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圣武 圣武的意思
shèng

圣武

简体圣武
繁体聖武
拼音shèng wǔ
注音ㄕㄥˋ 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èng,(1) 旧时称所谓人格最高尚的、智慧最高超的人。【组词】:圣人。圣哲。(2) 最崇高的,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组词】:神圣。圣洁。圣地。圣经。(3) 封建时代美化帝王的说法。【组词】:圣上。圣旨。圣明。(4) 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组词】:圣手。棋圣。(1) 古代方言,义同“掘”《説文•土部》。【例句】:“圣,汝潁之閒謂致力於地曰圣。”清施補華《别弟文》:“吾負母而逃,圣野菜充飢。”

wǔ,(1) 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组词】:武装。武器。武警。武林。武坛。武生。武旦。武丑。武净。武举。(2) 勇猛,猛烈。【组词】:英武。威武。武断。武士。武夫。(3) 半步,泛指脚步。【组词】:步武。踵武。行(xíng )不数武。(4) 姓。

基本含义

指具有威武神圣的武力,也可用来形容英勇威武的形象。

圣武的意思

圣武 [shèng wǔ]

1. 圣明英武。旧时称颂帝王之词。

3. 指圣明而有武功的君主。

圣武 引证解释

⒈ 圣明英武。旧时称颂帝王之词。

《书·伊训》:“惟我 商王,布昭圣武,代虐以宽,兆民允怀。”
《后汉书·黄琼传》:“光武 以圣武天挺,继统兴业,创基冰泮之上,立足枳棘之林。”
唐 韦瓘 《周秦行纪》:“太后曰:‘何如主?’余对曰:‘小臣不足以知君德。’太后曰:‘然无嫌,但言之。’余曰:‘民间传圣武。’”
明 李东阳 《求退录·奏疏十九道》:“地方平定,民物底寧,皆由陛下圣武神谋运用於上,内外重臣、各边将士効力於下。”

⒉ 指圣明而有武功的君主。按, 清 魏源 有《圣武记》,即述 清 代开国至 道光 间的历次战役,并及考证及军制。

《文选·扬雄<长杨赋>》:“於是圣武勃怒,爰整其旅,迺命驃 卫。”
张铣 注:“圣武,武帝 也。”
《文选·左思<魏都赋>》:“暨圣武之龙飞,肇受命而光宅。”
李善 注引《魏志》:“太祖武皇帝 姓 曹 讳 操,为丞相,封 魏王 ; 文帝 受禪,追尊曰 武皇帝。”


国语词典

圣武 [shèng wǔ]

