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沫 [xián mò]
1. 〈方〉:口水。
英[saliva;]
涎沫 引证解释
⒈ 口水。
引唐 杜甫 《黄鱼》诗:“泥沙卷涎沫,回首怪龙鳞。”
《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诉冤》:“焦氏 照面一口涎沫,道:‘啐!青天白日这样乱説!’”
叶紫 《行军散记》一:“石榴已经长得烂熟了;有的张开着一条一条的娇艳的小口,露出满腹宝珠似的水红色的子儿,逗引着过客们的涎沫。”
国语词典
涎沫 [xián mò]
⒈ 唾液。
引唐·杜甫〈黄鱼〉诗:「泥沙卷涎沫,回首恠龙鳞。」
《醒世恒言·卷二七·李玉英狱中讼冤》:「焦氏照面一口涎沫,道:『啐!青天白日这样乱说!』」
涎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克痫灵释义:一味药物,主治祛风化痰,定痫止搐.用于痰阻络所致癫痫,症见抽搐昏迷,双目上吊,口吐涎沫。
- 2.
四大释义:⒈道家以道、天、地、人为四大。 《老子》:“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按,王,当作“人”。说见 朱谦之《老子校释》及 任继愈《老子新译》。⒉佛教以地、水、火、风为四大。认为四者分别包含坚、湿、暖、动四种性能,人身即由此构成。因亦用作人身的代称。晋 慧远《明报应论》:“夫四大之体,即地、水、火、风耳,结而成身,以为神宅。”《圆觉经》:“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髮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於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於水;
- 3.
干呕释义:症名。《内经》名哕。《医学入门》:“干呕…呕则无所出”。指患者作呕吐之态,但有声而无物吐出,或仅有涎沫而无食物吐出。
- 4.
水还火归释义:《圆觉经》:“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毛髮齿皮肉筋骨脑垢色皆归於地,吐涕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於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 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在何处?”因以“水还火归”喻死亡。
- 5.
津沫释义:口中津液;涎沫。
- 6.
流沫释义:⒈谓水势激湍腾沫。 ⒉飞溅的浪花。⒊谓口中流涎沫。⒋传布。
- 7.
淫漦释义:比喻巨浪翻腾。漦,龙吐涎沫。
- 8.
渫白圆释义:是一种药剂,主治治膈痰涎不利,头目昏运,吐逆涎沫。
- 9.
漦龙释义:吐涎沫之龙。谓恶龙。
- 10.
肺痿释义:中医病名。是指肺叶痿弱不用,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为症状,为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
- 11.
蛇漠疮释义:旧谓蝮蛇所吐涎沫触人身而成的恶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