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巴山 巴山的意思
shān

巴山

简体巴山
繁体
拼音bā shān
注音ㄅㄚ ㄕ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ā,(1) 粘结着的东西。【组词】:泥巴。锅巴。(2) 粘贴,依附在别的东西上。【组词】:饭巴锅了。巴结别人。(3) 贴近。【例句】:前不巴村,后不巴店。(4) 盼,期望。【组词】:巴望。(5) 张开。【组词】:巴着眼睛。(6) 古国名,在今中国四川省东部。(7) 中国四川省东部,泛指四川。【组词】:巴蜀。巴山蜀水。(8) 词尾,读轻声。【组词】:尾巴。嘴巴。(9) 大蛇。【例句】:巴蛇(传说中能吞大象的蛇)。(10) 气压的压强单位。(11) 压强单位。(12) 姓。

shān,(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组词】: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例句】: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组词】:山响。山呼万岁。(4) 姓。

基本含义

指巴蜀山区,也泛指险峻的山岳地带。

巴山的意思

巴山 [bā shān]

1. 大巴山。

巴山夜雨涨秋池。

[ Bashan mountain; ]

3. 这里的“巴山”泛指巴蜀一带。


国语词典

巴山 [bā shān]

⒈ 山名。位在陕西省西乡县西南,支峰绵亘数百里,跨南郑及四川的南江、通江诸县,包括孤云、小巴、米仓诸山。旁临汉江,东接三峡,山南即古代巴国。见《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六·陕西五·汉中府·南郑县》。

⒉ 县名。参见「巴山县」条。

⒊ 人名。姓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顺治间,败李自成。累官江宁副都统,后封爵二等男。康熙十二年卒。见《清史·卷二四四·巴山传》。


