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劳 [xūn láo]
1. 功劳;功勋。
英[meritorious service;]
勋劳 引证解释
⒈ 功勋;功劳。
引《孟子·尽心上》:“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
《礼记·明堂位》:“成王 以 周公 为有勋劳於天下,是以封 周公 於 曲阜。”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三折:“偎山靠水安营寨,扫荡贼兵建勋劳。”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明年一年中,出《老莲画集》一部,更以全力完成《笺谱》,已有大勋劳于天下矣。”
⒉ 谓建立功勋。
引《晋书·陶称传》:“臣以 侃 勋劳王室,是以依违容掩,故表为南中郎将,与臣相近,思欲有以匡救之。”
清 朱仕琇 《松溪令潘公去思碑》:“公虽以忧去,贤声彻四方。他日去柄大政於朝,勋劳天下,究其治迹发闻之处,自 松溪 始。”
国语词典
勋劳 [xūn láo]
⒈ 功劳。元·关汉卿也作「勋功」、「勋庸」。
引《礼记·明堂位》:「成王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
《五侯宴·第三折》:「偎山靠水安营寨,扫荡贼兵建勋劳。」
勋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俊释义:古指具备刚、柔、正直三德的人。《书·立政》:“严惟丕式,克用三宅三俊。”孔颖达 疏:“三俊即是《洪范》所言刚克、柔克、正直三德之俊也。”一说谓有常伯、常任、准人之才者。见 蔡沉 集传。三个并称的俊杰。(1)指 汉 之 张良、萧何、韩信。《晋书·郑冲传》:“泰始 六年,詔曰:‘昔 汉祖 以知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勋劳,归美三俊。’”(2)指 汉 之 郦食其、田横、韩信。《汉书·蒯通伍被等传赞》:“蒯通 一説而丧三儁,其得不亨者,幸也。”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亨 酈食其,败 田横,骄 韩信 也。”(3)指
- 2.
勋劳释义:功勋;大的功劳:勋劳卓著。
- 3.
勋勚释义:功勋,勋劳。
- 4.
勋勩释义:功勋,勋劳。清 昭槤《啸亭杂录·廷臣宴》:“每岁上元后一日,钦点大学士九卿中之有勋勩者宴於 奉三无私殿,名廷臣宴。”
- 5.
勋绩释义:勋劳:光辉的勋绩。
- 6.
堂除释义:⒈堂下的台阶。⒉宋制,京官、选人一般由吏部选差,其有特殊勋劳者,得由政事堂直接奏注差遣,称“堂除”。
- 7.
大勋释义:大勋劳;大功业。
- 8.
敦谕释义:亦作“敦喻”。劝勉晓喻。《晋书·李胤传》:“以 吴会 初平,大臣多有勋劳,宜有登进,乃上疏逊位。帝不听,遣侍中宣旨,优詔敦諭,絶其章表。”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魏 朝封 晋文王 为公,备礼九锡,文王 固让不受,公卿将校当诣府敦喻。”唐 裴铏《传奇·樊夫人》:“逍遥 操益坚,窃索自縊。亲党敦諭其父母,请纵之。”明 吴承恩《元寿颂》:“承恩 蒙公殊遇垂二十年,謁选来都又出公之敦喻,值兹嘉庆,良有愜於中也。”
- 9.
旧家子弟释义:上代有勋劳和社会地位的家族。
- 10.
旧家释义:⒈犹世家。指上代有勋劳和社会地位的家族。唐 李商隐《为同州侍御上崔相国启》:“此皆相国推 孔 李 之素分,念 国 高 之旧家。”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素秋》:“俞慎,字 谨庵,顺天 旧家子。”鲁迅《花边文学·正是时候》:“虽然成家立业之后,他也许修家谱,造祠堂,俨然以旧家子弟自居,但这究竟是后话。”⒉犹从前。宋 元 人诗词中常用。宋 杨万里《答章汉直》诗:“老里睡多吟里少,旧家句熟近来生。”宋 周邦彦《瑞龙吟》词:“惟有旧家 秋娘,声价如故。”金 元好问《石州慢》词:“旧家年少,也曾东抹西涂,鬢毛争信星星
- 11.
