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揭露 揭露的意思
jiē

揭露

简体揭露
繁体
拼音jiē lù
注音ㄐㄧㄝ ㄌ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ē qì,(1) 把盖在上面的东西拿起,或把粘合着的东西分开。【组词】:揭锅。揭幕。(2) 使隐瞒的事物显露。【组词】:揭露。揭发。揭底。揭穿。揭短。揭晓。(3) 高举。【组词】:揭竿而起。(4) 标示。【例句】:揭橥(zhū)(本是作标记的小木桩,引申为标志。亦作“揭著”)。揭示。(5) 扛,持。(6) 姓。 ◎ 提起衣裳。【组词】:揭衣涉水。

lù lòu,(1) 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组词】:露水。白露。寒露。朝(zhāo )露。甘露。(2) 在室外,无遮盖。【组词】:露天。露宿。露营。(3) 加入药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饮料或药剂。【组词】:露酒。枇杷露。(4) 滋润。【组词】:覆露万民。(5) 表现,显现。【例句】:露布(a.通告;b.古代指未加封缄的文书;c.檄文;d.捷报等)。露骨。袒露。吐露。揭露。暴露。 ◎ 用于一些口语词语,如“露怯”、“露马脚”。

基本含义

揭露指公开披露真相,使事情暴露出来。

揭露的意思

揭露 [jiē lù]

1. 揭发隐蔽的事,使之暴露。

[expose;]

揭露 引证解释

⒈ 揭示隐蔽的事物。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你怕我将你的底细都揭露出来么?”
巴金 《探索集·我和文学》:“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写来控诉、揭露、攻击这些敌人的。”


国语词典

揭露 [jiē lù]

⒈ 显露,揭示。

如:「揭露底细」、「揭露真相」。

暴露 透露 揭破 揭穿 揭示

包藏 掩盖 掩饰 隐瞒 隐秘


揭露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张扬释义:把隐秘的或不必让众人知道的事情声张出去;宣扬:四处张扬。
    • 2.
      揭发释义:揭露(坏人坏事):揭发罪行。 检举揭发。
    • 3.
      揭穿释义:揭露;揭破:揭穿阴谋。揭穿谎言。假面具被揭穿了。
    • 4.
      揭破释义:使掩盖着的真相显露出来:揭破诡计。
    • 5.
      揭示释义:⒈公布(文告等):揭示牌。⒉使人看见原来不容易看出的事物:揭示客观规律。
    • 6.
      暴露释义:(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暴露目标。暴露无遗。
    • 7.
      透露释义:泄露或显露(消息、意思等):透露风声。真相透露出来了。

揭露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包藏释义:包含;隐藏:包藏祸心。
    • 2.
      掩盖释义:遮盖:大雪掩盖着田野。掩饰该受责备的或违法的事:掩盖丑事。
    • 3.
      掩饰释义:设法掩盖(真实的情况):掩饰错误。 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 4.
      蒙蔽释义:隐瞒真相,使人上当:花言巧语蒙蔽不了人。
    • 5.
      隐瞒释义:掩盖真相,不让人知道:隐瞒错误。大家都知道了,他还想隐瞒。
    • 6.
      隐秘释义:⒈隐蔽不外露:隐秘不说。⒉隐蔽的;秘密的:手法十分隐秘。地道的出口开在隐秘的地方。⒊秘密的事:刺探隐秘。

