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左 [shān zuǒ]
1. 山的东侧。
3. 特指山东省。因在太行山之左(东),故称。
山左 引证解释
⒈ 山的东侧。
引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三》:“﹝ 翼际山 ﹞上有 吴 江夏 太守 陆涣 所治城……山左即 沔水 口矣。”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别驾》:“某别驾之任 岭 南,值大雨,借馆於山左 许氏 家。”
⒉ 特指 山东省。因在 太行山 之左(东),故称。
引清 黄宗羲 《通议大夫靳公传》:“先世为 山左 之 歷城 人。”
清 刘大櫆 《翰林编修李公墓志铭》:“治运 提学 山左,公主校閲,甄拔号得人。”
山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冰天释义:指极北苦寒之地或极高甚寒之处。《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袁淑从驾>》:“文軫薄 桂海,声教烛冰天。”李善 注:“《淮南子》曰:‘八紘,北方曰积冰。’高诱 曰:北方寒冰所积,因以为名积冰也。”清 谭嗣同《和仙槎除夕感怀》诗之四:“年华世事两迷离,敢道中原鹿死谁。自向冰天鍊奇骨,暂教佳句属通眉。”郭沫若《凤凰涅槃·序曲》:“山右有枯槁了的梧桐,山左有消歇了的醴泉,山前有浩茫茫的大海,山后有阴莽莽的平原,山上是寒风凛冽的冰天。”鲁迅《野草·死火》:“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天上冻云弥漫,片片如鱼鳞模样。”
- 2.
山左释义:旧指山东。因在太行山左(东)而得名。
- 3.
强弩释义:⒈亦作“彊弩”。强劲的弓;硬弓。《吴子·应变》:“右山左水,深沟高垒,守以彊弩。”汉 桓宽《盐铁论·伐功》:“以 汉 之强,攻击 匈奴 之众,若以强弩溃痈疽。”《新唐书·杨行密传》:“友恭 凿崖开道,以彊弩丛射,杀 章 别将,遂围 武昌。”王闿运《李仁元传》:“强弩洞札,不及其后,瓦合相附,不坚一击。”⒉借指能开硬弓的射手。《后汉书·袁绍传》:“馥 从事 赵浮、程涣 将强弩万人屯 孟津。”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一》:“唐 咸通 六年,安南 久屯,两 河 鋭士死瘴毒者十七。宰相 杨收 议罢屯军,以 江西
- 4.
旷放释义:犹言旷达不羁。语出《晋书·向秀传》:“﹝ 秀 ﹞作《思旧赋》云:‘嵇 意远而疎,吕 心旷而放。’”《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甫 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范鲁公 戒子孙诗,其略曰:‘……戒尔勿旷放,旷放非端士。’”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中:“吉 生 如愚,山左 人,故家子也,性旷放。”
- 5.
赐廕释义:亦作“赐荫”。封建时代,因祖先的官职、功劳而赐其子孙以官爵。《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其年 天顺 爷爷正遇‘土木 之变’,皇太后权请 郕王 摄位,改元 景泰。将奸阉 王振 全家抄没,凡参劾 王振 吃亏的加官赐荫。”清 吴伟业《鹿樵纪闻·山左二臣》:“至 福王 时,犹以不守 河 为失策,赐諡、赐祭葬而不予赐廕,尤可叹耳!”
- 6.
赐荫释义:封建时代,因祖先的官职、功劳而赐其子孙以官爵。《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其年 天顺 爷爷正遇‘土木 之变’,皇太后权请 郕王 摄位,改元 景泰。将奸阉 王振 全家抄没,凡参劾 王振 吃亏的加官赐荫。”清 吴伟业《鹿樵纪闻·山左二臣》:“至 福王 时,犹以不守 河 为失策,赐諡、赐祭葬而不予赐廕,尤可叹耳!”
- 7.
连达释义:瑞草名。紫脱的别称。《骈雅·释草》:“紫达、紫脱、阔达,连达也。”清 蒲松龄《拟上以山左大有禾穗双歧御制丰年诗群臣谢表》:“花名连达,应政令以惟均;粮曰禹餘,佐山灵而上瑞。”参见“紫脱”。
- 8.
鸿熙释义:⒈极其清明兴盛。 元 王恽《入奏行美圣政而重民急也》诗:“因思治道责有归,未洽鸿熙臣下病。”⒉鸿禧,大吉。清 蒲松龄《拟上以山左大有禾穗双歧御制丰年诗群臣谢表》:“寧鸿熙於下土,志燕喜於深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