杜甫。

杜陵 引证解释

⒈ 地名。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东南。古为 杜伯国。秦 置 杜县,汉宣帝 筑陵于东原上,因名 杜陵。并改 杜县 为 杜陵县。晋 曰 杜城县,北魏 曰 杜县,北周 废。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挟弹飞鹰 杜陵 北,探丸借客 渭桥 西。”
唐 白居易 《新乐府·杜陵叟》:“杜陵 叟, 杜陵 居,岁种薄田一顷餘。”
宋 张先 《更漏子》词:“杜陵 春, 秦 树晚,伤别更堪临远。”

⒉ 汉 宣帝 陵墓。

《汉书·元帝纪》:“初元 元年春正月辛丑, 孝宣皇帝 葬 杜陵。”
《三辅黄图·陵墓》:“宣帝 杜陵,在 长安 城南五十里。帝在民间时,好游 鄠 杜 间,故葬此。”

⒊ 指 唐 杜甫。参见“杜陵野老”。

宋 戴复古 《答杜子野主簿》诗:“杜陵 之后有孙子,自守诗家法度严。”
明 郑昂 《感怀》诗:“王粲 凄凉仍去国, 杜陵 老大竟飘蓬。”
清 孙枝蔚 《同程穆倩访周元亮司农》诗:“杜陵 仍作客, 曹霸 可无诗。”


国语词典

杜陵 [dù líng]