巴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何当释义:⒈犹何日,何时。《玉台新咏·古绝句一》:“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六:“故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当暂忘。”唐 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郁达夫《奉怀》诗:“何当剪烛 江 南墅,重试清谈到夜分。”⒉犹何妨;何如。唐 武元衡《长安叙怀寄崔十五》诗:“闻説 唐生 子孙在,何当一为问穷通?”宋 苏轼《龟山辩才师》诗:“何当来世结香火,永与名山供井磑。”⒊犹安得,怎能。唐 岑参《阻戎泸间群盗》诗:“帝乡北近日,瀘口 南连蛮。何当遇 长房,缩地到京
    • 2.
      剪烛释义:语出 唐 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后以“剪烛”为促膝夜谈之典。
    • 3.
      夜雨寄北释义:诗篇名。唐代李商隐作。全文为“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答覆友人的询问,既有秋雨时节的感伤,又有向往中的温馨场面。其中的重叠词句,突出了作者感情的缠绵,构思奇特。
    • 4.
      巴山释义:⒈大巴山。⒉这里的巴山泛指巴蜀一带。
    • 5.
      水八阵释义:即八阵图。 因其聚石布于水边,故称。鄢国培《巴山月》第九章:“传说 诸葛亮 曾在这里摆下八阵图,这些乱石堆是当年八阵图的遗迹,又称水八阵。”参见“八阵图”。
    • 6.
      汗衣释义:即汗衫。《释名·释衣服》:“汗衣,近身受汗垢之衣也。”鄢国培《巴山月》第六章一:“侧面一间小屋里走出一个穿粗布汗衣的中年男人,这是厨师 胡老三。”参见“汗衫”。
    • 7.
      江心释义:江中央。对江边而言。唐 皇甫松《浪淘沙》词:“宿鷺眠鸥非旧浦,去年沙觜是江心。”宋 张唐英《蜀檮杌》卷上:“日正午,暴风起,须臾,雷电冥晦,有白鱼自江心跃起,变为蛟形,腾空而去。”鄢国培《巴山月》第七章五:“船在江心离岸很远,只听江水冲击着船舷哗哗响。”
    • 8.
      秦蜀栈道释义:开辟于战国时期,最初大规模开通的栈道在秦与巴蜀间跨越秦岭和巴山的地段。
    • 9.
      袴筒释义:亦作“裤筒”。裤腿。碧野《大巴山人》:“只见有一个中年汉子,把裤筒卷到大腿,站在河里,抡动胳膊指挥卡车过河。”参见“袴腿”。
    • 10.
      话雨释义:唐 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后因以“话雨”喻朋友叙旧。
    • 11.
      迷蒙释义:⒈蒙昧糊涂。南朝 宋 谢灵运《与诸道人辨宗论》:“日用不知,百姓之迷蒙,唯佛究尽实相之崇高。”唐 白居易《闻庾七左降》诗:“后心誚前意,所见何迷蒙。”宋 洪迈《夷坚丁志·巴山蛇》:“食已即饱,心常迷蒙。”⒉指迷迷糊糊。许杰《惨雾》中:“在黑暗中的迷蒙的入睡。”⒊迷茫;模糊不明。清 江昉《疏影》词:“迷蒙十亩秋阴里,更悄浸漪漪寒碧。”《新华月报》1961年第9期:“战争经常处在迷蒙不清的情况中,比其他事物更带不确实性。”⒋迷濛:形容烟雾迷漫,景物模糊。宋 翁元龙《江城子》词:“月帘櫳,影迷濛。”清 俞樾
    • 12.
      邵平园释义:秦 遗老 邵平 在 长安 城东 青门 种植的瓜园。 后常用为感叹故园变迁的典故。唐 沉佺期《初冬从幸汉故青门应制》诗:“朝市俱东逝,坟陵共北原。荒凉 萧相 闕,芜没 邵平 园。”唐 岑参《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园》诗:“竹里 巴山 道,花间 汉水 源。凭将两行泪,为访 邵平 园。”
    • 13.
      金寨乡释义:金寨乡位于巴山北麓,旬阳县南端,东与本县沙阳乡、白河县西营镇相接,南与本县赤岩镇相邻,西与本县神河镇相连,北与本县棕溪镇接壤。
    • 14.
      陕西释义:⒈中国西北部的省,简称陕或秦。面积20万平方公里,人口2,890万,省会西安。北部为黄土高原,中部为关中平原,南部为秦岭、大巴山山地。森林、煤、钼、汞、石棉储量丰富,工业以轻工、纺织为主,是西北地区工业发达的省⒉又作Shen-hsi或Shensi。⒊中国中西部省份。简称陕或秦。地处黄河中游。邻晋、豫、鄂、川、渝、甘、宁、内蒙古。面积19万多平方千米。省会西安。夏有扈国、骆国。先后有西周、秦、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在陕西建都。因古为秦地,故简称“秦”。从南向北依次可分为陕南