揭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僞善释义:假装为善。汉 徐干《中论·考伪》:“人徒知名之为善,不知伪善者为不善也。”郭小川《忆延安》诗:“二十多年的历史,使人一目了然,分清了真理谬误,揭露了机会主义者的伪善。”
    • 2.
      兜底释义:把底细全部揭露出来(多指隐讳的事):他的事儿全让人兜了底了。
    • 3.
      兜老底释义:对某人、某事内情、底细(如不足之处、矫饰、虚荣或坏事)的揭露。
    • 4.
      公讨释义:公开揭露声讨。
    • 5.
      冰山一角释义:比喻事物已经显露出来的一小部分:媒体揭露出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实际情况要严重得多。
    • 6.
      几社释义:明 末的文社组织。名为“几社”者,盖取知几其神之义。主要成员有 陈子龙、夏允彝、徐孚远、何刚 等人。其文学主张颇受前后七子影响,作品则对政治的混浊、民生的疾苦有所揭露。
    • 7.
      剥露释义:犹揭露。
    • 8.
      卖炭翁释义:诗篇名。 唐代白居易作。写卖炭翁辛苦烧炭却被太监强行贱价收购的经过,揭露当时“宫市”的黑暗横暴,抨击统治者及其爪牙肆意掠夺的罪行。诗中人物心理刻画细致,善用比衬手法。
    • 9.
      反戈一击释义:调转枪头向原来所属的阵营进攻。也比喻一旦觉悟,回过头来对自己一方的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斗 争。
    • 10.
      发伏释义:⒈揭露隐蔽的坏人坏事。⒉突出伏兵。
    • 11.
      发擿奸伏释义:揭露隐蔽的坏人坏事。《後汉书·法雄传》:“善政事,好發擿姦伏,盜賊稀發,吏人畏愛之。”《资治通鉴·汉和帝元兴元年》:“雒陽 令 廣漢 王涣,居身平正,能以明察發擿姦伏,外行猛政,内懷慈仁。”
    • 12.
      发隐擿伏释义:揭露隐蔽的坏人坏事。
    • 13.
      发露释义:⒈显示;流露。汉 王粲《神女赋》:“称诗表志,安气和声。探怀授心,发露幽情。”《南史·焦度传》:“度 於城楼上肆言駡辱 攸之,至自发露形体秽辱之,故 攸之 怒,改计攻城。”《朱子语类》卷七十:“初六是那小人欲为恶而未发露之时。”明 黄绾《明道编》卷二:“凡人之学,有之必欲发露,故以能默为难。”鲁迅《且介亭杂文·说“面子”》:“这类脾气,是‘绅商’也不免发露的:袁世凯 将要称帝的时候,有人以列名于劝进表中为‘有面子’。”⒉揭露。《后汉书·陈忠传》:“是以盗发之家,不敢申告,邻舍比里,共相压迮,或出私财,以偿
    • 14.
      口伐笔诛释义: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 15.
      口诛笔伐释义:用语言文字进行揭露、批判和声讨。
    • 16.
      叮客释义:熟悉PS技巧,对假照片揭露的人。
    • 17.
      吴沃尧释义:(1866-1910)清末文学家。字趼人,广东南海人。因家居佛山,又称“我佛山人”。曾东游日本。后在上海编《月月小说》。政治上倾向改良派。所作小说对晚清社会上的黑暗腐败现象有所揭露,是清末谴责小说的代表作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恨海》等。
    • 18.
      告言释义:揭露;告发。
    • 19.
      墦间乞食释义:在墓地里向人讨要食物。 讽刺了那些为专营富贵利达而抛弃人格尊严、进行狡诈欺骗的无耻之徒,揭露了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而实则内心肮脏的本性。
    • 20.
      契诃夫释义:安东·契诃夫(1860—1904)俄国现实主义作家。 生于小商人家庭。一生创作了四百多篇短篇小说。代表作有《小公务员之死》《万卡》《第六病室》《套中人》等。善于在平凡故事中表现深刻的主题,不少作品揭露沙皇统治的残暴腐朽,反映了俄国小资产者的空虚和苦闷。后期转向剧本创作,著有《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姐妹》《樱桃园》等。诃(hē)。

