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君主 君主的意思
jūnzhǔ

君主

简体君主
繁体
拼音jūn zhǔ
注音ㄐㄨㄣ ㄓ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ūn,(1)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组词】:君主。君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君君”)。君王。君上。国君。君权。君临。君侧。(2) 古代的封号。【组词】:商君。平原君。信陵君。长安君。(3) 对对方的尊称。【组词】:张君。诸君。

zhǔ,(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组词】: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组词】:君主。主上。(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组词】:主张。主见。主意。主义。(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组词】: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组词】: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6) 预示。【组词】:早霞主雨。(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组词】:木主。神主。(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9) 姓。

基本含义

指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即君王或皇帝。

君主的意思

君主 [jūn zhǔ]

1. 统治较多的领土(如王国或帝国),通常实行终身制和世袭继承制的人。

为君主加冕。

[ monarch; ]

2. 国君。

君主本身并不受法律的约束。

[ sovereign; ]

君主 引证解释

⒈ 国君。

《韩非子·爱臣》:“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羣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
清 邹容 《革命军》:“诛杀 满洲 人所立之皇帝,以儆万世不復有专制之君主。”
巴金 《秋》十二:“他们象疯狂的专制君主,凭着个人一时的好恶,任意屠戮没有抵抗力的臣民。”

⒉ 国君之女。犹公主。

《史记·六国年表》:“﹝ 秦灵公 八年﹞初以君主妻 河。”
司马贞 索隐:“君主,犹公主也。”

⒊ 犹君临;主宰。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朕以眇身,君主海内。夙夜忧惧,靡知所济。”

⒋ 君为主宰。指君主制。

郑观应 《盛世危言·议院上[附录]》:“君主者,权偏於上;民主者,权偏於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国语词典

君主 [jūn zhǔ]

君主国的元首。大体由家系世袭产生。如我国以前的皇帝,日本的天皇,英国的国王等。

臣民 庶民


君主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君王释义:君主;帝王。
    • 2.
      贵族释义: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以及当代君主国家中享有世袭特权的统治阶级的上层。

君主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庶民释义:百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 2.
      臣民释义:君主国家的臣子和百姓。

