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元 [wǔ yuán]
1. 汉武帝、汉元帝的并称。金王朝女真族之完颜部。
武元 引证解释
⒈ 汉武帝、汉元帝 的并称。
引《后汉书·皇后纪论》:“自 武 元 之后,世增淫费,至乃掖庭三千,增级十四。”
⒉ 金 王朝女真族之 完颜 部。
引元 耶律楚材 《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武元 平 宋 地, 殷 礼杂宗 姬。”
武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晋释义:朝代,公元317—420,自元帝(司马睿)建武元年起到恭帝(司马德文)元熙二年止。 建都建康(今南京)。
- 2.
东汉释义:朝代,公元25—220,自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起到献帝(刘协)延康元年止。建都洛阳。也叫后汉。
- 3.
从宦释义:⒈犹言做官。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伟长 从宦於 青 土。”唐 武元衡《兵行褒斜谷作》诗:“矢槖弧室岂领军,儋爵食禄由从宦。”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士大夫捐亲戚,弃坟墓,以从宦於四方者,宣力之餘,亦欲取乐,此人之至情也。”⒉指家属跟随在任内。清 曾国藩《陈岱云妻易安人墓志铭》:“吾妻从宦五年,既殁而敛,求衵衣,无一完者,吾之贫可知也。”
- 4.
何当释义:⒈犹何日,何时。《玉台新咏·古绝句一》:“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六:“故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当暂忘。”唐 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郁达夫《奉怀》诗:“何当剪烛 江 南墅,重试清谈到夜分。”⒉犹何妨;何如。唐 武元衡《长安叙怀寄崔十五》诗:“闻説 唐生 子孙在,何当一为问穷通?”宋 苏轼《龟山辩才师》诗:“何当来世结香火,永与名山供井磑。”⒊犹安得,怎能。唐 岑参《阻戎泸间群盗》诗:“帝乡北近日,瀘口 南连蛮。何当遇 长房,缩地到京
- 5.
作部释义:古时制作兵器的部门。 三国 蜀 诸葛亮《作刚铠教》:“勅作部皆作五折刚鎧、十折矛以给之。”《南史·沉庆之传》:“荆州 作部岁送数千人仗,攸之 割留之,簿上云‘供讨四山 蛮’。”《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雍州 刺史 晋安王 子懋,以主幼时艰,密为自全之计,令作部造仗。”
- 6.
侠毂释义:⒈指跟随在车子两侧担任护卫。 亦指担任这种护卫的武装卫队。侠,通“夹”。《南史·齐晋安王子懋传》:“隆昌 元年,为征南大将军……敕留 西楚 部曲助镇 襄阳,单将白直、侠轂自随。”《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显达 密启 西昌侯 鸞,鸞 徵 显达 为车骑大将军;徙 子懋 为 江州 刺史,仍令留部曲助镇 襄阳,单将白直、侠轂自随。”胡三省 注:“诸王有白直,有夹轂队。侠,读曰夹。”⒉比喻追随在左右。《公羊传·哀公四年》“蒲社灾,何以书?记灾也”汉 何休 注:“是后,宋 事彊 吴,齐 晋 前驱,滕 薛 侠轂,
- 7.
六甲穷日释义:古代以干支纪日,干支末一天为癸亥,称“六甲穷日”。古人迷信,认为这一日不吉利。《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元年》:“明日,癸亥,匡 等以六甲穷日,不出,禹 因得更治兵。”
- 8.
六骥释义:⒈谓驾车的六骏马。 《荀子·修身》:“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驥不致。”《晋书·后妃传上·武元杨皇后》:“金路晻蔼,裳帐不舒。千乘动軫,六驥踌躇。”宋 陆游《试笔》诗:“心手适调一,运此紫毫鋩。前却俱称意,六驥驰康庄。”⒉相传 羲和 为日御,驾六龙,故亦以“六驥”比喻日光、光阴。《史记·李斯列传》:“夫人生居世间也,譬犹骋六驥过决隙也。”金 边元鼎《和致仕李政奉韵》:“车马年年陌路尘,安知六驥过窗频。”
- 9.
出位释义:越位;超越本分。 《易·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王弼 注:“各止其所,不侵害也。”唐 李翱《劝河南尹复故事书》:“伏望不轻改二百年之旧礼,重惜一时之所未达,意尽词真,无以越职出位言为罪,幸甚。”宋 洪迈《容斋五笔·白居易出位》:“白居易 为左赞善大夫,盗杀 武元衡,首上疏,请亟捕贼。宰相嫌其出位,不悦。”《明史·徐懋学传》:“我国家諫无专官,今他曹稍有建白,不曰出位,则曰沽名,沮忠直之心,长壅蔽之渐,是为阻抑。”清 梁章鉅《退庵随笔·官常一》:“夫以尽职为出位也,孰肯为尽职者哉!”
