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运往 运往的意思
yùnwǎng

运往

简体运往
繁体運往
拼音yùn wǎng
注音ㄩㄣˋ ㄨㄤ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ùn,(1) 循序移动。【组词】:运行。运动。运转(zhuàn )。(2) 搬送。【组词】:运输。运载。运营(交通工具的运行和营业)。运力。运销。空运。海运。(3) 使用。【组词】:运用。运算。运笔。运筹(制定策略)。(4) 人的遭遇,亦特指迷信的人所说的遭遇。【组词】:运气。命运。幸运。国运。(5) 南北距离。【组词】:广运百里。(6) 姓。

wǎng,(1) 去,到。【组词】:往返。往复。往还(huán )。往来。交往。向往。勇往直前。(2) 过去。【组词】:往昔。往日。往事。往古。往常。以往。一如既往。(3) 同“望”。

运往的意思

运往 [yùn wǎng]

1. 暂无解释。


运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丝绸之路释义:古代横贯亚洲的交通道路。 中国是世界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被誉为“丝国”。西汉以后中国内地大量丝织品等物经甘肃、新疆,越过葱岭,运往西亚、欧洲、非洲各国。这条交通大道被称为丝绸之路。
    • 2.
      京运释义:指运往京仓的粮食。
    • 3.
      关税释义: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 由国家设在关境上(指港口、车站、机场等)的海关按政府制定的税则征收。按征收对象,分进口税、出 口税和转口(途经本国,运往别地)税;按征收目的,分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按征收标准分从价(按商品 价值征)税和从量(按商品数量征)税等。
    • 4.
      制成品释义:加工好的产品把制成品运往市场。
    • 5.
      奇货释义:珍奇少见的物品或货物。唐 李复言《续幽怪录·卢仆射从史》:“湘 到輦下,以奇货求助,助者数人。”《红楼梦》第二六回:“那 寳玉 便和他説些没要紧的散话……又是谁家有奇货,又是谁家有异物。”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序说:“这位商人视以为奇货,便运往 北京 市场。”
    • 6.
      掠卖华工释义:世纪初西方殖民者将中国东南沿海的贫苦劳动人民诱骗贩卖到殖民地去的活动。 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公开在中国一些口岸设立洋行,经营这种“苦力贸易”。华工大多被装在称为“浮动地狱”的船上运往美、澳等洲,卖给农场主或资本家从事奴隶劳动。
    • 7.
      支运释义:明 代漕运方式之一。明成祖 永乐 十三年(1415年),征调南粮,改海运为河运。在 淮安、徐州、临清 等地设仓收囤,由官军分成 淮安 到 徐州、徐州 到 德州、德州 到 通州(今 北京市 通县)等段,节节接运,名为支运。每年四次,运粮三百余万石。宣德 六年(1431年)改行兑运。一说,支运包括支粮和运粮两个方面,指从前一粮仓支出税粮,运往后一粮仓。运军从各仓支出的粮,不必即当年该仓的进仓粮;当年各仓的进仓粮,不必即供当年运军支出运输。《明史·食货志三》:“自 成祖 迁 燕,道里辽远,法凡三变。初支运,次兑
    • 8.
      料石释义:供建筑用的石头。 杜鹏程《铁路工地上的深夜》:“公路上到处是料石,刚卸下来的钢材、水泥和停在路边准备装东西的大卡车。”《新华月报》1955年第8期:“第六工程局很多料石都在山下开采,采后运往山上。”
    • 9.
      正耗释义:明 清 在漕粮正税外向民户征收漕运损耗的一种附加税。清 运往 北京 的正兑米每石征正耗米二斗五升至四斗。《清会典事例·户部·蠲赋三》:“本年应徵地丁正耗钱粮,全行蠲免。”《清会典事例·户部·蠲赋三》:“又蠲免 四川 被扰之 达县 应徵条粮正耗银一百一十餘两。”
    • 10.
      漕粮释义:古代由水路运往京城的粮食。
    • 11.
      胶菜释义:山东 出产的白菜。胶,古 胶州,今 山东省 胶州市,以产白菜著名。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北京 的白菜运往 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
    • 12.
      起运释义:(货物)开始运出(多指运往外地):办理起运手续。 救灾物资正在起运。也作启运。