君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国三公释义: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左传·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后泛指令出多门,事权不统一。公:君主。
    • 2.
      一心百君释义:忠臣虽经历几个君主还是始终如一。
    • 3.
      一朝释义:⒈〈副〉一旦。⒉〈数量〉一次;一度。⒊〈数量〉一个早上。⒋〈副〉一时的,偶然的。⒌〈数量〉指一个君主的统治时期。
    • 4.
      七十二帝释义:指上古到 泰山 封禅的君主。相传上古到 泰山 封禅者有七十二君。见《史记·封禅书》引 管仲 语。
    • 5.
      万寿节释义:封建时代指君主的生日。《册府元龟·帝王·诞圣》:“后唐 庄宗 以 光启 元年十月癸亥生於 晋阳宫 …… 同光 元年十月壬辰万寿节,百官斋会於 开封府。”清 昭槤《啸亭续录·万寿节》:“本朝万寿节,王公大臣文武职官等,咸蟒袍补服,於黎明时排班 圆明园 之 正大光明殿 前。”
    • 6.
      万机主释义:指君主。
    • 7.
      三后释义:三个君主或诸侯。古代天子、诸侯皆称后。(1)指 禹、汤、文王。《楚辞·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王逸 注:“后,君也,谓 禹汤 文王 也。”(2)指 太王、王季、文王。《诗·大雅·下武》:“三后在天,王配於京。”毛 传:“三后,大王 王季 文王 也。”(3)指 虞、夏、商 三代的君主。《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三后之姓,於今为庶。”杜预 注:“三后,虞、夏、商。”(4)指 禹、契、后稷。《淮南子·人间训》:“古者沟防不修,水为民害,禹 凿龙门,辟 伊闕,平治水土,使民得陆处;百姓不亲,五品
    • 8.
      三朝释义:⒈指新婚后的第三天,俗称这一天新妇回娘家。⒉指婴儿出生后第三天,旧俗这一天为婴儿洗三。⒊〈数量〉三个君主的统治时期。
    • 9.
      上位释义:⒈高官;显达的职位。⒉特指君位,帝位。⒊指君主。⒋上级官员;上司。⒌上座,贵客座位。
    • 10.
      上嗣释义:君主的嫡长子。后指太子。
    • 11.
      上摈释义:代表君主接待贵宾的高级司仪。由主国政之卿充任。
    • 12.
      上朝释义:⒈臣子到朝廷上拜见君主奏事议事。⒉君主到朝廷上处理政事。
    • 13.
      下车泣罪释义:旧时称君主对人民表示关切。
    • 14.
      专制释义:⒈(最高统治者)独自掌握政权:专制政体。专制帝王。君主专制。⒉凭自己的意志独断独行,操纵一切。
    • 15.
      专授释义:谓君主授臣以特权。
    • 16.
      世君释义:当代的君主。
    • 17.
      丛怨释义:谓怨恨丛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政闻社宣言书》:“君主代政府负责任之结果,一方面使政府有所諉卸,而政治未从改良;一方面使君主丛怨于人民,而国内将生动摇。”梁启超《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一:“最近 滇 督 李 君……之封奏,其对於现政府之涂饰敷衍、瞀乱横恣、丛怨酿乱之实状,皆已痛切敷陈,不遗餘力。”
    • 18.
      东户季子释义:传说中的上古君主。
    • 19.
      丞相释义:古代辅佐君主的最高官职名。秦代开始设置。西汉时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后时设时废,名称常变。明初沿置,不久即废。旧时常用作宰相的通称。
    • 20.
      两仪释义:⒈指天地。《易·繫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孔颖达 疏:“不言天地而言两仪者,指其物体;下与四象(金、木、水、火)相对,故曰两仪,谓两体容仪也。”《晋书·挚虞传》:“考步两仪,则天地无所隐其情;準正三辰,则悬象无所容其谬。”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当日三才始判,两仪初分;乾坤:清者为乾,浊者为坤,人在中间相混。”金一《文学上之美术观》:“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生矣。”⒉借指君主的父母。《旧唐书·儒学传下·卢粲》:“又 安乐公主 承两仪之泽,履福禄之基,指 南山 以锡年,

