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熟 [fēng shú]
1. 亦作“丰孰”。亦作“丰?”。
3. 犹丰收。
丰熟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丰孰”。犹丰收。
引《史记·赵世家》:“年穀丰孰,民不疾疫。”
汉 刘向 《说苑·贵德》:“天立大雨,岁丰熟。”
宋 苏辙 《迟往泉店杀麦》诗:“秋田雨初足,已作丰熟想。”
《三国演义》第三四回:“近年丰熟,合聚众官於 襄阳 以示抚慰之意。”
国语词典
丰熟 [fēng shú]
⒈ 作物成熟丰收。
引《三国演义·第三四回》:「近年丰熟,合聚众官于襄阳,以示抚慰之意。」
丰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丰乐释义:岁丰熟,民安乐。亦谓富饶安乐。《诗·大雅·旱麓》“瞻彼旱麓,榛楛济济”汉 郑玄 笺:“喻 周 邦之民独丰乐者,被其君德教。”晋 法显《佛国记》:“在道一月五日,得到 于闐,其国丰乐,人民殷盛。”宋 陆游《南唐书·烈祖本纪》:“江 淮 间连年丰乐,兵食盈溢。”王闿运《江陵书院记》:“及天地丰乐,物力饶衍,诸生从容讽议,以谋策海外。”
- 2.
丰和释义:谓五谷丰熟,风调雨顺。
- 3.
丰孰释义:见“丰熟”。
- 4.
丰庸释义:谓五谷丰熟,民食足用。
- 5.
丰报释义:⒈丰厚的酬报。⒉丰熟的回报。
- 6.
丰熟释义:亦作“丰孰”。犹丰收。《史记·赵世家》:“年穀丰孰,民不疾疫。”汉 刘向《说苑·贵德》:“天立大雨,岁丰熟。”宋 苏辙《迟往泉店杀麦》诗:“秋田雨初足,已作丰熟想。”《三国演义》第三四回:“近年丰熟,合聚众官於 襄阳 以示抚慰之意。”
- 7.
丰稔释义:⒈犹丰熟。《后汉书·法雄传》:“在郡数岁,岁常丰稔。”李贤 注:“稔,熟也。”唐 吴兢《贞观政要·君道》:“年穀丰稔,百姓安乐。”清 曾国藩《复吴南屏书》:“雨泽霑足,岁事可望丰稔。”汪立波《“豹子”连长》:“丰稔的秋收也开始了。”⒉富足。《晋书·李特载记》:“蜀 有仓储,人復丰稔,宜令就食。”
- 8.
丰穣释义:⒈犹丰熟。《汉书·王莽传中》:“岁丰穰则充其礼,有灾害则有所损。”唐 韩愈《为宰相贺雪表》:“春云始繁,时雪遂降,实丰穰之嘉瑞,销癘疫於新年。”清 徐昂发《下田雨叹》诗:“水淫不能灾,歉岁成丰穰。”李大钊《青春》:“而神州之域,还其丰穰,復其膏腴矣。”⒉犹丰满;肥沃。明 陶宗仪《辍耕录·淳化阁帖》:“近人多不识阁帖,某家宝藏本,皆非真,真者字极丰穰,有神采。”明 汤显祖《南柯记·御饯》:“南柯,国之大郡,土地丰穰,民物豪盛,非惠政不能治之。”
- 9.
丰穰释义:⒈犹丰熟。⒉犹丰满;肥沃。
- 10.
丹甑释义:炊器。 古代传说丰年所出的一种瑞物。《宋书·符瑞志下》:“丹甑,五穀丰熟则出。”南朝 梁简文帝《大法颂序》:“桂薪不斧,而丹甑自熟。玉皋詎率,而银瓮斯满。”南朝 梁 孙柔之《瑞应图·丹甑》:“王者弃淫污之物,则丹甑出。一曰行年丰即出。”
- 11.
岁熟释义:亦作“岁孰”。年成丰熟。《史记·货殖列传》:“夫岁孰取穀,予以丝添。”唐 韦应物《答僴奴重阳二甥》诗:“贫居烟火溼,岁熟梨枣繁。”《宋史·食货志上一》:“即同乡三老、里胥召集餘夫,分画旷土,劝令种蒔,候岁熟共取其利。”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八节:“起义的行动,起初只是夺些粮食度日,希望岁熟得归乡里。”
- 12.
岁稔释义:年成丰熟。 唐 白居易《泛渭赋》序:“上乐时和岁稔,万物得其宜。”《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四》:“盖逢岁稔,共乐时康。”《宋史·食货志上三》:“﹝ 绍兴 ﹞十三年,荆湖 岁稔。米斗六七钱,乃就糴以宽 江、浙 之民。”
- 13.
杜米释义:本地所产、不从商贩而来的米。清 赵翼《陔馀丛考·杜撰》:“凡文字之无所本者曰杜撰,工作之不经匠师者曰杜做。后世并以米之不从商贩来者曰杜米,笋之自家园出者曰杜园笋。”清 林则徐《谆劝殷富平粜并严禁牙行铺户囤米抬介告示》:“查往年丰熟之岁,上等杜米,每石不及三千文。”
- 14.
溜孰释义:谓丰熟。
- 15.
祈谷释义:古代祈求谷物丰熟的祭礼。
- 16.
科校释义:犹稽核。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二年》:“﹝知制誥 田锡 奏曰:﹞臣闻去年於户税上折科马草……若不窘急,何以科校妇女而纳草,添注 河 水而漕运也?”《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二年》:“欠负物色未及依限科校,候丰熟日渐次催纳。”
- 17.
穣穣释义:⒈丰熟貌。《诗·商颂·烈祖》:“自天降康,丰年穰穰。”《史记·滑稽列传》:“五穀蕃熟,穰穰满家。”⒉众多。《诗·周颂·执竞》:“降福穰穰,降福简简。”毛 传:“穰穰,众也。”一本作“禳禳”。汉 扬雄《甘泉赋》:“儐暗蔼兮降清坛,瑞穰穰兮委如山。”唐 韩愈《刘生诗》:“天星迴环数纔周,文学穰穰囷仓稠。”王闿运《<湘潭县志>序》:“银钞穰穰。”⒊纷乱貌。穰,通“攘”。唐 温庭筠《寒食节日寄楚望》诗之二:“颸颸杨柳风,穰穰樱桃雨。”宋 洪迈《夷坚甲志·舒民杀四虎》:“行至 舒州 境,见村民穰穰,十百相聚,因弛
- 18.
米斛释义:指米粮。宋 苏轼《杭州上执政书》:“兼 軾 近者奏为本路转运司今年合起年额米斛百六十万,乞特许且起一半或三分之二,其餘候丰熟日随年额起发,未蒙恩许。”《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乞朝廷多拨米斛或钱物,付臣措置招徠,人心既归,北势自屈。”
- 19.
逐熟释义:旧指灾民往丰熟地区流亡乞食。 宋 司马光《赈济流民札子》:“遇有 河北路 流民逐熟经过,即大人每人支米一斗,小人支米五升。”宋 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若夏税一例不放,则人户必至逃移。寻常逃移,犹有逐熟去处,今数千里无麦,去将安往?但恐良民举为盗矣。”《书林》1988年第7期:“伴随着每一次人口增长高峰而来的必然是长期的社会饥馑,大规模流徙的移民(其意在‘逐熟’、吃饭)和经久不息的社会动乱。”
- 20.
邻熟释义:指谷物丰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