运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丝绸之路释义:古代横贯亚洲的交通道路。 中国是世界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被誉为“丝国”。西汉以后中国内地大量丝织品等物经甘肃、新疆,越过葱岭,运往西亚、欧洲、非洲各国。这条交通大道被称为丝绸之路。
    • 2.
      京运释义:指运往京仓的粮食。
    • 3.
      关税释义: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 由国家设在关境上(指港口、车站、机场等)的海关按政府制定的税则征收。按征收对象,分进口税、出 口税和转口(途经本国,运往别地)税;按征收目的,分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按征收标准分从价(按商品 价值征)税和从量(按商品数量征)税等。
    • 4.
      制成品释义:加工好的产品把制成品运往市场。
    • 5.
      奇货释义:珍奇少见的物品或货物。唐 李复言《续幽怪录·卢仆射从史》:“湘 到輦下,以奇货求助,助者数人。”《红楼梦》第二六回:“那 寳玉 便和他説些没要紧的散话……又是谁家有奇货,又是谁家有异物。”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序说:“这位商人视以为奇货,便运往 北京 市场。”
    • 6.
      掠卖华工释义:世纪初西方殖民者将中国东南沿海的贫苦劳动人民诱骗贩卖到殖民地去的活动。 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公开在中国一些口岸设立洋行,经营这种“苦力贸易”。华工大多被装在称为“浮动地狱”的船上运往美、澳等洲,卖给农场主或资本家从事奴隶劳动。
    • 7.
      支运释义:明 代漕运方式之一。明成祖 永乐 十三年(1415年),征调南粮,改海运为河运。在 淮安、徐州、临清 等地设仓收囤,由官军分成 淮安 到 徐州、徐州 到 德州、德州 到 通州(今 北京市 通县)等段,节节接运,名为支运。每年四次,运粮三百余万石。宣德 六年(1431年)改行兑运。一说,支运包括支粮和运粮两个方面,指从前一粮仓支出税粮,运往后一粮仓。运军从各仓支出的粮,不必即当年该仓的进仓粮;当年各仓的进仓粮,不必即供当年运军支出运输。《明史·食货志三》:“自 成祖 迁 燕,道里辽远,法凡三变。初支运,次兑
    • 8.
      料石释义:供建筑用的石头。 杜鹏程《铁路工地上的深夜》:“公路上到处是料石,刚卸下来的钢材、水泥和停在路边准备装东西的大卡车。”《新华月报》1955年第8期:“第六工程局很多料石都在山下开采,采后运往山上。”
    • 9.
      正耗释义:明 清 在漕粮正税外向民户征收漕运损耗的一种附加税。清 运往 北京 的正兑米每石征正耗米二斗五升至四斗。《清会典事例·户部·蠲赋三》:“本年应徵地丁正耗钱粮,全行蠲免。”《清会典事例·户部·蠲赋三》:“又蠲免 四川 被扰之 达县 应徵条粮正耗银一百一十餘两。”
    • 10.
      漕粮释义:古代由水路运往京城的粮食。
    • 11.
      胶菜释义:山东 出产的白菜。胶,古 胶州,今 山东省 胶州市,以产白菜著名。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北京 的白菜运往 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
    • 12.
      起运释义:(货物)开始运出(多指运往外地):办理起运手续。 救灾物资正在起运。也作启运。

运往造句

1.内地生产的蔬菜源头活水地运往香港,保证了那里市民的日常生活供应。

2.冲绳岛北部人民把甘蔗装上船,千里迢迢,远涉重洋,运往东京。

3.我们这里是远近闻名的水果之乡,到了秋天,火车、汽车、拖拉机把成千上万筐苹果、葡萄运往全国各地。

4.工作人员把运往灾区的医药用品小心翼翼地搬到直升飞机上。

5.抗震救援物资从四面八方火速运往灾区。

6.大路上车水马龙,人们忙着把丰收的果实运往城市。

运往(yunw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运往是什么意思 运往读音 怎么读 运往,拼音是yùn wǎng,运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运往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