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骈偶 骈偶的意思
piánǒu

骈偶

简体骈偶
繁体駢偶
拼音pián ǒu
注音ㄆㄧㄢˊ ㄡ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ián,(1) 两马并驾一车。【组词】:骈驰。(2) 两物并列,成双的,对偶的。【组词】:骈句。骈俪。骈文。骈体。骈枝。骈衍(并列相连)。

ǒu,(1) 用木头或泥土等制成的人形。【组词】:偶像。木偶戏。(2) 双,对,成双成对,与“奇(jī)”相对。【组词】:偶数。偶语(相对私语)。对偶。无独有偶。(3) 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组词】:偶或。偶然。偶合。偶尔。偶感。偶发事件。(4) 指丈夫或妻子。【组词】:佳偶。配偶。

基本含义

指形象相似、相配的一对人或物。

骈偶的意思

骈偶 [pián ǒu]

1. 指对偶。

骈偶 引证解释

⒈ 指对偶。

《宋史·欧阳修传》:“宋 兴且百年,而文章体裁,犹仍 五季 餘习,鎪刻駢偶,淟涊弗振。”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五:“长歌短篇,操笔輒韵,有 魏武 乐府风,制词质古,一洗駢偶之习。”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七·会昌一品集》:“其《会昌一品制集》,駢偶之中,雄奇骏伟,与 陆宣公 上下。”
朱自清 《古诗十九首释》:“东汉 文体,受辞赋的影响,不但趋向骈偶,并且趋向工切。”


骈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俪札释义:用骈偶文写的书札。 《说郛》卷五七引 宋 邵桂子《雪舟脞语》:“至元 辛巳初到 云间,餽物众姻识,顷刻作儷札数枚,并不要重复。
    • 2.
      俳赋释义:骈体赋,为六朝时通行的一种赋体,讲究骈偶声律,字句工巧,实际上是押韵的骈体文,如 鲍照 《芜城赋》、 江淹 《别赋》等。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夫俳赋尚辞而失於情,故读之者无兴起之妙趣,不可以言则矣。”
    • 3.
      山林文学释义:泛指封建时代以描述山林景物为主的讲求骈偶格律、堆砌典故词藻、内容晦涩的文学作品。
    • 4.
      韩愈释义:⒈(768—824) 唐代文学家,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贞元年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在文学上反对骈偶文风,提倡散体。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创新,是古文运动倡导者之一。在思想上维护儒家的传统思想,调强尧舜至孔孟的一脉相传的道统⒉(768韩愈824)中国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25岁举进士。历官观察推官、监察御史、国子博士、吏部侍郎。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
    • 5.
      骈偶释义:指对偶。 《宋史·欧阳修传》:“宋 兴且百年,而文章体裁,犹仍 五季 餘习,鎪刻駢偶,淟涊弗振。”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五:“长歌短篇,操笔輒韵,有 魏武 乐府风,制词质古,一洗駢偶之习。”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七·会昌一品集》:“其《会昌一品制集》,駢偶之中,雄奇骏伟,与 陆宣公 上下。”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东汉 文体,受辞赋的影响,不但趋向骈偶,并且趋向工切。”
    • 6.
      骈文释义: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开始于汉、魏,六朝最为盛行。后来有的骈文多用四字、六字成句,也叫四六文。这种体裁的文章通篇用骈偶句,即讲究上下句对仗,偏重形式,多堆砌辞藻典故。中唐以后古文运动兴起,骈文渐趋衰落。与“散文”相对。
    • 7.
      齐偕释义:犹骈偶。 即四六文。
骈偶是什么意思 骈偶读音 怎么读 骈偶,拼音是pián ǒu,骈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骈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