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鸣凤记 鸣凤记的意思
míngfèng

鸣凤记

简体鸣凤记
繁体鳴鳳記
拼音míng fèng jì
注音ㄇㄧㄥˊ ㄈㄥˋ ㄐㄧˋ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íng,(1) 鸟兽或昆虫叫。【组词】:鸣啭。鸣唱。鸣叫。鸣禽。鸟鸣。(2)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组词】:鸣响。鸣奏。孤掌难鸣。(3)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组词】:鸣谢。鸣冤。百家争鸣。(4) 闻名,著称。【例句】:“以文鸣江东”。

fèng,(1) 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称“凤”;雌的称“凰”)。【组词】:凤凰。凤雏(幼小的凤;喻英俊少年)。龙肝凤髓(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龙驹凤雏(喻有才华的英俊青少年)。雏凤清于老凤声。(2) 姓。

jì,(1)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组词】:记忆。记取。记性。博闻强记。(2) 把事物写下来。【组词】:记录。记功。记者。(3)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组词】:游记。日记。大事记。(4) 符号,标识(zhì)。【组词】:印记。标记。记号。(5) 古时的一种公文。【组词】:奏记。笺记。(6)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组词】:胎记。(7) 量词,指打一下。【例句】:给他一记耳光。

基本含义

指一种文学作品或演出得到了极高的赞誉和欢迎。

鸣凤记的意思

鸣凤记 [míng fèng jì]

