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óu pǒu,(1) 抨击。【组词】:掊击。(2) 破开,剖。【例句】:掊斗(dǒu )折衡(毁弃斗和秤)。(1) 用手扒土。(2) 聚敛。【组词】:掊敛。掊聚。
jī,(1) 敲打,或做类似敲打的动作。【组词】:击打。击鼓。击中(zhòng)。击破。击毙。击水(a.拍打水面;b.指游泳)。旁敲侧击。(2) 攻打。【组词】:击败。击毁。打击。声东击西。(3) 碰,接触。【组词】:撞击。目击。肩摩毂(gǔ)击(亦作“摩肩击毂”)。
1. 抨击;打击。
英[attack; lash out at;]
⒈ 打击;抨击。
引《庄子·人间世》:“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於世俗者也。”
《后汉书·百官志四》“都官从事” 刘昭 注引《博物记》:“中兴以来,都官从事多出之 河 内,掊击贵戚。”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十:“石林 既为《春秋》书,其别有四:其解释旨义曰‘传’,其订证事实曰‘考’,其掊击三传曰‘讞’,其编排凡例曰‘例’。”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庄周 《南华》……至掊击圣神,凌侮贤哲,亦生民以来未有之变也。”
李大钊 《<晨钟>之使命》:“各奋其颖新之笔,掊击时政,攻排旧制,否认偶像的道德。”
⒈ 抨击,用语言、文字攻击或纠责他人。
引《庄子·人间世》:「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