揭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僞善释义:假装为善。汉 徐干《中论·考伪》:“人徒知名之为善,不知伪善者为不善也。”郭小川《忆延安》诗:“二十多年的历史,使人一目了然,分清了真理谬误,揭露了机会主义者的伪善。”
    • 2.
      兜底释义:把底细全部揭露出来(多指隐讳的事):他的事儿全让人兜了底了。
    • 3.
      兜老底释义:对某人、某事内情、底细(如不足之处、矫饰、虚荣或坏事)的揭露。
    • 4.
      公讨释义:公开揭露声讨。
    • 5.
      冰山一角释义:比喻事物已经显露出来的一小部分:媒体揭露出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实际情况要严重得多。
    • 6.
      几社释义:明 末的文社组织。名为“几社”者,盖取知几其神之义。主要成员有 陈子龙、夏允彝、徐孚远、何刚 等人。其文学主张颇受前后七子影响,作品则对政治的混浊、民生的疾苦有所揭露。
    • 7.
      剥露释义:犹揭露。
    • 8.
      卖炭翁释义:诗篇名。 唐代白居易作。写卖炭翁辛苦烧炭却被太监强行贱价收购的经过,揭露当时“宫市”的黑暗横暴,抨击统治者及其爪牙肆意掠夺的罪行。诗中人物心理刻画细致,善用比衬手法。
    • 9.
      反戈一击释义:调转枪头向原来所属的阵营进攻。也比喻一旦觉悟,回过头来对自己一方的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斗 争。
    • 10.
      发伏释义:⒈揭露隐蔽的坏人坏事。⒉突出伏兵。
    • 11.
      发擿奸伏释义:揭露隐蔽的坏人坏事。《後汉书·法雄传》:“善政事,好發擿姦伏,盜賊稀發,吏人畏愛之。”《资治通鉴·汉和帝元兴元年》:“雒陽 令 廣漢 王涣,居身平正,能以明察發擿姦伏,外行猛政,内懷慈仁。”
    • 12.
      发隐擿伏释义:揭露隐蔽的坏人坏事。
    • 13.
      发露释义:⒈显示;流露。汉 王粲《神女赋》:“称诗表志,安气和声。探怀授心,发露幽情。”《南史·焦度传》:“度 於城楼上肆言駡辱 攸之,至自发露形体秽辱之,故 攸之 怒,改计攻城。”《朱子语类》卷七十:“初六是那小人欲为恶而未发露之时。”明 黄绾《明道编》卷二:“凡人之学,有之必欲发露,故以能默为难。”鲁迅《且介亭杂文·说“面子”》:“这类脾气,是‘绅商’也不免发露的:袁世凯 将要称帝的时候,有人以列名于劝进表中为‘有面子’。”⒉揭露。《后汉书·陈忠传》:“是以盗发之家,不敢申告,邻舍比里,共相压迮,或出私财,以偿
    • 14.
      口伐笔诛释义: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 15.
      口诛笔伐释义:用语言文字进行揭露、批判和声讨。
    • 16.
      叮客释义:熟悉PS技巧,对假照片揭露的人。
    • 17.
      吴沃尧释义:(1866-1910)清末文学家。字趼人,广东南海人。因家居佛山,又称“我佛山人”。曾东游日本。后在上海编《月月小说》。政治上倾向改良派。所作小说对晚清社会上的黑暗腐败现象有所揭露,是清末谴责小说的代表作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恨海》等。
    • 18.
      告言释义:揭露;告发。
    • 19.
      墦间乞食释义:在墓地里向人讨要食物。 讽刺了那些为专营富贵利达而抛弃人格尊严、进行狡诈欺骗的无耻之徒,揭露了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而实则内心肮脏的本性。
    • 20.
      契诃夫释义:安东·契诃夫(1860—1904)俄国现实主义作家。 生于小商人家庭。一生创作了四百多篇短篇小说。代表作有《小公务员之死》《万卡》《第六病室》《套中人》等。善于在平凡故事中表现深刻的主题,不少作品揭露沙皇统治的残暴腐朽,反映了俄国小资产者的空虚和苦闷。后期转向剧本创作,著有《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姐妹》《樱桃园》等。诃(hē)。

揭露造句

1.对封建社会里以强凌弱,以众暴寡,虚伪欺诈的社会风气和吏治的腐败作了深刻的揭露

2.影片中一个个怵目惊心的镜头充分揭露了腐败分子的罪恶。

3.我们要分清义正辞严的揭露与恶语中伤的界限。

4.鲁迅最厌恶那些伪君子,他用辛辣犀利的杂文,揭露了他们欺善怕恶的勾当。

5.一气之下,焦大将贾府中那些男男女女窃玉偷香的行径,揭露得淋漓尽致,大煞了所谓书礼传家的风景!

6.这篇文章使用的是偷天换日的写法,一旦事实真相揭露出来,其论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7.这篇文章说得义正辞严,把政客们的丑恶行径揭露无遗。

8.揭露了邪教头目的鬼蜮伎俩,使他们原形毕露。

9.面对惨绝人寰的暴行,他投袂而起,愤怒揭露了法西斯的豺狼本性。

10.这个贪污犯的本来面目,已经被揭露出来了。

11.他丑陋的本来面目最终被同事揭露出来了。

12.他的本来面目被他的同事揭露出来了。

13.鲁迅以笔做刀枪,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辛亥革命的弊端。

14.影片中一个个触目惊心的镜头充分揭露了敌人的法西斯暴行。

15.敌人经常造谣惑众;制造事端;我们要及时地加以揭露

16.他通过漫画揭露了旧社会底层人民的辛酸。

17.这些贪污腐败分子的罪行被揭露后,引起了人民的极大愤慨。

18.鲁迅先生写文章揭露反动军阀杀戮爱国青年的暴行。

19.要把敌人的阴谋全部揭露出来。

20.他列举了大量事实,揭露侵略者的罪行。

揭露(jiel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揭露是什么意思 揭露读音 怎么读 揭露,拼音是jiē lù,揭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揭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