1. 传奇剧本。明代人作。明嘉靖时杨继盛、邹应龙等八人,先后向皇帝弹劾权臣严嵩,受到迫害,最后斗倒严嵩,清算严党罪行。是明代传奇以当时政治斗争为题材的代表作。


鸣凤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买山钱释义:为隐居而购买山林所需的钱。唐 刘禹锡《酬乐天闲卧见忆》诗:“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明 无名氏《鸣凤记·流徙分途》:“我那老爷呵,官居清白,无有买山钱。”清 赵翼《园居》诗之一:“必待买山钱,始慰栖巖志。”参见“买山”。
    • 2.
      养晦释义:谓隐居匿迹。语本《诗·周颂·酌》:“於鑠王师,遵养时晦。”朱熹 集传:“言其初有於鑠之师而不用,退自循养,与时俱晦。”《宋史·邢恕传》:“公著 荐於朝,得崇文院校书;王安石 亦爱之,因宾客喻意,使养晦以待用,恕 不能从。”明 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门题凤字承留恋,且须养晦林泉。”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刊自序》:“自顾年老才庸,粗知《易》理,亦急拟独善潜修,韜光养晦。”
    • 3.
      再来释义:⒈再一次来。《史记·淮阴侯列传》:“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明 无名氏《鸣凤记·灯前修本》:“此去好凭三寸舌,再来不值半文钱。”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一切都是一年前见她时的光景,而她的窗下不放着糖匣,我是成了再来的 丁令威 了。”⒉谓连续的动作或事。如:再来一盘棋。再来一碗汤。
    • 4.
      击壤歌释义:古歌名。 相传 唐尧 时有老人击壤而唱此歌。 汉 王充 《论衡·艺增》:“传曰:有年五十击壤於路者,观者曰:‘大哉, 尧 德乎!’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尧 何等力!’”按,《艺文类聚》卷十一引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所引歌辞略异,末句作“帝何力於我哉!” 明 无名氏 《鸣凤记·幼海议本》:“息风波,固皇图,愿见康衢《击壤歌》。”
    • 5.
      娜袅释义:犹嬝娜。 纤长柔美貌。明 王世贞《鸣凤记·林公理冤》:“吾家儿女年纪小,乖巧。体态娉婷又娜嬝,真好。”
    • 6.
      孤臣释义:⒈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南朝 梁 江淹《恨赋》:“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唐 柳宗元《入黄溪闻猿》诗:“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明 王世贞《鸣凤记·封赠忠臣》:“鯁骨孤臣,芳年俊英,塤箎连奏同声。”清 孔尚任《桃花扇·哭主》:“孤臣 左良玉,远在边方,不能一旅勤王,罪该万死。”清 丘逢甲《离台诗》之一:“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参见“孤臣孽子”。⒉孤陋无知的臣子。《文选·张衡<东京赋>》:“由介 以 西戎 孤臣,而悝 穆公 於宫室。”薛综 注:“孤臣,孤陋之臣也。”
    • 7.
      孤踪释义:⒈亦作“孤踪”。孤单。明 杨慎《存殁绝句·安公石》:“一疾缘医误,孤踪住世慵。”《续资治通鉴·宋孝宗隆兴元年》:“今臣以孤踪,动輙掣肘,将安用之?”《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老和尚见他孤踪,时常煨了茶送在他房里,陪着説话到一二更天。”⒉孤独的踪迹;前人遗迹。明 王世贞《鸣凤记·林遇夏舟》:“黄沙边地,孤踪久淹滞,霜径秋容老。”明 屠隆《綵毫记·汾阳报恩》:“寂寞遥天战玉龙,板扉人不到,掩寒松。路迷樵径断孤踪,修竹里,一缕炊烟浓。”⒊见“孤踪”。
    • 8.
      寒毡释义:⒈亦作“寒氊”。《新唐书·文艺传中·郑虔》:“﹝ 郑虔 ﹞在官贫约甚,澹如也。杜甫 尝赠以诗曰:‘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云。”后以“寒毡”形容寒士清苦的生活。明 王世贞《鸣凤记·拜谒忠灵》:“数载困寒毡,遭遇明扬简微贱。”⒉指清苦的读书人。清 钱谦益《蒋允仪父弘宪原任户部贵州清吏司署员外郎事主事加赠奉直大夫制》:“澹泊自将,不改寒毡之雅志。”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两浙校官集》:“其诗集於 咸丰 告成,虽采辑未徧,而发潜阐幽,琳瑯满目,亦足为寒氊生色。”
    • 9.
      微名释义:⒈微贱之名。 常用作谦词。明 王世贞《鸣凤记·忠佞异议》:“司马清曹,郎官节鉞,微名已序鸳列。光岳攸钟,须知要守全节。”清 李厚庵《赠陈梦雷百韵》:“昔我髫年日,落莫无与儔……岁行在降娄,微名得滥收。”⒉指微不足道的名誉。
    • 10.
      抡魁释义:科举考试的第一名。亦指中选第一名。宋 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开庆六士》:“时相好名,牢笼 宜中 为抡魁,餘悉擢巍科。”明 无名氏《鸣凤记·陆姑救易》:“文省幸抡魁,到皇都赴礼闈。”《古今小说·赵伯昇茶肆遇仁宗》:“功名着意本抡魁,一字争差不得归。”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阿宝》:“生以是抡魁。明年,举进士,授词林。”
    • 11.