⒈ 圣明英武。

《书经·伊训》:「惟我商王,布昭圣武。」


圣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交哄释义:互相争斗。 清 魏源《圣武记》卷六:“雍正 九年,缅 与 景迈 交鬨。”邹鲁《四川光复》:“成都 军民交鬨后,清 廷命 端方、岑春煊 查办。”
    • 2.
      交鬨释义:互相争斗。清 魏源《圣武记》卷六:“雍正 九年,缅 与 景迈 交鬨。”邹鲁《四川光复》:“成都 军民交鬨后,清 廷命 端方、岑春煊 查办。”
    • 3.
      会哨释义:⒈分班出巡警戒人员在预定的时间和地点会齐巡逻,称“会哨”。明 唐顺之《公移·牌》:“请严督三处领水兵官整备船舰,昼夜紧守三门,勤勤会哨以防春汛。”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四:“中国 之师船,苟无海贼之警,即终年停泊,虽有出巡会哨之文,皆潜泊於近嶴内岛无人之地。”刘笃庆《把敌人挤出蒲阁寨》:“没多久,把敌人的维持区挤得由三十里缩小到五里以内,同三交据点的会哨也不得不停止。”⒉指巡查人员定时会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每天晚上,各厂的委员、司事都轮班查夜,就是总办、提调也每夜轮流着到处稽查;到半夜时
    • 4.
      佛郎机释义:⒈明 代泛指 葡萄牙 和 西班牙。《明史·朱纨传》:“承平久,奸民阑出入,勾 倭 人及 佛郎机 诸国入互市。”《明史·外国传六·佛郎机》:“佛郎机,近 满剌加。正德 中,据 满剌加 地,逐其王。”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四:“造礮不如购礮,造舟不如购舟,盖 中国 红夷大礮,本得自 佛郎机,非 中国 所有也。”⒉见“佛郎机礮”。⒊法兰西 的另一译名。《清史稿·邦交志三·法兰西》:“法兰西 一名 佛郎机,在 欧罗巴 之西。”
    • 5.
      党贼释义:与贼为党。《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许靖 字 文休,汝南 平舆 人”裴松之 注引 晋 王隐《蜀记》:“靖 后自表曰:‘党贼求生,情所不忍。’”清 魏源《圣武记》卷五:“甚至以 察罕诺门汗 大剌麻,亦党贼拒战,王师讨平之。”
    • 6.
      八白室释义:成吉思汗 死后,造长陵,并修建白室八间,以为寝庙。后遂以“八白室”为其陵寝专称。参阅《蒙古源流》卷四、卷六与《圣武记》卷五附录。
    • 7.
      内阋释义:指兄弟之间争闹不和。《诗·小雅·常棣》“兄弟鬩于墙,外御其务”汉 郑玄 笺:“兄弟虽内鬩,而外御侮也。”清 魏源《圣武记》卷六:“乾隆 五十有一年 郑栋 死,子 郑宗 郑干 内鬩。”
    • 8.
      军台释义:清 设在 新疆、蒙古 西北两路的邮驿。专管军报和文书的递送。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一:“故官吏有罪者,效力军臺。”《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 谈尔音 ﹞送家眷回乡,剩了个空人儿赴军臺效力去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那两位侍郎、京堂,更暗为援助,锻鍊成狱,把那都老爷革职,发往军臺。”
    • 9.
      军报释义:军事情报;军事消息。清 昭槤《啸亭杂录·听报》:“每有军报,上无不立时批示。”清 魏源《圣武记》卷八:“维扬、常、苏 旦夕待变。东南大震,军报阻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我取过来先理顺了日子,再看了几段军报,总没有甚么确实消息。”
    • 10.
      剌麻释义:藏语的译音。或译为“剌马”、“喇嘛”。我国藏族、蒙族对喇嘛教僧侣的尊称,意为上人、师傅。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剌麻者,华言‘无上’也。”
    • 11.
      剿饷释义:明 末为镇压农民起义所用的军饷,以及为筹措这种军饷加派的赋银,统称“剿餉”。 《明史·杨嗣昌传》:“初,嗣昌 增剿餉,期一年而止。”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一:“明 之末年,加练兵十有八万,辽 餉、剿餉、练餉至千有七百餘万。”
    • 12.
      北路释义:⒈北方之路。 南朝 宋 谢灵运《撰征赋》:“眷北路以兴思,看东山而怡目。”⒉泛指北方地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七回:“炒了几个鷄蛋,烙了几张饼,大家围着糊里糊涂吃了,就算一顿。这是北路风光如此。”⒊特指 新疆 北部地区。清 魏源《圣武记》卷四:“北路屯田二十三万八千六百餘亩,南路四万九千四百餘亩。”
    • 13.