巴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何当释义:⒈犹何日,何时。《玉台新咏·古绝句一》:“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六:“故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当暂忘。”唐 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郁达夫《奉怀》诗:“何当剪烛 江 南墅,重试清谈到夜分。”⒉犹何妨;何如。唐 武元衡《长安叙怀寄崔十五》诗:“闻説 唐生 子孙在,何当一为问穷通?”宋 苏轼《龟山辩才师》诗:“何当来世结香火,永与名山供井磑。”⒊犹安得,怎能。唐 岑参《阻戎泸间群盗》诗:“帝乡北近日,瀘口 南连蛮。何当遇 长房,缩地到京
    • 2.
      剪烛释义:语出 唐 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后以“剪烛”为促膝夜谈之典。
    • 3.
      夜雨寄北释义:诗篇名。唐代李商隐作。全文为“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答覆友人的询问,既有秋雨时节的感伤,又有向往中的温馨场面。其中的重叠词句,突出了作者感情的缠绵,构思奇特。
    • 4.
      巴山释义:⒈大巴山。⒉这里的巴山泛指巴蜀一带。
    • 5.
      水八阵释义:即八阵图。 因其聚石布于水边,故称。鄢国培《巴山月》第九章:“传说 诸葛亮 曾在这里摆下八阵图,这些乱石堆是当年八阵图的遗迹,又称水八阵。”参见“八阵图”。
    • 6.
      汗衣释义:即汗衫。《释名·释衣服》:“汗衣,近身受汗垢之衣也。”鄢国培《巴山月》第六章一:“侧面一间小屋里走出一个穿粗布汗衣的中年男人,这是厨师 胡老三。”参见“汗衫”。
    • 7.
      江心释义:江中央。对江边而言。唐 皇甫松《浪淘沙》词:“宿鷺眠鸥非旧浦,去年沙觜是江心。”宋 张唐英《蜀檮杌》卷上:“日正午,暴风起,须臾,雷电冥晦,有白鱼自江心跃起,变为蛟形,腾空而去。”鄢国培《巴山月》第七章五:“船在江心离岸很远,只听江水冲击着船舷哗哗响。”
    • 8.
      秦蜀栈道释义:开辟于战国时期,最初大规模开通的栈道在秦与巴蜀间跨越秦岭和巴山的地段。
    • 9.
      袴筒释义:亦作“裤筒”。裤腿。碧野《大巴山人》:“只见有一个中年汉子,把裤筒卷到大腿,站在河里,抡动胳膊指挥卡车过河。”参见“袴腿”。
    • 10.
      话雨释义:唐 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后因以“话雨”喻朋友叙旧。
    • 11.
      迷蒙释义:⒈蒙昧糊涂。南朝 宋 谢灵运《与诸道人辨宗论》:“日用不知,百姓之迷蒙,唯佛究尽实相之崇高。”唐 白居易《闻庾七左降》诗:“后心誚前意,所见何迷蒙。”宋 洪迈《夷坚丁志·巴山蛇》:“食已即饱,心常迷蒙。”⒉指迷迷糊糊。许杰《惨雾》中:“在黑暗中的迷蒙的入睡。”⒊迷茫;模糊不明。清 江昉《疏影》词:“迷蒙十亩秋阴里,更悄浸漪漪寒碧。”《新华月报》1961年第9期:“战争经常处在迷蒙不清的情况中,比其他事物更带不确实性。”⒋迷濛:形容烟雾迷漫,景物模糊。宋 翁元龙《江城子》词:“月帘櫳,影迷濛。”清 俞樾
    • 12.
      邵平园释义:秦 遗老 邵平 在 长安 城东 青门 种植的瓜园。 后常用为感叹故园变迁的典故。唐 沉佺期《初冬从幸汉故青门应制》诗:“朝市俱东逝,坟陵共北原。荒凉 萧相 闕,芜没 邵平 园。”唐 岑参《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园》诗:“竹里 巴山 道,花间 汉水 源。凭将两行泪,为访 邵平 园。”
    • 13.
      金寨乡释义:金寨乡位于巴山北麓,旬阳县南端,东与本县沙阳乡、白河县西营镇相接,南与本县赤岩镇相邻,西与本县神河镇相连,北与本县棕溪镇接壤。
    • 14.
      陕西释义:⒈中国西北部的省,简称陕或秦。面积20万平方公里,人口2,890万,省会西安。北部为黄土高原,中部为关中平原,南部为秦岭、大巴山山地。森林、煤、钼、汞、石棉储量丰富,工业以轻工、纺织为主,是西北地区工业发达的省⒉又作Shen-hsi或Shensi。⒊中国中西部省份。简称陕或秦。地处黄河中游。邻晋、豫、鄂、川、渝、甘、宁、内蒙古。面积19万多平方千米。省会西安。夏有扈国、骆国。先后有西周、秦、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在陕西建都。因古为秦地,故简称“秦”。从南向北依次可分为陕南

巴山造句

1.红军与大巴山人民结下了深情厚意。

2.巴山是个千山万壑的地方。

3.当年国统区的大巴山,笼罩在血雨腥风之中。

4.巴山山山相依,连绵不断。

巴山(bash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巴山是什么意思 巴山读音 怎么读 巴山,拼音是bā shān,巴山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巴山造句子