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礼 [guān lǐ]
1. 官府的礼法。
官礼 引证解释
⒈ 官府的礼法。
引《管子·侈靡》:“官礼之司,昭穆之离,先后功器,事之治,尊鬼而守故。战事之任,高功而下死。本事,食功而省利。劝臣,上义而不能与小利,五官者,人争其职,然后君闻。”
官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哭临释义:⒈帝后死丧,集众定时举哀叫哭临。 《史记·孝文本纪》:“毋发民男女哭临宫殿。宫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声;礼毕罢,非旦夕临时,禁毋得擅哭。”《后汉书·礼仪志下》:“登遐,皇后詔三公典丧事……百官哭临殿下。”《宋史·礼志二六》:“真宗 章献明肃皇后 刘氏,明道 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崩于 宝慈殿,迁坐于 皇仪殿。三十日,宣遗誥,羣臣哭临,见帝于殿之东厢奉慰。”《痛史》第六回:“一众百官礼成之后,便请哭临。哭临过了,方才出来颁发哀詔。”⒉泛称人死后集众举哀或至灵前吊祭。《三国志·魏志·孙礼传》:“礼 为死事者设
- 2.
官礼茶食释义:据考察,北方的点心历史古,南方的历史新,古者可能还有唐宋遗制,新的只是明朝中叶吧。 点心铺招牌上有常用的两句话,我想借来用在这里,似乎也还适当,北方可以称为“官礼茶食”,南方则是“嘉湖细点”。
- 3.
德人释义:⒈有德的人。 指德操高尚者。《庄子·天地》:“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汉 贾谊《鵩鸟赋》:“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宋 秦观《俞紫芝字序》:“天下皆知有物所以失己也,不知有己所以失己也。,而德人知之。”清 梅曾亮《<阮小咸诗集>序》:“君之子 肇星 以诗稿属序。余读之,清婉恬适,如君其人,不以不得志於有司也,而有怨词,有矜气,真德人之音也。”⒉明 代初期对高级官员母、妻的封号。清 周亮工《书影》卷八:“洪武 八年,宋濂 官礼部侍郎,封 濂 母 陈氏、妻 贾氏 为德人。见誥命。后无‘德人’之
- 4.
燕台释义:指 战国 时 燕昭王 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 河北省 易县 东南。相传 燕昭王 筑台以招纳天下贤士,故也称贤士台、招贤台。见 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卷下。后作为君主或长官礼贤之典。唐 李白《江上答崔宣城》诗:“谬忝 燕臺 召,而陪 郭隗 踪。”金 元好问《即事呈邦瑞》诗:“明日 燕臺 传盛事,坐中宾客尽名流。”明 陈所闻《玉交枝·寄平湖沉海曙》曲:“再休嗟明珠暗投,正 燕臺 把千金骏求。”程善之《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用其韵》:“三品席珍虚鹿币,千金市骨上 燕臺。”唐 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题诗 碣
- 5.
米南宫释义:北宋 书画家 米芾,曾官礼部员外郎,因称。
- 6.
米芾释义:北宋书画家。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官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举止怪异,人称“米颠”。书法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用笔爽劲豪迈。画山水有“米家山”之称。亦工诗文。著有《书史》、《画史》及《山林集》(已佚,存辑本《宝晋英光集》)。
- 7.
绛纱幔释义:犹绛帐。《晋书·列女传·韦逞母宋氏》:“时博士 卢壼 对曰:‘废学既久,书传零落,比年缀撰,正经粗集,唯《周官礼注》未有其师。窃见太常 韦逞 母 宋氏,世学家女,传其父业,得《周官音义》,今年八十,视听无闕,自非此母无可以传授后生。’於是就 宋氏 家立讲堂,置生员百二十人,隔絳纱幔而受业,号 宋氏 为 宣文君,赐侍婢十人,《周官》学復行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