君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国三公释义: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左传·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后泛指令出多门,事权不统一。公:君主。
    • 2.
      一心百君释义:忠臣虽经历几个君主还是始终如一。
    • 3.
      一朝释义:⒈〈副〉一旦。⒉〈数量〉一次;一度。⒊〈数量〉一个早上。⒋〈副〉一时的,偶然的。⒌〈数量〉指一个君主的统治时期。
    • 4.
      七十二帝释义:指上古到 泰山 封禅的君主。相传上古到 泰山 封禅者有七十二君。见《史记·封禅书》引 管仲 语。
    • 5.
      万寿节释义:封建时代指君主的生日。《册府元龟·帝王·诞圣》:“后唐 庄宗 以 光启 元年十月癸亥生於 晋阳宫 …… 同光 元年十月壬辰万寿节,百官斋会於 开封府。”清 昭槤《啸亭续录·万寿节》:“本朝万寿节,王公大臣文武职官等,咸蟒袍补服,於黎明时排班 圆明园 之 正大光明殿 前。”
    • 6.
      万机主释义:指君主。
    • 7.
      三后释义:三个君主或诸侯。古代天子、诸侯皆称后。(1)指 禹、汤、文王。《楚辞·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王逸 注:“后,君也,谓 禹汤 文王 也。”(2)指 太王、王季、文王。《诗·大雅·下武》:“三后在天,王配於京。”毛 传:“三后,大王 王季 文王 也。”(3)指 虞、夏、商 三代的君主。《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三后之姓,於今为庶。”杜预 注:“三后,虞、夏、商。”(4)指 禹、契、后稷。《淮南子·人间训》:“古者沟防不修,水为民害,禹 凿龙门,辟 伊闕,平治水土,使民得陆处;百姓不亲,五品
    • 8.
      三朝释义:⒈指新婚后的第三天,俗称这一天新妇回娘家。⒉指婴儿出生后第三天,旧俗这一天为婴儿洗三。⒊〈数量〉三个君主的统治时期。
    • 9.
      上位释义:⒈高官;显达的职位。⒉特指君位,帝位。⒊指君主。⒋上级官员;上司。⒌上座,贵客座位。
    • 10.
      上嗣释义:君主的嫡长子。后指太子。
    • 11.
      上摈释义:代表君主接待贵宾的高级司仪。由主国政之卿充任。
    • 12.
      上朝释义:⒈臣子到朝廷上拜见君主奏事议事。⒉君主到朝廷上处理政事。
    • 13.
      下车泣罪释义:旧时称君主对人民表示关切。
    • 14.
      专制释义:⒈(最高统治者)独自掌握政权:专制政体。专制帝王。君主专制。⒉凭自己的意志独断独行,操纵一切。
    • 15.
      专授释义:谓君主授臣以特权。
    • 16.
      世君释义:当代的君主。
    • 17.
      丛怨释义:谓怨恨丛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政闻社宣言书》:“君主代政府负责任之结果,一方面使政府有所諉卸,而政治未从改良;一方面使君主丛怨于人民,而国内将生动摇。”梁启超《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一:“最近 滇 督 李 君……之封奏,其对於现政府之涂饰敷衍、瞀乱横恣、丛怨酿乱之实状,皆已痛切敷陈,不遗餘力。”
    • 18.
      东户季子释义:传说中的上古君主。
    • 19.
      丞相释义:古代辅佐君主的最高官职名。秦代开始设置。西汉时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后时设时废,名称常变。明初沿置,不久即废。旧时常用作宰相的通称。
    • 20.
      两仪释义:⒈指天地。《易·繫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孔颖达 疏:“不言天地而言两仪者,指其物体;下与四象(金、木、水、火)相对,故曰两仪,谓两体容仪也。”《晋书·挚虞传》:“考步两仪,则天地无所隐其情;準正三辰,则悬象无所容其谬。”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当日三才始判,两仪初分;乾坤:清者为乾,浊者为坤,人在中间相混。”金一《文学上之美术观》:“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生矣。”⒉借指君主的父母。《旧唐书·儒学传下·卢粲》:“又 安乐公主 承两仪之泽,履福禄之基,指 南山 以锡年,

君主造句

1.战国时代各国君主求才若渴,一遇贤才,必是分庭抗礼,倍加礼遇。

2.宋与金的历史,对崇祯来说,挹彼注兹,而他绝不愿在臣民心目和后代史书中被看成是懦弱无能的君主

3.君主专制的社会,君王对臣民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4.在历史上,他是一位英明的君主

5.疑心使君主倾向专制,丈夫倾向嫉妒,智者倾向寡断而忧郁。

6.他是一位贤明的君主

7.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8.我不是一个伟大的男人,但是我是一个爱你的男人,我不是一个征服天下的君主,我是为你不顾一切的疯子。

9.他是我们思想上的另一个君主

10.君主应当拥有美德,但恶行不可不用。

11.君主在臣民面前要保持自己的神秘感,不能让旁人知道自己的底细。

12.把解决农民和地主阶级的尖锐矛盾的希望寄托在君主善心的思。

13.从秦至清的帝制时代,值得称道的好皇帝屈指可数,除了打天下的开国君主,大多数守成君主,实在难以恭维。

14.英明的君主,因一时听信馋言,而致二缶钟惑,落了个国破家亡的下场。

15.满清末年,革命志士纷纷起义,使得君主专制政体摇摇欲坠。

16.这个专制君主暴虐无道,终致人心丧尽而被推翻。

17.中国封建朝代,作为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君主,百姓们的生杀予夺之大权,也毫无疑问地掌握在其手中。

君主(junz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君主是什么意思 君主读音 怎么读 君主,拼音是jūn zhǔ,君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君主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