⒈ 地名。在长安东南,原称为「杜县」。因汉宣帝筑陵葬此,后改称为「杜陵」。


杜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乐游苑释义:⒈古苑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南郊。本为 秦 时的 宜春苑,汉宣帝 时改建 乐游苑。唐 时,为 长安 士女游赏的胜地。《西京杂记》卷一:“乐游苑 自生玫瑰树,树下多苜蓿。”唐 李白《忆秦娥》词:“乐游原 上清秋节,咸阳 古道音尘絶。”唐 李白《登乐游园望》诗:“独上 乐游园,四望天日曛。东北何靄靄,宫闕入烟云。”清 吴伟业《画兰曲》诗:“何似 杜陵 春禊饮,乐游原 上采兰人。”⒉古苑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江宁县 境。南朝 宋武帝 所建。南朝 梁 沉约 有《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参见“乐游”。
    • 2.
      乘轩释义:乘坐大夫的车子。《左传·闵公二年》:“卫懿公 好鹤,鹤有乘轩者。”杜预 注:“轩,大夫车。”后用以指做官。汉 刘向《说苑·善说》:“前虽有乘轩之赏,未为之动也。”南朝 宋 鲍照《拟古》诗之六:“不谓乘轩意,伏櫪还至今。”宋 苏轼《次韵子由述怀四绝》之三:“两鹤摧頽病不言,年来相继亦乘轩。”郁达夫《寄和荃君原韵》之三:“鬼蜮乘轩公碌碌,杜陵 诗句只牢愁。”
    • 3.
      冰麝释义:冰片与麝香。《镜花缘》第七回:“﹝ 林氏 ﹞将产时,异香满室,既非冰麝,又非旃檀,似花香而非花香,三日之中,时刻变换,竟有百种香气。”清 陈维崧《解语花·鸣高弟昔年曾与一年少为狎游,昨偶遇市上,已不复相识》词:“因记 杜陵 元夜,有春衣醉宿,肌沾冰麝。重来繫马,谁提起昨夜月中私话,扬州 梦假。”
    • 4.
      勑牒释义:载有皇帝命令的文书。唐 白居易《杜陵叟》诗:“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勑牒榜乡村。”宋 曾巩《明州谢到任表》:“臣于去年十二月,于 江寧府 准 福州 公文送到勑牒一道,就差臣权知 明州。”宋 洪迈《夷坚甲志·邵南神术》:“郭 怒,取勑牒示之。”
    • 5.
      卿月释义:月亮的美称。亦借指百官。语出《书·洪范》:“王省惟岁,卿士惟月,师尹惟日。”孔 传:“卿士各有所掌,如月之有别。”孔颖达 疏:“卿士分居列位,惟如月也。”唐 岑参《西河太守杜公挽歌》:“惟餘卿月在,留向 杜陵 悬。”唐 杜甫《暮春江陵送马大卿赴阙下》诗:“卿月昇金掌,王春度玉墀。”浦起龙 心解:“卿月昇,恩命起召也。”清 赵翼《述庵司寇新刻大集兼怀亡友璞函》诗:“即今奏凯十五年,卿月崇班已屡迁。”
    • 6.
      吟讽释义:⒈作诗。 亦谓作诗讽刺。《宋书·袁粲传》:“好饮酒,善吟讽,独酌园庭,以此自适。”唐 韩偓《<香奁集>序》:“大道入关,緗帙都坠,迁徙不常厥居,求生草莽之中,岂復以吟讽为意?”宋 刘克庄《和南塘食荔叹》:“在昔 唐 家充岁贡,吟讽何止 杜陵翁。”⒉谓有节奏地诵读诗文。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南史·王筠传》:“爱《左氏春秋》,吟讽常为口实,广略去取,凡三过五抄。”元 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二》:“此皆流丽有情致,可吟讽也。”清 陈裴之《香畹楼忆语》:“姬独举《雪
    • 7.
      子午道释义:从关中到汉中的南北通道之一。西汉元始五年王莽开通子午道,从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直绝南山(今秦岭)至汉中。三国时为魏蜀交争的要道。古人以“子”为北,“午”为南。
    • 8.
      孟公投辖释义:孟公,陈遵 的字,西汉 杜陵 人。
    • 9.
      官租释义:政府征收的租税。唐 白居易《杜陵叟》诗:“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宋 范成大《冬舂行》诗:“官租私债纷如麻,有米冬舂能几家?”《元史·武宗纪》:“江 浙 饥,中书省臣言:‘请令本省官租,於九月先输三分之一,以备賑给。’”
    • 10.
      宪典释义:⒈法律,法典。 《三国志·魏志·高柔传》:“掾清识平当,明于宪典,勉恤之哉!”《南史·孔琳之传》:“﹝ 琳之 ﹞奏劾尚书令 徐羡之 亏违宪典。”《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上孤陛下之恩,下失四海之望,请赐罢黜,别置宪典。”清 林则徐《拟颁发檄谕英国国王稿》:“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懍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⒉法式;典范。清 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陋人标陋格,乃谓‘吴 楚 东南坼’四句,上情下景,为律诗宪典,不顾 杜陵 九原大笑。”
    • 11.
      宿豪释义:强横不法的大恶人。《汉书·王尊传》:“长安 宿豪大猾东市 贾万、城西 万章、翦 张禁、酒 赵放、杜陵 杨章 等皆通邪结党,挟养姦轨,上干王法,下乱吏治,并兼役使,侵渔小民,为百姓豺狼。”
    • 12.
      少陵释义:⒈汉宣帝许后之陵。因规模比宣帝的杜陵小,故名。⒉指唐诗人杜甫。
    • 13.
      开合释义:⒈分合。晋 木华《海赋》:“惊浪雷奔,骇水迸集。开合解会,瀼瀼湿湿。”⒉开闭。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箇信口开合。”黄宗英《美丽的眼睛》:“她什么也不能吃,气管虽已接好,嘴部还不能开合,也难以下咽。”⒊指诗文结构的铺展、收合等变化。清 沉德潜 周準《明诗别裁集·李梦阳》:“七言近体,开合动盪,不拘故方,準之 杜陵,几於具体。”臧克家《文不在长》:“王安石 的《读孟尝君传》,共九十字,驳成说,立己见,开合有度,层次分明。”⒋開閤:亦作“开阁”。汉 公孙弘 为宰相,“起客馆,
    • 14.
      开迳释义:⒈亦作“开径”。开辟路径。⒉《文选·谢灵运〈田南树园激流植援〉诗》:“唯开蒋生逕,永怀求羊踪。”李善注引《三辅决录》:“蒋詡,字元卿,隐於杜陵。舍中三逕,惟羊仲、求仲从之游。二仲皆挫廉逃名。”后以“开逕”指只接待少数高人雅士,决不与官场的俗人来往。
    • 15.
      张汤劾鼠释义:杜陵人也。
    • 16.
      挟养释义:挟制豢养。《汉书·王尊传》:“长安 宿豪大猾东市 贾万、城西 万章、翦 张禁、酒 赵放、杜陵 杨章 等皆通邪结党,挟养姦轨,上干王法,下乱吏治。”
    • 17.
      暴征释义:⒈强行征收。《左传·昭公二十年》:“偪介之关,暴征其私。承嗣大夫,强易其贿。”⒉指横暴征收捐税。《新唐书·李勉传》:“西南夷舶岁至纔四五,讥视苛谨,勉 既廉絜,又不暴征,明年至者乃四十餘柁。”⒊暴徵:同“暴征”。唐 白居易《杜陵叟》诗:“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徵求考课。”《旧唐书·五行志》:“猛吏淫威奋其毒,暴徵急政破其资。”
    • 18.
      暴徵释义:同“暴征”。唐 白居易《杜陵叟》诗:“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徵求考课。”《旧唐书·五行志》:“猛吏淫威奋其毒,暴徵急政破其资。”
    • 19.
      杜墅释义:即 杜陵。唐 韩愈《南山诗》:“前寻径 杜墅,坌蔽 毕原 陋。”王伯大 音释引 孙汝听 曰:“杜墅,即 杜陵 也。在 长安 万年县 东南。”参见“杜陵”。
    • 20.
      杜陵叟释义:⒈指杜陵的老农夫。⒉指唐杜甫。

杜陵(dul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杜陵是什么意思 杜陵读音 怎么读 杜陵,拼音是dù líng,杜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杜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