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分内 分内的意思
fènnèi

分内

简体分内
繁体分內
拼音fèn nèi
注音ㄈㄣˋ ㄋㄟ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ēn fèn,(1) 区划开。【组词】: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组词】: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组词】:分会。分行(háng )。(4) 散,离。【组词】: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 辨别。【组词】:区分。分析。(6) 区划而成的部分。【组词】:二分之一。(7) 一半。【例句】: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组词】: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组词】: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 料想。【例句】:“自分已死久矣”。(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组词】:知识分子。

nèi nà,(1) 里面,与“外”相对。【组词】: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 )。内涵。(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组词】:内人。内亲。内弟。(3) 亲近。【例句】:内君子而外小人。(1) 同“纳”,收入;接受。

基本含义

指应该做的事情或应该承担的责任。

分内的意思

分内 [fèn nèi]

1. 本人范围之内。

不分分内分外。
迨至菡萏成花…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one's job; one's duty;]

分内 引证解释

⒈ 本分以内。

《论语·宪问》“君子思不出其位” 南朝 梁 皇侃 义疏:“君子思虑,当己分内,不得出己之外,而思他人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列营举炮》:“若总督军门,体尊位重,其用军容盛礼,乃分内事。”
《红楼梦》第五六回:“寳釵 笑道:‘妈妈们也别推辞了,这原是分内应当的。’”
艾芜 《百炼成钢》八:“他觉得要为国家多炼钢,多炼出质量好的钢,是作国家主人的分内的事情。”

⒉ 引申指必然。

清 孙枝蔚 《程昆仑别驾生日赋诗为寿》:“极贵固分内,烧丹徒为愚。”


国语词典

分内 [fèn nèi]

⒈ 本分以内。

《红楼梦·第一九回》:「那伏侍的好是分内应当的,不是什么奇功。」

分外


分内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本分释义:⒈本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守本分。 本分的工作。⒉安于所处的地位和环境:本分人。这个人很本分。

分内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分外释义:⒈超过平常;特别:分外高兴。月到中秋分外明。⒉属性词。本分以外:他从来不把帮助别人看做分外的事。

