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陈子昂 陈子昂的意思
chénáng

陈子昂

简体陈子昂
繁体陳子昂
拼音chén zǐ áng
注音ㄔㄣˊ ㄗ˙ ㄤˊ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én,(1) 排列,摆设。【组词】:陈列。陈兵。(2) 述说。【组词】:陈述。陈情。详陈。陈诉。陈说。(3) 旧的,时间久的。【组词】:陈旧。陈腐。陈醋。推陈出新。陈陈相因。陈迹。陈皮。(4)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5) 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6) 姓。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áng,(1) 仰,高抬。【组词】:昂首。昂然。(2) 高,贵。【组词】:昂贵。价昂。(3) 情绪高。【组词】:昂扬。高昂。昂藏(cáng )(形容人的仪表雄伟,气宇不凡的样子)。昂奋。气昂昂。

基本含义

指人才出众,有卓越的才华和能力。

陈子昂的意思

陈子昂 [chén zǐ áng]

1. (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开耀年间进士。任右拾遗,世称陈拾遗。曾从军边塞。后解官回乡,被人诬陷,死于狱中。提倡汉魏风骨,反对齐梁以来绮丽诗风,是唐诗革新的先驱。所作《感遇》、《登幽州台歌》等诗,风格沉郁刚健。有《陈伯玉集》。


国语词典

陈子昂 [chén zǐ áng]

⒈ 人名。(西元661~702)​字伯玉,唐射洪人。性褊急,然轻财好施与。武后时官至麟台正字,迁右拾遗。唐初诗风犹宗徐、庾,至陈子昂始归于雅正。著有《陈拾遗集》。