王会释义:旧时诸侯、四夷或藩属朝贡天子的聚会。语本《逸周书·王会》:“成周 之会,墠上张赤帟阴羽。”孔晁 注:“王城既成,大会诸侯四夷也。”唐 魏徵《奉和正日临朝应诏》:“庭实超王会,广乐盛钧天。”宋 黄庭坚《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物色看王会,勋劳在 石渠。”明 徐孚远《在交日久传语日变》诗:“虽然 周 室非全盛,王会开时 南海 清。”清 王韬《变法中》:“虽疆域渐广,而登王会、列屏藩者,不过东南洋诸岛国而已。”
- 12.
策勋释义:⒈见“策勋”。⒉亦作“策勛”。记功勋于策书之上。《左传·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杜预 注:“既饮置爵,则书勋劳于策,言速纪有功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夏四月,大司马 吴汉 自 蜀 还京师,于是大饗将士,班劳策勋。”李贤 注:“其有功者,以策书纪其勋也。”《古诗源·木兰诗》:“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彊。”唐 刘禹锡《平蔡州》诗之一:“策勛礼毕天下泰,猛士按剑看 常山。”明 唐顺之《咏俞虚江参将》诗之一:“此日渠魁当授首,策勋早见上麒麟。”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
- 13.
胙土释义:指帝王将土地赐封功臣宗室,以酬其勋劳。 《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孔颖达 疏:“胙,训报也。有德之人,必有美报。报之以土,谓封之以国。”南朝 宋 谢灵运《谢封康乐侯表》:“亡祖奉国威灵,董符戎重,尽心所事,尅黜祸乱,功参盘鼎,胙土南服。”明 张四维《双烈记·策封》:“更封妻荫子,加爵封王,分茅胙土。”
- 14.
铁册军释义:明太祖 朱元璋 赐给功臣的护卫兵。 《续文献通考·兵六》:“﹝ 洪武 ﹞二十三年三月,置公侯伯屯戍百户,给以铁册。初,帝以公侯伯有大勋劳,人赐百二十人为从者,曰奴军。及其年老还乡,命设百户一人,统众卫之,俾屯戍以食,赐以铁册,给以印,俟其子孙承袭则罢之。时谓铁册军。”参见“铁册”。
- 15.
铁帽子王释义:清 朝俗称世袭原封爵位的王爷。清 梁章鉅《称谓录·宗室》:“我朝 礼亲王、睿亲王、肃亲王、郑亲王、庄亲王、豫亲王、顺承郡王、克覲郡王,皆国初有大勋劳者,世袭不降封,谓之铁帽子王。”赵大年《公主的女儿》一:“就是在封为亲王或郡王之后,皇帝念其特别亲近(一般都是皇帝的亲兄弟),或者立过大功的,就在他的爵位上加‘世袭罔替’四个字,他的子孙就可以代代世袭原有的爵位,不必降级。北京 人管这种王爷叫‘铁帽子王’,与 满 人所说‘铁杆庄稼’吃不倒,是一个意思。”
- 16.
题叙释义:⒈谓按等级或勋劳奏请给予晋升或其他奖励。⒉相当于戏剧中的“序幕”,用于长篇小说的开端,交代故事背景。如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题叙。
- 17.
鼎铉释义:⒈举鼎之具。亦借指鼎。《文选·史岑<出师颂>》:“泽霑遐荒,功铭鼎鉉。” 李善 注引《礼记》:“夫鼎者有铭,铭者,论譔其先祖之德美功烈勋劳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弃鼎鉉而为生臊之食,废针石而任自然之病。” 明 许自昌 《水浒记·论心》:“酬死士万金立散,答君恩一剑时悬,且雌伏自功曹,有日名垂鼎鉉。”⒉指宰相。《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书载俊乂,股肱干楨,有物有则,模楷后生,宜参鼎鉉,稽建皇灵。” 唐 韩愈 《为韦相公让官表》:“何意恩泽益深,猥令超参鼎鉉,窃自惟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