分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台释义:⒈内台。古代天子会诸侯时,为诸侯所设的台。分内外台,内台比外台尊贵。⒉即尚书省。⒊旧时演戏,例由次要演员先演开场戏,而后才由主要演员演出正本戏,称为中台。⒋星名。⒌汉代以来,以三台当三公之位,中台比司徒或司空,后遂成为司徒或司空的代称。
    • 2.
      乌桓释义:也叫乌丸。 古族名。东胡族的一支。原居今辽河上游,大兴安岭南部的乌桓山,以游牧狩猎为主。初归附匈奴,汉武帝以后部分内迁,渐与各地汉族及附近各族同化。
    • 3.
      书影释义:显示书刊的版式和部分内容的有代表性的样张。从前仿照原书刻印或石印,现多影印。有的用作插页,有的汇集成册,如《宋元书影》。
    • 4.
      任责释义:⒈责任,指分内应做的事。 宋 曾巩《上欧阳舍人书》:“又有号令之不一,任责之不明,当亦速变者也。”《元典章·台纲·稽迟罚俸不须问审》:“诸衙门正官、首领官吏,各有任责。”明 邵璨《香囊记·潜回》:“古人一饭之德尚且不忘,况我和你腰金衣紫,駟马高车,而受任责如此。”⒉负责。宋 叶适《淮西论铁钱五事状》:“自有各路监司任责指挥,人情少安,方敢向前措置。”《宋史·理宗纪四》:“﹝ 开庆 元年十月﹞丙戍,以 赵葵 为沿 江 江 东宣抚使置司 建康,任责捍御。癸巳,向士璧 权兵部侍郎、湖南 安抚使兼知 潭州,任责
    • 5.
      份内释义:分内,本分以内。
    • 6.
      伦敦塔释义:⒈英国古城堡。 在伦敦市内泰晤士河北岸。由占地约7公顷的庞大建筑群组成,中心为白塔,高约27米。四周围绕十三座塔,外层筑有护城壕。1140年起为王宫,历时四百多年。后曾作国家监狱。现为收藏珍宝文物的博物馆。⒉英国皇家要塞,位于泰晤士河北岸。约1078年由征服者威廉一世开始在罗马城墙内侧建造一座中央城楼“白塔”(因以石灰岩建造得名)。12伦敦塔13世纪要塞向墙外扩展,形成以白塔为圆心,分内外两部分的防御要塞。惟一陆上入口在城堡西南角,当时河流还是主要通道,13世纪的水门仍经常使用。伦敦塔长期被用作国家监狱,
    • 7.
      公债释义:国家举借的债。 分内债和外债。内债是国家向国内公民举借的债务,通常以发行公债券的方式募集。外债是在国外举借的债,基本形式是向外国借款和发行国际债券。
    • 8.
      内疚释义:内心感觉惭愧不安:不慎出了事故,心里十分内疚。
    • 9.
      内篇释义:古代指论著中的主要部分,对“外篇”而言。如《庄子》、《晏子春秋》、《抱朴子》、《史通》、《文史通义》等书都分内、外篇。内篇为作者要旨所在,外篇则属馀论或附论性质。又文集亦有分内外篇者,内篇多为作者自编或有关学术义理的文章,如 汪中《述学》。
    • 10.
      分中释义:犹分内。
    • 11.
      分亲释义:谓各人自己分内的亲戚。《左传·桓公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杜预 注:“庶人无復尊卑,以亲疏为分别也。”陆德明 释文:“分,扶问切,又如字。”
    • 12.
      分内释义:属性词。本分以内:关心学生是教师分内的事。
    • 13.
      分内之事释义:分内:自己,本分。 本分之内的事情。指自己应负责任的事情。
    • 14.
      分务释义:⒈分配职务。 ⒉犹分司。⒊分内的事务。指公务。
    • 15.
      分望释义:分内之望。
    • 16.
      删节释义:删去文字中可有可无或比较次要的部分:删节本。文章太长,需要删节一部分内容。
    • 17.
      券内释义:⒈谓契合于内;务内。⒉分内。
    • 18.
      变雅释义:⒈《诗经》中《小雅》、《大雅》的部分内容,与“正雅”相对,一般是指反映周政衰乱的作品。 ⒉引申指有真实内容而具讽世作用的作品。
    • 19.
      口分释义:⒈按人口分田。《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汉 何休 注:“圣人制井田之法而口分之:一夫一妇,受田百亩,以养父母妻子。”⒉每口人应分得之田。《新唐书·食货志一》:“授田之制,丁及男年十八以上者,人一顷,其八十亩为口分,二十亩为永业;老及篤疾、废疾者,人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当户者增二十亩,皆以二十亩为永业,其餘为口分。”参见“口分田”。⒊自己分内应得的食品。宋 范成大《腊月村田乐府》诗序:“二十五日煮赤豆作糜,暮夜闔家同饗,云能辟瘟气,虽远出未归者亦留贮口分。”宋 杨万里《花》诗:“蜂蝶
    • 20.
      坚守本分释义:坚持守着自己分内的事、不逾越。