- 10.
千载恨释义:亦作“千年恨”。 谓永远的恨事。南朝 宋 鲍照《代东武吟》:“徒结千载恨,空负百年怨。”唐 武元衡《春晓闻莺》诗:“犹疑 蜀 魄千年恨,化作冤禽万囀声。”
- 11.
宫官释义:⒈太子属官。犹言宫僚。《旧唐书·隐太子建成传》:“﹝ 高祖 ﹞又遣礼部尚书 李纲、民部尚书 郑善果 俱为宫官,与参谋议。”《宋史·燕懿王德昭传》:“宫官 吴申 为御史,荐其学行,命试学士院,累詔不赴。”明 陈耀文《天中记·赞善》:“先谏官言 白居易 初授左赞善大夫,盗杀宰相 武元衡,居易 首上疏论其寃,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諫职,不当先諫官言事。”⒉宫中女官。《新唐书·高宗纪》:“﹝ 上元 二年八月﹞丁酉,詔妇人为宫官者岁一见其亲。”⒊宦官,太监。唐 韩愈《丰陵行》:“羣臣杂沓驰后先,宫官穰穰
- 12.
将命释义:⒈奉命。《仪礼·聘礼》:“将命于朝。”郑玄 注:“将,犹奉也。”《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凡使人以和为贵,勿迭相矜夸,见於辞色,失将命之体也。”胡三省 注:“奉命而行,谓之将命。”⒉传命。《论语·宪问》:“童子将命。”朱熹 集注:“将命,谓传宾主之言。”宋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光 居常无事,不敢涉两府之门,以是久不得通名於将命者。”
- 13.
府僚释义:王府或府署辟置的僚属。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冲觉寺》:“﹝ 清河王 ﹞ 懌 爱宾客,重文藻,海内才子莫不辐輳,府僚臣佐,并选雋俊。”《隋书·百官志下》:“三师不主事,不置府僚。”清 陈鹤《明纪·洪武元年》:“朕於东宫不别设府僚,而以卿等兼领者。”
- 14.
弼违释义:语出《书·益稷》:“予违,汝弼。 ”孔 传:“我违道,汝当以义辅正我。”后因称纠正过失为“弼违”。晋 葛洪《抱朴子·疾谬》:“汉 之末世则异於兹……朋友之集,类味之游,莫切切进德,誾誾修业,攻过弼违,讲道精义。”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铭箴》:“昔 帝轩 刻舆几以弼违,大禹 勒笋簴而招諫。”唐 白居易《除武元衡门下侍郎平章事制》:“弼违救失,不以尤悔为虑;进善惩恶,不以亲讎自嫌。”《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三年》:“其或尸利无惭,弼违有闕,务引腹非之咎,多致面从之諛,则请行降黜以励众焉。”
- 15.
御师释义:即御医。 《南齐书·海陵王纪》:“称王有疾,数遣御师占视,乃殞之。”《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数遣御师瞻视。”胡三省 注:“御师,御医也,以其供御,故谓之御师。至于 隋 世,尚药局有侍御医,又有御师。”参见“御医”。
- 16.
恬荡释义:淡泊坦荡。《东观汉记·卓茂传》:“茂 为人恬荡,乐道推实,不为华貌。”晋 张华《励志诗》:“安心恬荡,栖志浮云。”《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宽仁恭爱,恬荡乐道。”
- 17.
投躯释义:⒈舍身;献身。南朝 宋 鲍照《出自蓟北门行》:“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殤。”唐 王维《李陵咏》:“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资治通鉴·晋元帝建武元年》:“﹝ 陇西 太守 吴绍 ﹞遗相国 保 书曰:‘王室有事,不忘投躯。’”⒉置身。《云笈七籤》卷一○四:“登峻履谷,艰寻师门,掷形絶崿,投躯万津。”
- 18.
掷涂释义:以投掷泥土为戏。《南史·齐废帝郁林王纪》:“又多往 文帝 崇安陵 隧中,与羣小共作诸鄙褻掷涂赌跳、放鹰走狗杂狡獪。”《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掷涂赌跳。”胡三省 注:“涂,泥也。以涂泥相掷为戏也。”
- 19.
提兵释义:率领军队。 唐 武元衡《兵行褒斜谷作》诗:“注意奏凯赴都畿,速令提兵还 石坂。”《封神演义》第四三回:“自来提兵征伐多年,未尝有挫锋鋭;今日到此,失机丧师,殊为痛恨!”京剧《取南郡》第十四场:“牛金、曹纯 恐非 周瑜 敌手,元帅还须提兵接应。”
- 20.
敕晓释义:告戒晓谕。《东观汉记·杜诗传》:“时将军 萧广 放纵兵士,猝暴民间,诗 敕晓不改,遂格杀 广,还,以状闻。”《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云:“敕,戒也;晓,开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