      反仄释义:⒈辗转不安。《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僻处西馆,未奉闕廷,踊跃之怀,瞻望反仄。”南朝 梁 张率《白紵歌辞》之三:“愁来夜迟犹叹息,抚枕思君终反仄。”宋 司马光《答陈监簿书》:“光 实何人,敢受此赐,反仄愧汗,无地自处。”⒉动荡不定。《新唐书·郭晞传》:“河中 军乱,子仪 召首恶诛之,其支党犹反仄。”《资治通鉴·唐明宗天成二年》:“朝廷虽知 房知温 首乱,欲安反仄,癸巳,加 知温 兼侍中。”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一旦偶有反仄蠢动,专閫文吏,朝发夕至,朝扑夕灭。”清 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十四:“宜
    • 14.
      受纳释义:⒈受取;容纳。 《后汉书·宦者传·侯览》:“桓帝 初为中常侍,以佞猾进,倚埶贪放,受纳货遗以巨万计。”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三:“后唐 明宗 尝入仓观受纳,主吏惧责其多取,乃故为轻量。”鲁迅《热风·随感录五十九》:“所有‘彼’与‘丈夫’的心中,便都是这‘圣武’的产生所,受纳所。”⒉接受贿赂。《北史·崔光传》:“光 弟 敬友,本州从事。颇有受纳,御史案之,乃与守者俱逃。”《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二年》:“祚(于祚)颇有受纳。怀(源怀)将入镇,祚 郊迎道左,怀 不与语,即劾奏免官。”
    • 15.
      回部释义:即回疆。 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二:“康熙 十二年,吐鲁番 贡使至,表称 成吉思汗 裔,承 苏賚满 业,是则回部之为元裔,明如星日。”详“回疆”。
    • 16.
      土兵释义:地方兵。 《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三年》:“﹝ 渝关 ﹞旧置八防御军,募土兵守之……土兵皆自为田园,力战有功则赐勋加赏。”《水浒传》第二四回:“武松 道:‘教嫂嫂生受,武松 寝食不安;县里拨一个土兵来使唤。’”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卷十二:“选民丁之壮者编成什伍,号为土兵。”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一:“而后知 明 人之徵土兵,亦犹本朝之募乡勇。”
    • 17.
      土尔扈特释义:部族名。额鲁特蒙古 四 卫拉特 之一。本游牧于 塔尔巴哈台 附近 雅尔 地方,明 末 清 初徙牧 伏尔加河 畔。清 乾隆 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率属内徙。清 廷诏分为新旧两部:旧土尔扈特 赐牧于 珠勒都斯、库尔喀喇乌苏 等地;新土尔扈特 赐牧于 科布多 西南。清 魏源《圣武记》卷四:“又於 土尔扈特 及 辉特 旧游地,设 塔尔巴哈臺 参赞大臣一,领队大臣二。”清 魏源《圣武记》卷四:“土尔扈特蒙古,备兵请赴援,上嘉之。”别有 额济纳土尔扈特,在 甘肃 西部。
    • 18.
      坐牀释义:⒈指坐具。 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龙华寺》:“﹝白象﹞背设五綵屏风,七宝坐床,容数人,真是异物。”宋 沉括《梦溪笔谈·讥谑》:“冬月作小坐牀,冰上拽之,谓之‘凌牀’。”⒉旧时婚仪。《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张狼 在前,翠莲 在后,先生捧着五穀,随进房中,新人坐床。”《天雨花》第二一回:“不是去睡,叫做坐牀,乃是成亲规矩。”详“坐牀撒帐”。⒊西藏 指喇嘛活佛“转世”继位的仪式。清 魏源《圣武记》卷五:“﹝ 云丹嘉穆错 ﹞十四岁入 藏 坐牀,二十八岁示寂。”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驻札大臣原始》:
    • 19.
      坑冶释义:唐 宋 以来称金属矿藏的开采与冶炼。 亦泛指矿藏。《宋史·徽宗纪一》:“﹝ 崇寧 三年二月﹞庚申,令天下坑冶金银復尽入内藏。”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一:“生财有道,不在坑冶,况厉民以为益乎?”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四:“惟 天僖 末,岁入银八十八万三千餘两……或出自商旅,或来自外夷,非尽坑冶之数。”章炳麟《定版籍》:“凡诸坑冶,非躬能开浚硩采者,其多寡阔狭,得恣有之,不以露田园池为比。”
    • 20.
      堤塞释义:筑堤阻塞(水流)。《汉书·沟洫志》:“雨多水暴至,则溢决。而国家数隄塞之,稍益高於平地,犹筑垣而居水也。”清 魏源《圣武记》卷七:“薪烬焰熄,隄塞水止。”

圣武(shengw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圣武是什么意思 圣武读音 怎么读 圣武,拼音是shèng wǔ,圣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圣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