陈子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夫释义:⒈见“丁夫”。⒉壮健的男子。汉 王符《潜夫论·浮侈》:“或丁夫世不传犁锄,怀丸挟弹,携手遨游。”《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郡县荒虚,田畴芜旷,听闻属城,民户浸寡,又多残老,少有丁夫。”南朝 宋 何承天《安边论》:“丁夫匹妇,春夏佃牧。”⒊唐 代丁谓正役,夫谓杂徭。后泛指服力役的人夫。唐 陈子昂《上军国机要事》:“方寒冰冻,一无资粮,国家更无优恤;但切勒赴艰,比闻丁夫,皆甚愁嘆。”明 李梦阳《朝饮马送陈子出塞》诗:“今年下令修筑边,丁夫半死 长城 前。”《清史稿·食货志二》:“九年,河 决 封丘,起 大
    • 2.
      丁男释义:⒈已及服役年龄的成年男子。《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秦始皇 ﹞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 北河。暴兵露师十有餘年。”唐 陈子昂《谏灵驾入京书》:“西 蜀 疲老,千里远粮;北国丁男,十五乘塞。”清 赵翼《阅邸抄喜赋》:“絶塞徵兵挑甲卒,深山转餉挽丁男。”⒉指已成年的儿子。
    • 3.
      下寮释义:同“下僚”。唐 陈子昂《为河内王等论军功表》:“今战士留滞於外府,军吏咨嗟於下寮。”《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杨修 ﹞答曰:‘某虽居下寮,丞相委以军政钱粮之重,早晚多蒙丞相教诲,极有开发,故就此职耳。’”
    • 4.
      不宣释义:⒈不显扬;不公开说出。 《书·盘庚中》:“汝不忧朕心之攸困,乃咸大不宣乃心。”曾运乾 正读:“宣、显白也。”《左传·昭公十二年》:“宴语之不怀,宠光之不宣。”杜预 注:“宣,扬也。”《汉书·高帝纪下》:“大王功德之著,於后世不宣。”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下:“学者之趋不一,师门之教不宣也,乃復取逸稿,采其语之不背者,得一卷。”《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他﹞此时憋在心里,密而不宣。”⒉汉 杨修《答临淄侯笺》:“反答造次,不能宣备。”后以“不宣”谓不一一细说。旧时书信末尾常用此语。唐 陈子昂《为苏令本与岑内
    • 5.
      丘园释义:⒈家园;乡村。《易·贲》:“六五,賁于丘园,束帛戔戔。”王肃 注:“失位无应,隐处丘园。”孔颖达 疏:“丘谓丘墟,园谓园圃。唯草木所生,是质素之所。”后以“丘园”指隐居之处。汉 蔡邕《处士圂叔则铭》:“洁耿介於丘园,慕七人之遗风。”《旧唐书·刘黑闼传》:“天下已平,乐在丘园为农夫耳。起兵之事,非所愿也。”清 方文《宋遗民咏·刘会孟辰翁》:“羣荐不入官,丘园从所好。”⒉指隐逸。唐 陈子昂《申宗人冤狱书》:“臣知其忠,然非是丘园之贤,道德之茂。”唐 苏鹗《杜阳杂编》卷上:“上每临朝,多令征四方丘园才能学术,直
    • 6.
      丛芳释义:群芳,许多花。 唐 陈子昂 《庆云章》诗:“丛芳烂熳,郁郁纷纷。” 唐 金厚载 《风不鸣条》诗:“暗翦丛芳发,空传谷鸟鸣。”
    • 7.
      丰衍释义:⒈犹言茂盛蕃衍。汉 焦赣《易林·乾之履》:“富饶丰衍,快乐无已。”《魏书·崔辩传》:“十数年间,户口丰衍。”《旧五代史·晋书·王瑜传》:“会 濮郡 秋稼丰衍,税籍不均,命乘使车,按察定计。”⒉犹言富裕盈足。晋 鲁褒《钱神论》:“君长者丰衍而有餘,臣僕者穷竭而不足。”《新唐书·陈子昂传》:“屯田广夷,仓庾丰衍。”宋 司马光《论财利疏》:“三司使久於其任,能使用度丰衍。”明 罗日褧《咸宾录·西夷志一·天竺》:“其地土广人稠,财物丰衍。”⒊指文章内容充实富赡。明 宋濂《俞先生墓碑》:“为文宏厚凝朴,丰衍不窘。
    • 8.
      丹慊释义:犹丹诚。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 鉅平 之恳诚必固, 永昌 之丹慊获申。” 唐 陈子昂 《为副大总管苏将军谢罪表》:“白骨再荣,丹慊未泯。” 唐 刘禹锡 《代谢平章事表》:“臣恪居官次,遐守藩维,不获伏谢彤庭,陈露丹慊。”
    • 9.
      云木释义:高耸入云的树木。 唐 陈子昂 《春台引》:“何云木之英丽,而池馆之崇幽。” 宋 苏轼 《雷州》诗之二:“层巢俯云木,信美非吾土。” 清 魏源 《昆山别龚定庵自珍》诗:“鸣榔一回首,云木冒平 楚 。”
    • 10.
      云栖释义:⒈见“云栖”。 ⒉亦作“云栖”。指隐居。《南齐书·高逸传·褚伯玉》:“寧朔将军 丘珍孙 与 僧达 书曰:‘闻 褚先生 出居贵馆,此子灭景云栖,不事王侯,抗高木食,有年载矣。’”唐 陈子昂《续唐故中岳体玄先生潘尊师碑颂》:“令守 崧山 玉女峰,云栖穷林今五纪。”宋 陆游《醉题》诗:“云栖涧饮未为高,起舞行歌亦足豪。”⒊寺名。在 浙江 杭州 五云山 西。明 僧 袾宏,号 云栖大师,曾结庵于此。清 赵翼《寓西湖十日杂记以诗》之八:“云栖 吾未到,乍此踏芒鞋。”
    • 11.
      五美释义:五种美德。《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大适小有五美,宥其罪戾,赦其过失,救其菑患,赏其德刑,教其不及。”《论语·尧曰》:“子张 曰:‘何谓五美?’子 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三国 魏 钟会《菊花赋》:“菊有五美焉。黄花高悬,準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流中轻体,神仙食也。”唐 陈子昂《汉州雒县令张君吏人颂德碑》:“躬六曹之务,先五美之训。”
    • 12.