分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台释义:⒈内台。古代天子会诸侯时,为诸侯所设的台。分内外台,内台比外台尊贵。⒉即尚书省。⒊旧时演戏,例由次要演员先演开场戏,而后才由主要演员演出正本戏,称为中台。⒋星名。⒌汉代以来,以三台当三公之位,中台比司徒或司空,后遂成为司徒或司空的代称。
    • 2.
      乌桓释义:也叫乌丸。 古族名。东胡族的一支。原居今辽河上游,大兴安岭南部的乌桓山,以游牧狩猎为主。初归附匈奴,汉武帝以后部分内迁,渐与各地汉族及附近各族同化。
    • 3.
      书影释义:显示书刊的版式和部分内容的有代表性的样张。从前仿照原书刻印或石印,现多影印。有的用作插页,有的汇集成册,如《宋元书影》。
    • 4.
      任责释义:⒈责任,指分内应做的事。 宋 曾巩《上欧阳舍人书》:“又有号令之不一,任责之不明,当亦速变者也。”《元典章·台纲·稽迟罚俸不须问审》:“诸衙门正官、首领官吏,各有任责。”明 邵璨《香囊记·潜回》:“古人一饭之德尚且不忘,况我和你腰金衣紫,駟马高车,而受任责如此。”⒉负责。宋 叶适《淮西论铁钱五事状》:“自有各路监司任责指挥,人情少安,方敢向前措置。”《宋史·理宗纪四》:“﹝ 开庆 元年十月﹞丙戍,以 赵葵 为沿 江 江 东宣抚使置司 建康,任责捍御。癸巳,向士璧 权兵部侍郎、湖南 安抚使兼知 潭州,任责
    • 5.
      份内释义:分内,本分以内。
    • 6.
      伦敦塔释义:⒈英国古城堡。 在伦敦市内泰晤士河北岸。由占地约7公顷的庞大建筑群组成,中心为白塔,高约27米。四周围绕十三座塔,外层筑有护城壕。1140年起为王宫,历时四百多年。后曾作国家监狱。现为收藏珍宝文物的博物馆。⒉英国皇家要塞,位于泰晤士河北岸。约1078年由征服者威廉一世开始在罗马城墙内侧建造一座中央城楼“白塔”(因以石灰岩建造得名)。12伦敦塔13世纪要塞向墙外扩展,形成以白塔为圆心,分内外两部分的防御要塞。惟一陆上入口在城堡西南角,当时河流还是主要通道,13世纪的水门仍经常使用。伦敦塔长期被用作国家监狱,
    • 7.
      公债释义:国家举借的债。 分内债和外债。内债是国家向国内公民举借的债务,通常以发行公债券的方式募集。外债是在国外举借的债,基本形式是向外国借款和发行国际债券。
    • 8.
      内疚释义:内心感觉惭愧不安:不慎出了事故,心里十分内疚。
    • 9.
      内篇释义:古代指论著中的主要部分,对“外篇”而言。如《庄子》、《晏子春秋》、《抱朴子》、《史通》、《文史通义》等书都分内、外篇。内篇为作者要旨所在,外篇则属馀论或附论性质。又文集亦有分内外篇者,内篇多为作者自编或有关学术义理的文章,如 汪中《述学》。
    • 10.
      分中释义:犹分内。
    • 11.
      分亲释义:谓各人自己分内的亲戚。《左传·桓公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杜预 注:“庶人无復尊卑,以亲疏为分别也。”陆德明 释文:“分,扶问切,又如字。”
    • 12.
      分内释义:属性词。本分以内:关心学生是教师分内的事。
    • 13.
      分内之事释义:分内:自己,本分。 本分之内的事情。指自己应负责任的事情。
    • 14.
      分务释义:⒈分配职务。 ⒉犹分司。⒊分内的事务。指公务。
    • 15.
      分望释义:分内之望。
    • 16.
      删节释义:删去文字中可有可无或比较次要的部分:删节本。文章太长,需要删节一部分内容。
    • 17.
      券内释义:⒈谓契合于内;务内。⒉分内。
    • 18.
      变雅释义:⒈《诗经》中《小雅》、《大雅》的部分内容,与“正雅”相对,一般是指反映周政衰乱的作品。 ⒉引申指有真实内容而具讽世作用的作品。
    • 19.
      口分释义:⒈按人口分田。《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汉 何休 注:“圣人制井田之法而口分之:一夫一妇,受田百亩,以养父母妻子。”⒉每口人应分得之田。《新唐书·食货志一》:“授田之制,丁及男年十八以上者,人一顷,其八十亩为口分,二十亩为永业;老及篤疾、废疾者,人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当户者增二十亩,皆以二十亩为永业,其餘为口分。”参见“口分田”。⒊自己分内应得的食品。宋 范成大《腊月村田乐府》诗序:“二十五日煮赤豆作糜,暮夜闔家同饗,云能辟瘟气,虽远出未归者亦留贮口分。”宋 杨万里《花》诗:“蜂蝶
    • 20.
      坚守本分释义:坚持守着自己分内的事、不逾越。

分内造句

1.教育学生是教师的分内之事。

2.他十分内向,从不喜欢抛头露面。

3.诸子百家的思想言论大部分内容都涉及到这个问题。

4.你只要做好分内的事就可以了。

5.妈妈不仅努力做好分内的工作,也抢着做分外的工作。

6.她总是把分外的事情当作分内的事情来做,赢得大家一片赞扬。

7.垃圾骗子网站,没点实质性的内容。大部分内容全靠转载。

8.我是一个人民代表,只要是不合理的事,我便要提请有关部门注意,不平则鸣,反映市民要求,这是我分内的事。

分内(fenne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分内是什么意思 分内读音 怎么读 分内,拼音是fèn nèi,分内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分内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