      挽角释义:童年。古代男女未成年前束发为两结,形状如角,故称。明 无名氏《鸣凤记·拜谒忠灵》:“自幼与 严东楼 为挽角之交。”
    • 12.
      李猫释义:⒈唐 李义府 的外号。 《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 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故时人言 义府 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明 王世贞《鸣凤记·世蕃奸计》:“笑里藏刀胜 李猫,偏宜相府为爪牙。”⒉唐 李林甫 的外号。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荒唐·章惇为猫》:“林甫 口蜜腹剑,谓之‘李猫’。”⒊南唐 李德来 的外号。清 褚人穫《坚瓠二集·咏戏具》“二 李 当年应媿尔”原注:“唐 李义府、南唐 李德来 俱号‘李猫’。”
    • 13.
      桂玉释义:⒈桂玉之地。指京师。唐 黄滔《崔右丞启》:“滔 献赋命奇,食贫计尽,难安桂玉,须逐萍蓬。”唐 罗邺《东归》诗:“都缘桂玉无门住,不算山川去路非。”参见“桂玉之地”。⒉喻昂贵的柴米。宋 王禹偁《单州谢上表》:“身叨赴闕,颇更思乡……分俸则桂玉不完,聚族则京师难住。”元 麻革《为王德新寿》诗:“数口虀盐忧桂玉,一川风雨独柴荆。”明 王世贞《鸣凤记·邹林会试》:“大军之后,继以凶年,家园清素,桂玉关心。”参见“桂薪玉粒”。
    • 14.
      瀛洲释义:⒈亦作“瀛州”。 传说中的仙山。《列子·汤问》:“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二曰 员嶠,三曰 方壶,四曰 瀛洲,五曰 蓬莱 ……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史记·秦始皇本纪》:“齐 人 徐市 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 蓬莱、方丈、瀛洲,僊人居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 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明 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瀛洲 同泛济川船,伊吾共仗屠龙剑。”⒉借指 日本。章炳麟《狱中赠邹容》诗:“邹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鲁迅《集外集·<题三义塔>诗》:
    • 15.
      磨螘释义:磨盘上的蚂蚁。 比喻极其微小。明 无名氏《鸣凤记·林遇夏舟》:“下官贪磨螘之微名,忘枕鸳之雅爱。”
    • 16.
      箝口结舌释义:闭口不敢发表言论。宋 司马光《乞改求谏诏书札子》:“是詔書始於求諫,而終於拒諫也,臣恐天下之士益箝口結舌,非國家之福也。”明 无名氏《鸣凤记·二臣哭夏》:“箝口結舌,尚恐禍至,誰敢捨身力救。”清 昭槤《啸亭杂录·王述庵书》:“近來州縣所以魚肉諸生,其意蓋在立威,威立而諸生箝口結舌,則庶民何敢出而争控。”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国内颇纷纭多事,简直无从说起,生人箝口结舌,尚虞祸及,读 明 末稗史,情形庶几近之。”
    • 17.
      继晷释义:⒈谓夜以继日。 唐 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明 无名氏《鸣凤记·邹慰夏孤》:“刺绣添灯,每伴读书过夜半;採蘩烹釜,更思继晷惜春残。”⒉指上灯之时。明 吕坤《与总河刘晋川论道脉图》:“安得对案指图,自詰朝至於继晷,必豁然大同,无分毫扞格,亦平生一大快也!”
    • 18.
      虎皮释义:⒈老虎的皮。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胥臣 蒙马以虎皮,先犯 陈 蔡。”《礼记·曲礼上》:“前有士师,则载虎皮。”孔颖达 疏:“若见前有兵众,则举虎皮於竿首,使兵众见以为防也。”唐 王绩《游仙》诗之四:“照水然犀角,游山费虎皮。”⒉讲席的代称。语出《宋史·道学传一·张载》:“﹝ 张载 ﹞尝坐虎皮讲《易》京师,听从者甚众。”宋 刘克庄《沁园春·吴叔永尚书和余旧作再答》词:“撤我虎皮,让君牛耳,谁道两贤相厄哉!”明 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先生负山斗之望,抱天人之学,敢撤虎皮而就正有道,愿为假馆以矜式
    • 19.
      蜩蝉释义:⒈即蝉。宋 苏辙《柳湖感物》诗:“根如卧虵身合抱,仰视不见蜩蝉喧。”《水浒传》第一○五回:“除此山外,依旧是销金鑠铁般烈日,蜩蝉乱鸣,鸟雀藏匿。”⒉指宦官。汉 时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璫,附蝉为文,貂尾为饰,后因以蜩蝉指宦官。明 无名氏《鸣凤记·严通宦官》:“老年,富贵不归园,反相排同道;侵夺人权,骄情傲态,欺陵咱狗尾蜩蝉。”清 昭槤《啸亭杂录·佛典属》:“时上最喜赞礼郎,多有至大位者,公曰:‘蜩蝉辈亦足贵耶?’”
    • 20.
      螽斯振羽释义:语本《诗·周南·螽斯》:“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后以“螽斯振羽”谓子孙众多。明 无名氏《鸣凤记·夏公命将》:“願將樛木連枝舉,早見螽斯振羽飛。”参见“螽斯”。
鸣凤记是什么意思 鸣凤记读音 怎么读 鸣凤记,拼音是míng fèng jì,鸣凤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鸣凤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