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数 [shòu shu]
1. 指命中注定的岁数(迷信)
英[predestined age;]
寿数 引证解释
⒈ 指命中注定的岁数。
引《水浒传》第一一三回:“今番折了兄弟们,此是各人寿数。”
《儒林外史》第五回:“王氏 道:‘你又痴了,各人的寿数,哪个是替得的?’”
《红楼梦》第一〇九回:“妙玉 道:‘老太太这样慈善的人,寿数正有呢。’”
⒉ 年寿,寿命。
引廖仲恺 《追悼列宁大会演说》:“他是一个革命党里为主义奋斗、牺牲的人物,所以寿数如此短促,这是他彻底的生涯的结果。”
国语词典
寿数 [shòu shu]
⒈ 中国宿命思想,人的寿命长短,上天早已注定,非人力所能更改,而称人命中注定的岁数为「寿数」。
引《水浒传·第一一三回》:「今番折了兄弟们,此是各人寿数。」
《儒林外史·第一五回》:「挨过两日多,那憨仙寿数已尽,断气身亡。」
寿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世数释义:⒈世系的辈数。 《左传·昭公八年》:“虞 之世数未也,继守将在 齐,其兆既存矣。”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凡宗亲世数,有从父,有从祖,有族祖。”宋 张载《正蒙·王禘》:“盖以殤未足语世数,特以己不祭禰,故不祭之。”清 俞樾《茶香室丛钞·昭王南征》:“言 郑武公 与王溺水,于是世数既悬,为不近情矣。”⒉寿数;定数。唐 裴铏《传奇·文箫》:“姝因题笔作诗曰:‘一斑与两斑,引入 越王山。世数今逃尽,烟萝得再还。’”《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我命未该死,阴间不肯收留。还有世数未尽,又去脱胎做人不得。随你
- 2.
却老释义:⒈亦作“却老”。谓避免衰老。《史记·孝武本纪》:“是时而 李少君 亦以祠灶、穀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汉 桓谭《新论·形神》:“言 老子 用恬惔养性,致寿数百岁。今行其道,寧能延年却老乎?”唐 包佶《近获风痺之疾题寄所怀》诗:“无医能却老,有变是游魂。”宋 范成大《紫荷车》诗:“根有却老药,鳞皱友松苓。”⒉枸杞的别名。晋 葛洪《抱朴子·仙药》:“象柴,一名纯卢是也,或云仙人杖,或云西王母杖,或名天精,或名却老,或名地骨,或名苟杞也。”参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枸杞》。
- 3.
命限释义:命限,汉语词语,意思是寿数
- 4.
大分释义:⒈大体,大致。 ⒉大要。⒊名分;本分。多用于君臣之间。⒋大限;寿数。⒌情分。⒍大概。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
- 5.
大限释义:指寿数已尽、注定死亡的期限(迷信)。
- 6.
大限临头释义:大限:生命的极限。 指死期。用以指寿数已尽,注定死亡的期限落到身上。
- 7.
官寿释义:官爵寿数。
- 8.
定命释义:⒈注定的命运或寿数。⒉比喻必然的趋势。
- 9.
宝算释义:称帝王寿数的敬辞。 唐 徐彦伯《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诗:“五龙归宝算,九扈叶时康。”唐 赵彦昭《奉和幸白鹿观应制》诗:“玉杯鸞荐寿,宝算鹤知年。”
- 10.
寿元释义:寿命;寿数。元 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爇龙涎一炷透穹苍,祝吾王寿元无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任凭少奶奶衣不解带,目不交睫,无奈大少爷寿元已尽,参术无灵,竟就呜呼哀哉了!”
- 11.
寿数释义:迷信的人指命中注定的岁数:寿数已尽。
- 12.
寿满天年释义:天年:自然寿数。人活满自然寿数而去世。
- 13.
寿算释义:寿数,年寿。唐 牛僧孺《玄怪录·齐推女》:“李氏 寿算长,若不再生,议无厌伏。”元 郑光祖《周公摄政》第一折:“暗想 周家 帝嚳,顺时积德,至今恰正统,皆顺天意人心,却不曾延其寿算。”清 袁枚《新齐谐续编·韩铁棍》:“富后慎勿纳粟,得官徒耗寿算。”
- 14.
寿纪释义:犹寿数。
- 15.
常限释义:⒈常规。⒉正常的寿数。
- 16.
性龄释义:犹天年。自然的寿数。《隋书·乞伏慧传论》:“终享禄位,不夭性龄,盖其任心而行,不为矫饰之致也。”
- 17.
敦遣释义:犹恭送。《新唐书·李德裕传》:“狂人 杜景先 上言,其友 周息元 寿数百岁。帝遣宦者至 浙西 迎之,詔在所驰馹敦遣。”明 宋濂《送刘永泰还江西序》:“年高而不欲仕者復以礼而敦遣之。”
- 18.
殊数释义:⒈谓寿数不同。汉 王充《论衡·气寿》:“鸟兽与人异形,故其年寿与人殊数。”⒉异乎寻常的际遇;特例。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国初沿 明 旧制,阁臣例不兼经筵。雍正 以前,惟 崑山、桐城、泽州、太仓 四相国,以大学士兼经筵讲官,盖殊数也。”
- 19.
生禄释义:⒈禄邑。《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孔颖达 疏:“人以禄生,故谓之生禄。”⒉指寿数。《红楼梦》第九八回:“或生禄未终,自行夭折。”
- 20.
磐固释义:如磐石般稳固。形容不可动摇。《魏书·刑罚志》:“以帝宗磐固,周布於天下,其属籍疏远,荫官卑末,无良犯宪,理须推究。”宋 范仲淹《上执政书》:“儻相府思变其道,与国家磐固基本,一旦王道復行,使天下为富为寿数百年,由今相府致君之功也。”清 林则徐《尖沙嘴涌添建炮台折》:“官涌偏南一山,前有石排一段,天生磐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