      仙人杖释义:⒈菜名。可入药。又名仙人杖草。唐 陈子昂《观荆玉篇序》:“夏四月,军幕次于 张掖河。河洲草木无他异者,惟有仙人杖,往往丛生。”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仙人杖草》﹝集解﹞引 苏颂 曰:“仙人杖有三物同名:一种是菜类,一种是枯死竹笋之色黑者,枸杞一名仙人杖是也。此仙人杖乃作菜茹者。”⒉枸杞的别名。为常用中药。晋 葛洪《抱朴子·仙药》:“或云仙人杖,或云西王母杖……或名地骨,或名苟杞也。”参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枸杞》。⒊中药名。一种枯笋。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四·仙人杖》﹝集解﹞引 陈藏器
    • 13.
      仙人箓释义:指神仙秘籍或道教经典。唐 陈子昂《南山家园独坐思远率成十韵》:“凤藴仙人籙,鸞歌素女琴。”唐 王维《和尹谏议史馆山池》诗:“洞有仙人籙,山藏太史书。”赵殿成 注:“《隋书·经籍志》:道经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籙,次受三洞籙,次受洞玄籙,次受上清籙。籙皆素书,记诸天曹官属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诸符错在其间,文章诡怪,世所不识。”亦省称“仙籙”。唐 钱起《幽居春暮书怀》诗:“仙籙满牀閒不厌,《阴符》在篋老羞看。”《西游记》第四回:“众天丁知他受了仙籙,乃是个弼马温,不敢阻挡,让他打出天门去了。”清 孔尚任《桃花扇
    • 14.
      代北释义:⒈古地区名。泛指 汉、晋 代郡 和 唐 以后 代州 北部或以北地区。当今 山西 北部及 河北 西北部一带。唐 陈子昂《送魏大从军》诗:“雁山 横 代 北,狐塞 接 云中。”《宋史·韩琦传》:“契丹 来求 代 北地,帝手詔访 琦 ……会 安石 再入相,悉以所争地与 契丹。”⒉唐 方镇名。《资治通鉴·唐僖宗中和三年》:“八月,甲辰……詔以前 振武 节度使 李国昌 为 代北 节度使,镇 代州。”⒊指 北魏。西晋 末年,拓跋猗卢 受封为 代王。后其曾孙 拓跋珪 改国号为 魏,迁都 代郡 平城,是为 北魏。故后世
    • 15.
      伏锧释义:亦作“伏质”。古代有腰斩的死刑,施刑时罪犯裸身俯伏砧上,故称“伏鑕”。质,通“鑕”,砧。亦泛指被处死。《史记·张丞相列传》:“苍 坐法当斩,解衣伏质。”汉 班彪《王命论》:“勇如 信、布,强如 梁、籍,成如 王莽,然卒润鑊伏鑕,烹醢分裂。”唐 陈子昂《谢衣表》:“以其伏鑕之魂,更辱赐衣之宠。”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孙蕡陈遇》:“盖仕宦二十年,一禁繫,一从戎,四为下僚,仅一入史局,而不免伏鑕。”
    • 16.
      优鉢罗释义:植物名。 梵语。又译为乌钵罗、沤钵罗、优钵剌。即青莲花。多产于 天竺,其花香洁。《百喻经·贫人作鸳鸯鸣喻》:“昔外国节法庆之日,一切妇女,尽持优鉢罗华以为鬘饰。”唐 岑参《优钵罗花歌》序:“参 尝读佛经,闻有优鉢罗花,目所未见。天寳 景申岁…… 交河 小吏有献此花者,云得之於 天山 之南。”元 张可久《折桂令·惠山赵蒙泉小隐》曲:“白云外 庞居士 家,锦池中优鉢罗花。”清 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三:“癸未夏,得《陈子昂文集》十卷,犹是故物,然如优鉢罗花,偶一见耳。”参阅《续一切经音义》卷一。
    • 17.
      作气释义:⒈振作勇气。《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唐 陈子昂《为建安王誓众词》:“鼓以作气,旗以应机。”清 顾炎武《上吴侍郎旸》诗:“作气须先鼓,争雄必上游。”⒉指壮大气势。宋 范成大《吴船录》卷下:“但支港通诸小湖,故为盗区,客舟非结伴作气不可行。”⒊犹言争气。《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作气不作气,休对我説。”
    • 18.
      先登释义:⒈先于众人而登。《左传·隐公十一年》:“潁考叔 取 郑伯 之旗蝥弧以先登。”《韩非子·内储说上》:“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上宅。”《汉书·郦商传》:“从攻 长社,先登,赐爵封 信成君。”唐 陈子昂《为建安王答王尚书送生口书》:“在此诸军,实增募勇,既壮尚书之节,又美先登之功。”《明史·戚继光传》:“继光 先登,左右军继之。”⒉指先锋。《后汉书·段熲传》:“追讨南度 河,使军吏 田晏、夏育 募先登。”《三国志·吴志·丁奉传》:“秦 为先登,屯於 黎浆,力战有功,拜左将军。”唐 韩愈《送
    • 19.
      六行释义:⒈六种善行。《周礼·地官·大司徒》:“六行:孝、友、睦、婣、任、恤。”晋 陆云《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六言六行,匪君不肃。”唐 陈子昂《申州司马王府君墓志》:“君三德允章,六行既穆。”清 钱谦益《刑科给事中薛大中父约赠徵仕郎刑科给事中制》:“敦六行以重任恤,既以仁厚起家。”⒉谓水气运行。《管子·幼官》:“六行时节,君服黑色,味咸味,听徵声,治阴气,用六数。”尹知章 注:“水成数六,水气行,君则顺时节而布政也。”⒊六个行列。《春秋·隐公五年》“初献六羽”唐 孔颖达 疏:“六羽,谓六行之人秉羽舞也。”@
    • 20.
      兼岁释义:谓不止一年。《晏子春秋·谏上二十》:“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唐 陈子昂《谏灵驾入京书》:“况国无兼岁之储,家鲜匝时之蓄,一旬不雨,犹可深忧。忽加水旱,人何以济!”叶圣陶《城中·搭班子》:“有友人 陈君,任教三年,赋闲兼岁。”
陈子昂是什么意思 陈子昂读音 怎么读 陈子昂,拼音是chén zǐ áng,陈子昂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陈子昂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