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照 [chá zhào]
1. 核查。
3. 旧时公文用语。要对方注意文件内容,或按照文件内容(办事)。
查照 引证解释
⒈ 核查。
引《元典章·户部七·钱粮》:“仍将缎疋等物,照依续降事蹟依式供报,庶使将来易於查照。”
《水浒传》第二回:“若回去庄上説脱了回书,大郎必然焦燥,定是赶我出去,不如只説不曾有回书,那里查照。”
鲁迅 《书信集·致钱玄同》:“相应明信片达,请烦查照,至纫公谊。”
⒉ 旧时公文用语。要对方注意文件内容,或按照文件内容(办事)。
引明 唐顺之 《行总督军门胡守本》:“贵部院烦为查照施行。”
例如:即希查照办理。
国语词典
查照 [chá zhào]
⒈ 公文上为使对方知悉、办理的期望语。通常用于平行机关。
例如:「请查照」、「请查照转告」。
查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切照释义:切实查照。 旧时公文用语。
- 2.
善策释义:好办法。《东观汉记·吴良传》:“东平王 苍 辟为西曹掾,数諫 苍,多善策。”清 林则徐《札发编查保甲告示条款转发衿耆查照办理》:“须知章程一定,即当永远奉行,与其貽悔将来,不如先筹善策。”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朝廷如果派使官去慰问 金城公主(七○九年嫁到 吐蕃),和 赞普 当面结和约,使他称臣息兵,不是对待邻国的善策么。”
- 3.
察照释义:⒈注意,关注。《晋书·庾翼传》:“而八年春上表请据 乐乡,广农稸穀,以伺二寇之衅,而值天高听邈,未垂察照,朝议纷紜,遂令微诚不畅。”⒉多作公文用语。犹查照。请对方注意文件内容,或按照文件内容办理。廖仲恺《复旅沪粤商电》:“远承电询,特陈概略,即希察照。”
- 4.
开坐释义:犹开列。宋 范仲淹《奏乞拣选往边上屯驻兵士》:“仍乞指挥诸路部署司,将去年秋后差到屯驻驻泊,并今后差到兵士,并依此拣选施行讫,逐旋开坐闻奏。”《元典章·台纲一·内台》:“如是实有寃枉,即开坐事因,行移元问官司,即早归结改正。”明 张居正《拟日讲仪注疏》:“臣等谨查照累朝事例,酌拟仪注,开坐上请,伏乞圣明裁定,勅下臣等遵行。”
- 5.
户帖释义:亦作“户贴”。登记每户田产或人口的册子。《宋史·食货志上二》:“﹝方田﹞凡田方之角,立土为埄,植其野之所宜木以封表之。有方帐,有庄帐,有甲帖,有户帖;其分烟析产、典卖割移,官给契,县置簿,皆以今所方之田为正。”《元典章·户部三·异姓继承立户》:“今次追到 万洪 户帖查照,与各人所供相同。”《元典章·户部三·抄数户计军产》:“有司随即出给印押户贴付各户收执。”《明史·食货志一》:“太祖 籍天下户口,置户帖、户籍,具书名、岁、居地。籍上户部,帖给之民。”
- 6.
旧人释义:⒈谓年高德劭的旧臣。《书·盘庚上》:“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孔 传:“先王谋任久老成人共治其政。”明 张居正《请乞优礼耆硕以光圣治疏》:“如蒙皇上俯念 阶 为先朝元辅,当代旧人,特勅该部查照 嘉靖 年间事例,差行人一员賫勅前去存问,仍量加赏賚,用示优崇。”⒉久于其位的人;原有的人员。唐 张九龄《敕四镇节度使王斛斯书》:“卿彼诸将,皆是旧人,既諳山川,又能料敌。”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予去国二十七年復来,自 周丞相 子充 一人外,皆无復旧人,虽吏胥亦无矣。”⒊旧交;故人。汉 王充《论衡·问
- 7.
查探释义:调查探听。清 林则徐《密拿汉奸札稿》:“为此札行布按两司,速即会同查照单开各项人犯,密派妥干之印委人员,即日改装易服,分投查探,出其不意带役拘拏……不可稍任窜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三回:“但是他是甚么人,总要设法先打听着了,纔可以再查探是甚么人卖给他的。”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五章:“洪流 说此人有点古怪,是不是劳苦农民,是不是寡妇,都值得疑问。再访问的时候,一定要查探清楚。”
- 8.
查照释义:旧时公文用语,叫对方注意文件内容,或按照文件内容(办事):即希查照。 希查照办理。
- 9.
私充释义:私自冒充顶替。《明律·户律·私充牙行埠头》:“凡城市乡村诸色牙行及船埠头,并选有抵业人户充应,官给印信文簿,附写客商船户住贯姓名、路引字号、物货数目,每月查照,私充者杖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